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快速轉化後進生

如何快速轉化後進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6 14:20:45

轉化後進生的方法——世無朽木不可雕

如何快速轉化後進生(轉化後進生的方法)1

武漢大學教授李格非先生曾講過這樣一件往事。他在成都時,當地有一工藝作坊,竟以不起眼的老藤朽根雕刻嫁接為絕妙盆景,令人歎為觀止。先生以為此中含有深意,應店主之囑撰聯:“天生我才必有用,世無朽木不可雕。”

讀此逸事,我感慨萬端。雕刻如此,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在我們的教育對象中,常有一些思想品行和學習成績比較落後的學生,我們稱之為“後進生”,他們就像老藤朽根一樣,隻要我們精心镌刻,他們便能成為“絕妙盆景”。

一、捧出一顆愛心

由于後進生缺點較多,常受到教師的批評、同學的嘲諷、家長的責罵、親戚的歧視,長期缺少溫暖和愛。然而,後進生是一種客觀存在,任何歧視、責罵、奚落、恐吓以及不負責任地下評論,都隻能加劇其心理的對搞,心靈的扭曲。 教育心理學指出: “教師對學生的熱情關心和真誠期望會激勵自己的教育對象,造成戲劇性的教育後果。 ”這句話,道出了情感因素在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突出作用。 作為班級管理者的班主任,要樂意跟後進生交朋友,給後進生以如沐春風般的親切感,用博大的愛心,真情的期望,耐心的教誨,去消除戒心,喚起自信,溫暖心靈。 後進生的差是成長過程中形成的。 處于成長過程中的後進生與犯罪分子不一樣,他們的世界觀尚未形成,人格尚未定形,有較強的可塑性,“自我意識”的形成與教師的态度有極大關系。 實踐證明: 你把後進生看成後進生,他們就會心灰意冷,自暴自棄,挑釁滋事,反之, 你對他寄予希望,抱以信心,他就會為實現你的期望而努力,最終改正自身的缺點

愛心源于一種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可以堅定轉化後進生的信念,化為轉化後進生的強大動力。促進後進生的轉化,首先應“捧出一顆愛心”,對後進生真誠關心,熱情愛護。 當然,愛後進生不是對後進生的不良品行習慣一味遷就; 寬容,但不能縱容; 嚴格要求對後進生的轉化同樣重要。 從另一角度看,這也是一種愛。

二、贊揚的藝術

促使後進生轉化,僅有一顆愛心是不夠的,還應該掌握轉化工作的藝術。這裡着重談談轉化工作藝術之一——贊揚的藝術。 後進生的心理往往比較複雜、特殊,他們大多視教師為“天敵”,抱定戒備心理。 當 教師闆起臉孔,大加訓斥時,這種戒備心理常常轉化為反感,甚至對抗。 有時雖然口頭上認了錯,思想問題并沒有真正解決。 真誠地,不失時機地贊揚後進生的每一點進步,則往往有利于思想的交流,感情的溝通,取得良好的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吉絲雷耳說: “稱贊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象陽光一樣; 沒有它,我們就無法開花成長。 ” 用贊揚的方式開始批評 ,就好像牙醫用麻醉劑一樣,病人仍然要受鑽牙之苦,但麻醉劑卻能消除苦痛。 伊索寓言中講過這樣一段話: “太陽能比風更快地便你脫下大衣,而仁厚、友善的方式以及稱贊,比任何暴力更易改變人們的心意。 ” 贊揚是轉化後進生的“金鑰匙” ,在運用的過程中,我們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實事求是; (二)要真心實意; (三)要不失良機; (四)要注意方式; (五)要與批評相結合。

三、常抓不懈,目标适度 

後進生的特點,決定了在轉化後進生的工作中,要常抓不懈,目标适度。 後進生之所以成為後進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社會的不良影響和學校教育的失當。

根據後進生的心理狀況和行為特征,可以将後進生劃分為多種類型,但無論哪一種類型的後進生都具有兩個共同的特征—— 轉化過程中的反複性和思想認識的幼稚性 ; 前者表現為在不良因素影響下,故态複萌,不斷地重複犯同樣的錯誤,後者表現為心智發展不成熟,缺少起碼的别是非能力,缺少起碼的紀律觀念。 一個人的不良行為經過多次重複,已形成欲求與行為之間穩固的神經聯系,表現出一定的深度和穩固程序。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果你不理解後進生這一特點,表現出不應有的因惑和急躁,隻想“畢其功于一役,”最後必然“欲速則不達”。 後進生一旦出現這種反複, 作為班主任應冷靜對待,深入調查,迅速弄清原因 ,從反複中尋找積極因素,耐心教育。 反複一次,教育一次,常抓不懈,必能奏效。

後進生的轉化,必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一個人經過努力達到某一目标後的喜悅,必将成為他向新的目标奮進的動力。 給後進生确立适度的目标,分步實施,這樣 後進生就能不斷進步,最終實現轉化 。 後進生的心理特征和發展水平是千差萬别的。 所以,目标也就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首先要加強後進生的紀律觀念,增強後進生辨别是非能力。 讓他們明确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 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 明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總要受各種約束。 其次,在學習方面提現要求,如: 上課認真聽講,能獨立完成作業,消滅不及格現象。 再要求他們能力争優良成績,敢于跟不良現象作鬥争,為班集體作貢獻。

常抓不懈,又目标适度,最終促成了後進生轉化。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塞浦路斯國王,由于他十分鐘情于自已創造的一座少女雕像,常常情不自禁地把她當成真人,天長日久,鬥轉星移,這座雕像最終獲得了生命。 在人的教育中也同樣的現象,教育學家稱之為“皮格馬利翁現象”。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堅信“世無朽木不可雕”,以一顆愛心鐘情于後進生,運用贊揚的藝術,常抓不懈,又目标适度,讓所有的後進生都“獲得生命”——成為“四有”新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