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清朝康熙年間,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曆史文化底蘊。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下轄16個省轄市,7個縣級市,54個縣,44個市轄區。其中,就泾縣來說,人口超30萬,隸屬于地級宣城市。泾縣這一建制始于秦朝時期,因為一條河而得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曆史了。
一
首先,泾縣,隸屬于安徽省宣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泾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宣城市西部。東與宣州區、甯國市接壤;南與黃山市黃山區、旌德縣毗連;西與池州青陽縣交界;北與蕪湖南陵縣為鄰,處長江中下遊平原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就泾縣的曆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吳國的疆域。不過,在春秋時期,因為吳國和楚國經常在此交戰,所以,今安徽省泾縣一帶的歸屬不定。到了戰國時期,今宣城市泾縣一帶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在該地區設立泾縣,屬會稽郡。
二
對于泾縣這一縣名,因為泾水而得名。根據史料記載,泾水,即今安徽泾縣南之徽河,古稱泾水。為青弋江支流。源出徽嶺,北流出蕪湖入于大江。由此,對于泾縣這一建制,始于秦朝時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曆史了。在安徽省各個縣中,2200多年的建縣曆史可謂最悠久了。西漢時期,泾縣改屬丹陽郡。東漢永和四年(139年),泾縣改屬宣城郡。建和元年(147年),撤銷宣城郡,泾縣仍屬丹陽郡。東漢末年,孫策平定江東,該地區成為江東孫氏掌控的地區。等到三國時期,泾縣屬東吳丹陽郡。
三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今縣境泾縣(仍治泾溪西岸)、安吳(仍治今黃村鎮安吳村)2個縣屬宣城郡。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廢宣城郡,撤銷安吳縣,并入泾縣(仍治泾溪西岸),屬宣州。公元620年,唐朝建立後,泾縣改屬猷州。不久之後,廢猷州并入泾縣,改屬宣州。宋乾道二年(1166年),升宣州為甯國府(仍治宣城),泾縣屬之。公元1361年,甯國府改稱宣城府。不久之後,宣州府改稱甯國府,泾縣均屬之。
四
最後,清朝取代明朝後,泾縣仍屬甯國府。其中,康熙年間,将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甯國府改屬安徽省。到了1914年6月,泾縣屬安徽省蕪湖道。1928年,泾縣直屬于安徽省。1971年3月,泾縣屬蕪湖地區。1980年2月,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泾縣仍屬之。2000年6月,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泾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泾縣總人口約為31萬人,總面積2054.5平方千米,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47%。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讨論。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