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筏竿釣底技巧

筏竿釣底技巧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7:22:45

筏竿釣魚技法既不同于手竿,也不同于海竿(拋竿),更不同于礬竿

1.筏竿釣的主要特點

(1)垂釣範圍比手竿廣。筏竿其實是一種類似海竿的釣具。竿上有導線環,竿把部分裝有繞線輪,釣線的末端有小鉛墜,用抛投的方法将鈎餌抛到水中,可投20-30 米,也可投50米左右,比手竿投得遠。鈎組是串鈎,至少3隻鈎,多則4-6隻鈎。其垂釣範圍比手竿廣,釣魚的收獲量也大于手竿。

(2)比海竿輕便靈巧。筏竿釣的主要釣具筏竿的長度在2 米左右,竿體比海竿細,長度比海竿短,其繞線輪比海竿的繞線輪小,所用的鉛墜比海竿用的鉛墜小,釣線也比海竿用的線細,輕便靈巧是筏竿的主要特點。攜帶方便,使用靈活,一把筏竿若不加上繞線輪的重量僅幾十克重。

(3)适合在低氣溫的季節使用。早春、晚秋、冬季氣溫較低,多是15℃左右或更低的氣溫。這時,魚都在深水區生活,離岸10 米以内的水域幾乎無魚。若用手竿釣是很難釣到魚的,此時正是發揮筏竿威力的時候。筏竿釣,可以将釣組投到 50 米左右的水域,所投到的水域基本上是深水了,正是魚生活的水域。許多釣手在這種氣溫下都放棄了手竿釣,改用筏竿釣。筏竿釣的對象魚多是鲫魚、鳊魚、黃颡魚之類的小型魚。因為筏竿輕巧,竿梢部分又是尼龍的,不太适合釣青魚、草魚類的大型魚。釣鲫魚最為适用,因為鲫魚能耐低溫,在冬季、早春照樣覓食。

(4)釣魚收獲大。筏竿釣可同時使用多把筏竿,通常用的至少也是3把竿。每把竿至少有3隻鈎。有時3隻鈎同時中魚。因此,使用筏竿釣,其收獲比手竿大得多。

2.筏竿釣具組成

筏竿釣具主要由竿、輪、線、串鈎、連接環、鉛墜幾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筏竿釣底技巧(筏竿釣魚技法既不同于手竿)1

圖1 筏竿釣組

釣竿的長度主要有1.6 米、1.8 米、2.1 米等,為并繼竿(插接式)。竿梢有硬細節和軟身尼龍棒尖兩種。竿梢部标有目數(像台灣釣法的浮漂的目數)。竿的尾部有金屬卡,以固定繞線輪。竿體有多個導線環,釣線從各導線環中穿過。

筏竿釣底技巧(筏竿釣魚技法既不同于手竿)2

筏竿釣底技巧(筏竿釣魚技法既不同于手竿)3

繞線輪與竿是配套的,稍長的竿配大号繞線輪.稍短的竿配小号繞線輪。

線可分三部分。從繞線輪至連接環的主線長度在50 米以上,可選用直徑為0.8毫米的線;連接環至鉛墜的母線長度約為1 米,線徑為0.5毫米;子線的長度約為20厘米,線徑為0.2-0.3毫米;鈎距為20-30厘米。

鉛墜的重量20-25 克,應與線的粗細相匹配。

鈎應選用長柄鈎,便于穿蚯蚓、紅蟲類的釣餌。丸式鈎、伊豆鈎均可。鈎的型号可依據垂釣者所釣的對象魚選用,通常可選用4-7号鈎。

3.筏竿釣怎樣使用餌料

筏竿釣用餌以葷餌為主,因為動物性質的餌料耐水泡,又不易脫鈎。紅蚯蚓、紅蟲用得最多。一隻鈎上可穿一條蚯蚓或多條蚯蚓。紅蟲因為細小,不易穿鈎,可用線捆紮後穿鈎。用蚯蚓時不要把蚯蚓掐斷,應用整條穿鈎,從蚯蚓的頭部穿進,尾部留出一小截,這樣,鈎上的蚯蚓在水中仍可蠕動,以逗引魚兒上鈎。小蚯蚓、小餐鲦、家禽的内髒都可穿鈎。可用小蝦做釣餌,因為翹嘴鲌特别喜歡吃小蝦。若釣其他魚,也可以用泡軟的豆粒、面團、豆腐幹、紅薯粒、米飯粒、小麥粒做釣餌。

用筏竿釣魚不必用誘餌。因為投鈎是抛擲法,很難準确地将鈎餌抛到誘餌區。若是近距離釣,是可以用誘餌的,但誘餌用量應較大,用手抛撒,使水中形成方圓數米範圍的誘餌區,然後将鈎餌投到誘餌區中。

