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鹿馬 圖/蔣衛國&青眼
◐
編者:最近百姓口中的網紅應該首推漲幅最厲害的豬肉,貴的東西是不是味道更好?好奇心下昨天中午便買了半斤想着嘗嘗。媳婦一見便抱怨:年後十二三元一斤時咱也不咋吃,現在三四十一斤你倒買開了?還繼續吃牛羊肉和雞鴨魚肉吧,這些漲幅不大還健康。
不快樂的豬
穆勒在《功利主義》一書中說了句著名的話:“做一個不滿足的人勝過做一頭滿足的豬;做不滿足的蘇格拉底勝過做滿足的傻B。”
這句話讓很多人陷入兩難選擇之中——到底是選擇做痛苦的蘇格拉底呢?還是選擇做一頭快樂的豬呢?
其實這根本就不是選擇的問題,就像是問:“你選擇作忙碌的皇帝還是悠閑的富翁?”
事實常常遠比你想象的還要糟糕:即便生就是一頭豬,也未必能夠快樂!
從不吃豬肉談起
豬是偶蹄動物,卻不反刍,凡是偶蹄的動物都長角,牛羊鹿等等,而豬又不符合這個規則。
古代人在通過規則分類來整理世界秩序的過程中,在豬身上遇到了巨大的麻煩。就把豬當成一個自然界的怪胎,是對上天和神靈的亵渎,是個應該敬而遠之的玩意。
不但伊斯蘭教不吃豬肉,認為它肮髒,基督教也是如此,《聖經·利未記》有專門論述,禁止吃豬肉。
豬之所以被認為不潔淨,就是因為它是系統分類的殘留物,就像糞便,不過是消化系統未能徹底分解的東西。豬不服從分類,就被隔離出來,特别處理。
在整個人類的早期階段,一直到今天,所謂的不潔淨的東西或者危險的東西,都是在人類已經接受的即成體系之外的東西,或者是錯位的東西。鞋子并沒有不潔淨,放到了餐桌上就不可容忍;唾液并沒有不潔淨,吐到了人身上就不可容忍——究其原因,不過是侵犯了現成的規則體系。
凡是不能被世俗的規則和體系理解和接納的,都會被認為是可憎的、怪異的、可怕的。
鄰人的目光,常常比皮鞭更強大,多少四肢發達的人,在它面前卑躬屈膝、唯唯諾諾;他不敢承認“我就是我”,凡是自己最獨特的東西,他都千方百計将之磨平,以便能夠跻身人群,不會被指為“怪物”。
他在肉體消散并複歸大自然之前,早已将精神消散在人群之中。他甯願在喧嚣的人群中死去,卻絕不願意在孤寂的曠野中醒來!終于,他自己也變成了鄰人,也開始用當初鞭撻過他的目光來鞭撻别人——對于所有“不一樣”的人和事物,都要迫害、咒罵、放逐……
蜀犬吠日——僅僅是因為不理解;吳牛喘月——恰好證明他太害怕!
野豬他媽的理想
野豬他媽生了一窩豬仔,并對他們寄予厚望,希望孩子們能夠成為動物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跑步方面,希望豬崽子們能夠奔逸絕塵。
在衆多動物中,野豬的奔跑速度說不上慢,這讓野豬他媽心中始終抱着沖刺冠軍的幻想。一想到這一點,就如同有把毛刷子在心裡撥弄兩下,癢得讓人難耐!
野豬的奔跑速度也算不上快,這讓野豬他媽心中又始終有着不甘落後的寂寞感。于是,就潛心研究動物奔跑的特點,希望能夠發現其中的規律。
野豬他媽的研究成果是這樣的:“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陰符經》)于是,野豬他媽咬斷了所有孩子的前蹄,以便他們能夠像袋鼠一樣踮着後腿奔跑——結果,豬崽子全TM死了。
有人玩物喪志,有人玩志喪物,像野豬他媽這樣因為玩理想而遭滅門的事,古代有,現在有,将來仍然會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