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瀕危鳥類圖鑒

瀕危鳥類圖鑒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1 11:59:33

來源:紅星新聞網

近日,成都觀鳥會會長沈尤等在成都東安湖開展鳥類調查時拍到了“寶貝”——久未現身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角鸊鷉。據成都觀鳥會資料記載,上一次在成都平原看到它,還是兩年前,“能看到就很驚喜,更沒想到這麼早就來了”。

瀕危鳥類圖鑒(角鸊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現身成都)1

成都的猛禽遷徙基本結束了,目前越冬的水鳥剛開始遷徙,已經有不少水鳥到達成都,還有大批“航班”在路上,與大多僅僅隻是路過的猛禽不同,從北方遷徙而來的水鳥,有不少會留在成都平原過冬,“至此,成都觀鳥會也拉開了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的序幕。”沈尤表示。

瀕危鳥類圖鑒(角鸊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現身成都)2

普通鵟

是“平頭哥”沒錯,雖然眼後金色羽毛“消失”

最近一段時間,隻要沒有下霧,成都觀鳥會的愛好者們就會扛着望遠鏡、相機往成都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跑。11月13日前後連續兩三天,他們都看到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角鸊鷉。當天上午,陽光逐漸穿透薄霧,東安湖近百米長寬的湖面上,成群結隊的水鳥越發清晰可見。“白頭潛鴨、鳳頭潛鴨、小䴙䴘……”沈尤一邊盯着望遠鏡,一邊習慣性地小聲報出看到的鳥兒名字,“快來看,中間那隻像是角鸊鷉。”

瀕危鳥類圖鑒(角鸊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現身成都)3

紅頭潛鴨與骨頂雞

“一般都會邊看邊報,這樣既方便記錄,也可以第一時間分享給其他同伴。”沈尤表示,有時候能看到的時間窗口很短,可能一分鐘前還能看到,下一分鐘就找不到了。所以大家觀鳥的時候口中都會默念,同伴聽到若感興趣第一時間就可以去一睹芳容。觀鳥有點像姜太公釣魚,需要耐心和一點運氣,所以一旦有久未現身鳥兒出現,大家就會很興奮,在資料上看和在自然環境中看到完全是不同的感受。

角鸊鷉對于大多數觀鳥者而言都很陌生,首先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很少見,繁殖期它的眼後有标志性的金色羽毛,相當耀眼。在自然環境中看到過它的人并不多。對于經驗不足的觀鳥者,很可能會“相見不相識”。這次沈尤和餘歡拍到的角鸊鷉眼後就沒有金色羽毛。“眼後有金色羽毛是它們春季交配繁殖時的模樣,現在是冬羽,顔色變成了黑色,與其他羽毛融為一體,咋一看就像金色羽毛消失了。”沈尤說,這次是通過頭部形狀特征和頸部顔色确認是角鸊鷉的,看到的角鸊鷉外形與黑頸鸊鹈相似,但其頭頂幾乎沒有拱起,顯得很平,人送外号“平頭哥”。同時其頸部正面白色更多,與黑頸鸊鹈對比區别比較明顯。

瀕危鳥類圖鑒(角鸊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現身成都)4

奔跑的骨頂雞

水生态風向标,大批“航班”還在路上

除了水鳥,近期成都觀鳥愛好者還看到了普通鵟等猛禽。沈尤解釋說,目前猛禽遷徙基本告一段落了,水鳥遷徙則已經開始,并會漸入高峰。與水鳥會留下度過整個冬季不同的是,猛禽大多隻是過客,除少量會留在成都平原及周邊區域過冬以外,大多隻會短暫停留,尋找食物補充體能繼續上路。所以大家可能會在龍泉山等山上林間零星看到一些猛禽。而水鳥越冬遷徙大幕才剛剛開始,接下來還會有大量水鳥會陸續抵達成都平原。

近日在東安湖看到的角鸊鷉基本可以算頭一批。而這也令人沈尤倍感驚喜。“随着時間的推移和天氣的變化,後面可能還會來更多。”沈尤表示,每年冬天都會有大批的候鳥從北方飛到成都平原來過冬,水鳥更是其中的主力。另外還有一些雀形目的鳥類,因為體型偏小、生活在不易觀察到的樹林中,所以關注度相對較低。水鳥很多時候在開闊的湖面河流中活動,更容易被人看到,大家相對來說更熟悉。

瀕危鳥類圖鑒(角鸊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現身成都)5

黑頸䴙䴘

完整健康的水生态環境是吸引水鳥的必要條件。同時水鳥也是水生态環境的風向标。“水鳥包括遊禽和涉禽。”沈尤介紹,通俗地講,一類在深水區活動,例如角鸊鷉、鳳頭潛鴨等;一類在淺水區活動,比如大家常見的白鹭等。同時不同種類的水鳥食物也不同,有的吃魚類,有的吃水生植物,還有的吃螺蛳等底栖生物。最近在進行鳥類調查時,沈尤就抓拍到了一張鳳頭潛鴨叼着螺蛳的照片。所以,湖泊河流具備淺灘深水以及完備的生态鍊,才會吸引到更多種類的水鳥前來過冬。水鳥的種類越多,說明水生态環境多樣性越好,可以滿足不同“住戶和食客”的需求。水鳥的數量越多,首先是湖泊河流體量夠大,“限載人數”夠多;其次在人們行為友好,讓成都平原在“水鳥界”形成了不錯的口碑。

瀕危鳥類圖鑒(角鸊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現身成都)6

鳳頭䴙䴘

不斷更新記錄,保持距離是最好的保護

根據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成都鳥類名錄2.0》,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在之前1.0版本的基礎上,對2016-2021五年間正式發表的涉及成都市鳥種信息進行了整理,對五年來出現的鳥種新紀錄進行了梳理和核對,對1.0版本進行了查漏補缺,經整理統計,目前成都境内已知分布有鳥類21目80科516種。令人欣喜的是,2.0版本新增加的50種記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觀鳥愛好者和鳥類攝影師們的貢獻。

瀕危鳥類圖鑒(角鸊鷉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現身成都)7

東安湖的鳥兒們

“堅持記錄才能知道變化,人們才能讀懂水鳥這個水生态風向标。”沈尤表示,這需要長期的堅持,同時也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全民參加無疑是一條捷徑。為了鼓勵大家更好地觀察、記錄和報告,今年6月,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決定從今年起,以《成都鳥類名錄2.0》為基準,在成都行政區劃範圍之内,對發現人提交的成都市新紀錄鳥種和曆史記錄重發現(即名錄中等級B的種類)報告進行審核評選,以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從中選出一份優秀作品,頒發“成都地區鳥類記錄獎”,獎品是由本地企業贊助的一架20-60*80 ED單筒望眼鏡。

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觀察拍攝的水鳥應當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是确實很靠眼力,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遠距離觀察。”沈尤表示,運氣好的時候,像德陽旌湖,最近的地方僅距離兩三米。當然這也離不開當地人長期的友好行為,鳥類天性很警惕,哪怕長期共處,有人靠近它們還是會選擇離開。但跟人一樣,鳥裡也有膽子大的,可能會留在原地。另外,面對受傷的鳥兒,建議大家聯系專業機構的處理,避免接觸,非專業人士接觸鳥兒,鳥兒可能會掙紮,引起二次傷害。鳥兒和人接觸,彼此身上如攜帶有病毒可能會互相傳染。保持距離,不打擾就是最好的保護。

紅星新聞記者 林聰 圖據受訪者提供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