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與美好相遇優秀作文

與美好相遇優秀作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09:55:29

王小雲‖山東東營一中‖指導教師:李姝

與美好相遇優秀作文(一生恰如三月花)1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讀到了安意如的書,自己對納蘭容若的愛慕便一發不可收。原來凡心所向,皆是虛妄。我對安意如充滿感激之情,如果不是她,納蘭對我來說也僅僅是一個名詞而已。

你可能要問我納蘭容若是誰,那麼,恐怕你會比較熟悉他的另外一個名字:納蘭性德;你可能還知道一個名字:納蘭明珠——容若的父親。如果你還不知道,那麼《沁園春》這首詞你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觀戲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赢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隻是飙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兩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華秋葉,觸緒還傷。欲結綢缪,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在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中,《沁園春》這道哀詞成了納蘭容若和冒浣蓮相識的契機。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塞外,凄美的馬頭琴聲伴随着這道哀詞令冒浣蓮不禁潸然淚下。

容若生于清順治十一年,正黃旗人,其父明珠乃康熙時期權傾一時的首輔大臣。容若天資聰慧,博通經史,工書法,擅丹青,又精騎射,十七為諸生,十八舉鄉試,二十二歲殿試賜進士出身,後晉一等侍衛,常伴康熙出巡。然而才子早逝,三十一因寒疾而殁。

身為首輔大臣之子,容若看起來風光滿面,其實内心也有自己的痛苦。官場失利,仕途難達,有一腔才學卻無報國之門;情路難行,勞雁分飛,縱有滿腹柔情,又與誰人說?這份哀愁,這份無奈,便寄寓在了容若的詞中。

詞家的名字多數都很優美,如柳永,陸少遊,李商隐。但像納蘭容若這樣的好名字卻也少見,“納蘭容若”四個字便是一首好詞,胸納幽蘭,神容略若。他的名字被人記得,不是因為他是權相之子,不是因為他是康熙的寵臣近侍,而是作為一代詞人,以詭異得近乎心碎的驚豔出現在清朝上空,一照就是近三百年。

容若的詞,似乎隻有顧貞觀(即梁汾)一人懂得,連容若的《飲水集》也是顧貞觀幫他整理的。在邊塞的他,面對塞上綿延空靈的飛雪,他吟出了映襯其一生的感慨:“冷處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他詞中那不倦不悔對感情執著的傾訴令我心驚。“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他将他所理解的感情在三郎和玉環身上表達得淋漓盡緻;“有限好春無限恨,沒有由,短盡英雄氣。人間所事堪惆怅,莫向橫塘問舊遊”,他對富貴功名的徹悟以及那份抽身而去的灑脫讓我心折;“知我者,梁汾耳”,他對友情的堅定如同一道療傷的溫泉湯藥,溫暖了、喚醒了我們冰封的情感。

我為之歎息,自古佳人多難才子短命,願望越是美好如花,凋謝起來就越顯得殘酷傷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為什麼偏偏讓容若在他最完美的人生中體會到最大的不完美,像桃花在春光最盛的時候卻孤獨凋落。

我與他的心仿佛交融在了一起,誠然,我對容若的生平事迹并不是非常了解,然而我卻從他的詞中讀到了他的情感,也猜透了他的心。我的心已然穿越了時空,飛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去見證這一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一生。

看得見開始,猜不到結局——他的一生恰如三月花。

開篇一段寫得精彩,由安意如的書接入納蘭容若這個人,愛慕來得自然而貼切。就好像我們喜歡某個演員,更多的是因為他扮演的某個角色。之後的大段描繪,都圍繞着納蘭容若這個名字而展開。他的生平,他的詞作,他的知己,他的傷懷,他的命運多舛,一一交代,不厭其煩,算不上多麼詳實完整,卻自始至終貫穿着作者獨到的理解和感懷。文末,“一生恰如三月花”的文題涵義水落石出,作者為納蘭容若“在他完美的人生中體會到最大的不完美”而遺憾歎息,歎他仿若盛放在三月的桃花,容顔豔麗卻過早凋謝。文章寫到這裡,這個比喻就顯得水到渠成了,作者也為自己的文章畫了一個完美的圓。

适用文題:走近________、我喜歡的一首詞、完美與缺憾……

《作文與考試》初中版2018年點中68道全國各省市中考作文題

優秀原創作文|草木春秋

優秀原創作文|風雨聽花落

優秀原創作文|在歲月的堤岸慢慢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