“相似的結果,不同的路徑”展覽現場
深圳坪山美術館的跨年度大展《九層塔:空間與視覺的魔術》是當代藝術界的一次出圈之作,也是一次國内從未有過的展覽形式。它時間跨度漫長,涉及範圍極廣,像是一套組合拳,也是一場系列劇。
政純辦、李青、毛焰、韓東、厲槟源、陳文骥、丁乙、梁铨、譚平、劉韡、謝南星、姜傑、彭薇、尹秀珍、蔡磊、劉港順、隋建國、張曉剛……這些當代藝術界活躍而中堅的藝術家和藝術組織,依照一定的次序,漸次展開九個展覽,層次豐厚,自下而上,逐漸占領了坪山美術館的所有大廳,正如一座寶塔拔地而起。
「團結就是力量」政純辦個展
但九層塔的野心和意圖還不僅限于此,這一場漫長的展覽群,從策展之初,就試圖打通藝術在空間和視覺之間的次元壁,策展人崔燦燦和坪山美術館館長劉曉都攜手,為這九個展覽分别邀請了九位建築師和九位設計師,建築師負責設計展覽所有的空間呈現和展陳,設計師負責設計展覽的所有視覺物料和海報,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三方聯名合作,不分“主次”和“中心”——換言之,這是一種讓展覽在所有環節、所有界面都呈現出專業感和作品感的嘗試。
“天堂電影院”厲槟源個展現場
這種獨特的方式,讓展覽火速出圈,除了藝術愛好者,建築師、設計師相關行業的受衆也會想要到展覽現場感受這種不同的撞擊。“參與的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界内做事,把自己的角色的邊界推到最遠,實際上也是在拓展邊界。我們抗拒的是業餘的跨界,你做你不會的一件事時就會有點像開玩笑,那就要思考這樣的跨界有沒有價值和意義。”坪山美術館長劉曉都本人亦是建築師,他覺得,如果每個人在自己的專業裡做到邊界最大值,然後美術館通過展覽,把三個專業領域的人拉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區域,固有的觀念松動,形成新的視野,這種跨界才是有學術性的,而不僅僅是玩票。
這場前後跨度超過400天的展覽,像一次次不斷展開的連續讨論。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九層塔也不是。“塔”這個帶有宗教升華意味的建築,也隐隐包含了層層疊加和不同族群共建的含義在其中,比如巴别塔。“我們不希望‘九層塔’是一個‘昙花一現’的現象,如果九個展覽同時開,可能就像參加了一場慶典或是Party,狂歡幾天就結束了。‘九層塔’希望形成一個深入而長期的讨論,一年裡,九個展覽形成了不同方向的讨論,使得中間的沖突和矛盾更加突出。這種像是前後打擂台的方法,最大程度地激發了設計風格的不同和多樣。”展覽的策展人崔燦燦說。
“我的詩人”毛焰、韓東展覽現場
建築師和設計師的介入,确實給藝術家的作品帶來了新的驚喜,比如毛焰為詩人韓東畫的《我的詩人》等架上繪畫,在藝術史上早已是大家熟知的作品,但建築師給這一組肖像作品帶來了全新的呈現,整個展廳被設計成純淨的迷宮,并以韓東的詩句作為觀展的前進線索,讓展程擁有了探索多層精神世界的驚喜。政純辦的一系列反思現代文明的作品,在構建出來的工業廢墟和監獄般的荒誕場景裡顯得意味深長;謝南星的作品被安放在如城中村般迂回的南國廉價屋中,人的生存環境如同一個紙盒;厲槟源的行為影像,在衛星般的未來感裝置中循環播放,“懷舊的未來”成為一種觸手可及的穿越感……雖然有些空間設計難免帶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生硬感,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确實都在各自的邊界上又努力向外跨了幾步,就像在一個已經多次耕種的闆結土上,通過新犁的翻打,再次攪動了土壤,播下了新的種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