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6 12:32:36

在我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花藝初學者最容易犯這樣一個毛病,就是做出來的花型平平而毫無生機,以下圖為例: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1

就如同一種純粹的堆砌,隻是把花材插入瓶裡就算完成了任務。

這種隻有花朵本身的美,而毫無造型可言的可以稱為“插花”,但不能叫它“插花藝術”,因為插花藝術,它一定是一種立體造型。

什麼樣的造型可以稱為立體造型?以下圖為例: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2

這是一個近兩年流行的西式花翁造型。

和前一張圖片一樣,都屬于西方插花藝術,但為什麼前後的觀感體驗如此不同?

除了所使用的花材不同之外,立體與否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什麼是立體?

我想大家都知道長方體和長方形的區别,長方體是一個具有高度、寬度、厚度的形體,而長方形隻有高度和寬度,是平面的。所以長方體和長方形最大的區别在于空間感。

而這個空間感就是立體造型的一個重要概念

我們來看一組對比圖片: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3

第一個作品就像貼在牆壁上,隻有正面一個觀賞面,是一個平面。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4

第二個作品非常立體,它不僅有正面,左右兩個側面都可以觀賞,并且整個花材布局有高低錯落的空間感,極具韻律美。

所以,有立體感的花藝作品一定不隻一個觀賞面,它至少是三面,甚至四面觀賞的作品,對于花藝作品來說,空間感不僅代表有突出的前景和深邃的後景,在上下左右都有不同的層次。

那插花該怎麼做才能更立體呢?也許我們可以參考國畫技法,獲得一些答案。

中國的非焦點透視--全景繪畫

有立體感的靜物畫仿佛可以伸手取出畫布裡的陶罐和水果。

西方寫實派畫作的逼真往往能讓我們身臨其境。其中,焦點透視(消失點透視)是西方風景畫中表現空間感和縱深感的重要技巧。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5

近大遠小,物體都消失于一點

中國繪畫對透視的探索,發生在以全景觀為中心的唐朝與北宋。

唐宋畫家曾臨近焦點透視的基本原理,敦煌唐代壁畫就留下了古人對透視現象的觀察與表現。但有焦點透視的存在,就沒有全景繪畫的全知視角。

因為中國山水畫并非完全畫的是所見,更是畫所知。把想表達的全部畫出來,盡管在真實情況中,視線中的景或物有所遮擋。

例如這幅文征明的《東園圖》: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6

東園圖長卷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7

東園圖右側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8

東園圖左側

假如依照焦點透視,畫面右邊是傾斜地面,那左邊和中間都應該一緻是傾斜地面,但如此一來,中間的客廳就會被樹蔭掩映,左邊的石湖水閣也會掩沒在樹蔭和客廳的後面。

所以文征明不是表達正确的透視,他想做的,是讓大家看到整個東園,所以他把中景做了變形處理,調和過渡了左邊的水平地面和右邊的傾斜地面,讓整個東園都在觀者的眼中。這是全景繪畫的一種全知視角。

看中國山水畫,就像鳥的視角在空中自由飛翔的看。

例如範寬的《溪山行旅圖》: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9

溪山行旅圖

偉大的中央高山令人仰止,但它并非一直處在仰視的角度中,它是一座全方位的高山,同在存在仰視和俯瞰,近觀與遠望,宏大無垠。

當我們的目光自山腰向上移動時,是仰視向上,然而視線升至第一個山頭,竟是俯視的峰頂,移動至最高峰,又從俯視變為平視,最後歸于仰視。我們的視線就像飛鳥一樣連續的觀看,不可思議。

