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李韶萌 通訊員 王青茹
備受關注的龍門石窟奉先寺保護工程又有新發現!2日,大河報·豫視頻記者從龍門石窟研究院了解到,在奉先寺保護工程中對造像進行病害調查評估時,工作人員發現普賢菩薩造像的眼珠使用品相極高的琉璃,這一發現在龍門石窟造像中還屬首次。
時隔50年首次“大保養”保護研究工作運用“黑科技”
時隔50年,龍門石窟奉先寺再度開啟“大保養”。據悉,奉先寺保護工程是20世紀70年代對奉先寺實施搶救性保護工程以來的第二次大型保護工程,本次保護修繕以奉先寺區域的危岩體加固和滲漏水治理為主,不涉及文物本體的保護修複。
“我們創新文物保護理念,聯合多個院校和科研院所組成科研團隊,将科研工作貫穿工程整個過程,對奉先寺展開了詳細而全面的病害調查評估與石窟寺考古工作。”據龍門石窟研究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馬朝龍介紹,科研團隊運用考古學的基礎理論與方法并采用多種高科技手段,利用微波水分儀、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探測分析了盧舍那大佛表層含水率、表面顔料成分、岩石礦物成分、不同時段佛身表面溫度、佛身各部位磁化率及佛身岩石完整性等表征文物本體客觀存在狀态的技術參數,為病害發育程度及成因分析提供了基礎資料。
奉先寺首次發現貼金殘留,盧舍那大佛或曾身披金箔
在盧舍那大佛身體表面,考古人員發現了綠色、紅色、黑色等彩繪顔料殘留,首次在盧舍那大佛面部檢測到金、銀元素存在,表明這一造像在唐代時很可能身披彩色“衣服”,盧舍那大佛或曾身披金箔。
“雖然受到風化、滲水等影響,‘彩衣’殘存很少。”馬朝龍介紹說,但是本次檢測的新發現對于研究奉先寺造像古代裝飾工藝和保護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據介紹,奉先寺普賢菩薩表面保留的白色物質,厚度均勻,與岩石結合緊密。經過現場X熒光初步分析,其成分主要為鉛白。鉛白大量發現,為龍門石窟彩繪鍍金的傳統工藝研究,保護材料的研發,提供了資料。
馬朝龍進一步釋疑道,鉛白即堿式碳酸鉛,古代稱為胡粉、鉛粉和水粉等,在明朝的《天工開物》、《本草綱目》有确切記載。鉛白是古代畫圖和化妝品的重要顔料,具有化學穩定性和耐候性好的特點,不但為顔料附着、金箔黏結提供良好界面,也為後期抵禦自然風化發揮了一定作用。
龍門石窟造像首次發現琉璃眼珠
除了曾身披華美外衣,龍門石窟造像還“炯炯有神”!通過調查發現,盧舍那大佛右側脅侍普賢菩薩的右眼保留了完整的琉璃眼珠,左眼眼珠保留外側一半,表面上有一定風化物覆蓋。
“從清理出來的表面可以看出,琉璃顔色暗綠色,質地均勻,煜熠閃光。”馬朝龍告訴記者,從初步測試結果看,“眼珠”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石英)和鉛,與古代琉璃一緻。
記者留意到,造像的“眼珠”形狀呈弧形,厚度均勻,約0.5cm。“琉璃眼珠燒制難度比較大,采用石灰類物質與岩石黏結,結合較緻密,而且目前無明顯的風化現象,保存較好。”馬朝龍告訴記者,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佛家七寶之一。而奉先寺造像保存的大塊片狀唐代琉璃實物,實屬罕見。
“盧舍那大佛眼睛下方,就有淡淡的紅色顔料殘留,很難得。因此唐代人看到的造像,都身披彩色的衣服和各種各樣的裝飾,而并非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
值得一提的是,普賢菩薩造像雙眼略微不對稱,其右眼狹長,眼珠形狀規則,大眼角角度很小;而左眼大眼角角度較大,眼珠略呈梯形。初步分析,這種不同應是工匠考慮到透視效果有意為之。同時,為體現普賢菩薩脅侍盧舍那大佛,普賢菩薩造像身形略微向左轉動。“這些精心的設計,反映出古人巧奪天工的雕塑水平。”馬朝龍說。
工作人員發現,盧舍那大佛雙眼内無眼珠,但是通過觀察其開鑿方式,與普賢菩薩相似的喇叭狀楔口,“我們據此推斷盧舍那大佛在造像時具有與普賢菩薩相似的眼睛結構,後期可能缺失。”馬朝龍說。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劉惠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