4.釣點的選擇技巧

筏竿釣使用的是串鈎,因此釣點必須是水面寬闊、無水草、無亂樹枝、水底無障礙物的水域,因水中如有障礙物容易挂鈎。水底有無障礙物不易辨認,可從周邊的地形分析判斷。如岸邊是小山包,長有樹木,小山包被水淹沒的部分必定也有樹枝、雜草。若釣場附近有住家戶,可以詢問當地的村民。若水下有暗溝,或是舊宅房舍、菜地、莊稼地,也不宜作為釣點。

若是在低氣溫下施釣,釣點應選在壩埂附近,不應選在上遊的淺水區,淺水區是無魚的。若氣溫在15-20℃時,可依據水的深淺接合過渡地段選擇釣點。氣溫低時,還應選有陽光照射、背風的水灣,這裡水溫略高。

5.怎樣抛鈎

在組裝好釣具、鈎上挂餌後就可以抛鈎了。竿梢前尖端的下方應是連接環,母線和鈎組在連接環的下方。此時應檢查主線通過各導線環後是否有絞纏現象,尤其是竿梢處是否有扭結,再看繞線輪上的線是否松緊合适,有無纏繞結節現象。如果上述不正常的情況都沒有,就可以把繞線輪上的撥線的半圓環扳向外側,右手的食指鈎住主線,其他手指握緊竿把就可以投鈎了。

投鈎用單手即可。投鈎姿勢有三種:第一種是劈投。劈投的方法是:竿梢在頭頂的後上方,鈎組在背後,單手将竿梢由後向正前方用力揮動,鈎組呈弧線向前運動,落到釣者正前方的釣點。第二種方法是側投。竿梢在釣者的右肩的斜上方。釣者持竿的手臂由右上方向前左上方用力揮動,鈎組落入釣者正前方的釣點。第三種方法是撩投。撩投沒有劈投、側投投得遠,但落點較準确。若釣位四周不太開闊,或者有竹子、樹枝時,無法劈投和側投,隻好用撩投了。撩投的方法是:釣者左手捏住鉛墜,右手持竿,竿梢外的主線、母線呈繃緊狀态,竿梢略呈彎弓狀。這時右手向前上方揮竿,左手順勢松開,讓鉛墜、鈎組順着慣性向前上方運動,最後落到釣點。

鈎組入水、鉛墜沉底後,将竿梢輕輕上揚幾厘米,其目的是避免鉛墜被水底的淤泥掩蓋。這時搖動繞線輪的搖柄,将主線拉直,再把撥線環向内扳回。将竿把插到地上的支竿架上,或者将竿子平放到岸上。筏竿用的支竿架與海竿用的支竿架是一樣的。

若是氣溫略高,或是在春、夏、秋三個季節釣魚,鉛墜也可以不沉底,懸于水的中下層,其目的是釣水中的中下層魚。這時,竿子就不能平放到岸上了,必須立起竿梢呈上揚狀态。

6.怎樣觀察魚是否中鈎

筏竿釣與手竿釣的最大區别是筏竿釣不用浮漂,而手竿釣必須用浮漂,筏竿釣怎麼觀察水中的魚是否中鈎了呢?主要是看竿梢。筏竿的竿梢是軟質的尼龍尖,尼龍尖能挺立,也有彈性,并且上面标有标目。當魚中鈎後拉動釣線,就會使竿梢有動态變化。魚的力量大,竿梢的運動幅度大,彎度大;魚的力量小,竿梢運動的幅度也小,甚至隻是微微晃動。垂釣者就可以通過竿梢的動态變化來判斷魚是否中鈎,是大魚中鈎還是小魚中鈎。竿梢若微微晃動,然後又恢複平靜,可能是魚僅觸動了魚鈎,并未中鈎。竿梢若有力度地下彎上揚,然後不動,說明魚已中鈎,在昂頭送線,這時就應揚竿起魚。竿梢若呈彎弓狀、繃得很緊,而且不恢複上揚竿梢,說明是大魚中鈎。竿梢的弓形越大,表明水中的魚越大。若竿梢先呈彎弓狀,然後又恢複原狀,主線松弛晃動,表明魚中了鈎,在向近岸處遊動,這就是釣魚人常說的“回線”現象,此時應立即提竿,鈎上肯定有魚。

揚竿起魚時動作不宜太大,應慢慢收線,在收線的過程中,可能還會有魚追食釣餌,使另一隻鈎也中魚。

觀察竿梢的動态變化來判斷鈎上是否中魚,需要有一個熟練的過程。有時的判斷不一定十分準确,竿梢晃動的靈敏度當然比不上浮漂的靈敏度高。用筏竿釣的次數多了,自然熟能生巧,運用自如,可準确把握竿梢動态變化的規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