所以焦點透視雖然改變了繪畫,但繪畫卻并非焦點透視不可。

中國全景繪畫使用非焦點透視,卻同樣能夠表現空間感,并且更宏大、更延綿,跟“三遠”有很大的關系。“三遠”也是共同構成全景山水的三個維度。

跟國畫三遠學立體法則

畫山水畫,是古代中國人靈魂裡的空間需求。

“遠”就是空間,高遠意在崇高,平遠意在遼遠,深遠意在縱深。

通俗來講,一座高山,一座大教堂或者摩天大樓,都是高遠。高遠指很高的一個物體或很高的空間。

平遠指很寬廣很遼遠的空間,就像群山越遠越靠近地平線,越顯得平。就像遊走在故宮時,就算走近了還是遙遠,宮殿與宮殿與廣場之間,就像大湖一般遙遠寬廣,像走在平遠的山水畫卷裡。

而深遠就像山谷一般的幽深。

郭熙在《林泉高緻》中寫:無高遠則下,無深遠則淺,無平遠則近。

這就是指畫面空間結構,假如沒有高遠,畫面就失去了高度。沒有深遠就失去了深度,沒有平遠就失去了寬度。所以三遠從高、深、寬三個維度構成了國畫的立體空間。

那這一切跟插花又有什麼關系?

插花和繪畫一樣,都講究空間結構。

按高遠圖式來說,畫面分為上景、中景、下景。

按平遠圖式來說,畫面分為左景、中景、右景。

按深遠圖式來說,畫面分為前景、中景、後景。

這也是花藝立體造型的重要法則,就算把作品的上下、前後、左右、中間分為不同的塊面,那每個面都有不同的美。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10

圖片來自曹小花

這就代表插花不是隻插一個平面,定了高度寬度就萬事大吉了,更要兼顧不同的角度。

面面俱到,才能讓作品有深度、有廣度、有高度,從而讓花藝立體起來。

三遠式的全景山水畫裡,空間在循環移動,周而複始。

就像台灣詩人林亨泰的《風景》一詩:

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

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

防風林 的外邊 還有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然而海 以及波的羅列

可以一直念下去,有永無終止的空間。

如果我們由遠及近,去欣賞花,就像看一幅畫,每移動一步都有不同的風景,那才是真正的賞心悅目。

所以從整體來說,從平面到立體的秘訣就是,不能隻關注寬度高度,更要打造縱深,前景和後景都有花材的延伸,才不失為一個立體花藝作品。

那既然作品分為前景、中景、後景、上景、下景、左景、右景,要把每個部分都做得生動自然,又該怎麼辦?

整體是由局部組成的,整體的立體效果離不開局部小空間的表現,這個時候,作品的虛實布景就非常重要。

虛就是空白的空間,實就是實物。

不把花材插滿,在每組花材間留有一定的間隔,有空白才有空氣流動的縫隙,才有空間的顯現。

藝術插花的構圖六法(插花怎麼做更立體)11

比如上面這個作品,松枝與蕙蘭之間的間隙,蕙蘭與南天竹之間的間隙就是虛,花材就是實,花材把大空間分成了幾個小空間。

就像國畫一樣,畫到的地方好看,不畫的空白也好看。

因為空白不僅有形狀,還有光的透進和空間深度。

元好問的名句“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

人都說此句妙在空白,但隻有空白,并不能生成境界,還要有實境在,若沒有實景,空白也隻是空白而已。

所以花有高低錯落、虛實交映,才是打造空間層次感的絕佳方法。正因為有虛有實,才打破了畫面的平,從而變得立體有趣。

結語

打造花藝的立體感并不難,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幅全景繪畫。

想讓空間時間在裡面自由的遊動,有無限遠的想象,就不能做成一個平面,要從高遠、平遠、深遠的高、寬、深三個維度下手,兼顧到前景、中景、後景、上景、中景、下景、左景、中景、右景,面面俱到,就能讓花藝立體起來。

同時,在花材的分布上,可以虛實布景,在花材與花材間留有一定的間隙,不至于太滿,高低錯落,才能讓光透進來,有空間層次感。

所以,局部細節加整體的縱深,讓花藝更立體,你學會了嗎?

參考資料:韋羲《照夜白》

---END---

分享花藝知識和美學文化,歡迎關注@槐序裡的花與美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