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可能都經曆過這樣的:看到山上或景區前面有焚香、祭祀或者供奉的場所,會自然而然的說:“前面有個寺廟。”,大家又是如何判斷它是一個寺廟呢?
其實準确來說,寺、廟、庵、觀是有區别的,并不是我們想象中一個概念,它們是有區别的,不要再傻傻分不清楚了。
廟
首先來說一下“廟”,說到廟大家可能會想到:太廟、土地廟、關聖廟等等。廟,其實本來就是祭祀祖先的地方。那時候對廟的大小有些等級限制的,《禮記》中有記載:“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
漢代以後,對世間達聖賢位逝者,可以依照法律建廟,如孔子廟、二王廟等,是敬順真如,仰止賢聖。
因此對于廟而言,一般供奉祖先、神、已逝的聖賢。
寺
寺出現得要比廟晚,在中國古代政府官員中九卿所居稱"寺"。秦朝時期,所有宦官任外廷職務的官舍通稱為寺,如:大理寺、大常寺等。
後來因為外教的傳入,寺就指從印度傳到我國的佛教像,如來佛祖、觀世音菩薩、羅漢等都是在寺裡邊供奉着,一般為和尚的住所。比如:白馬寺、靈隐寺、寒山寺、金山寺等等。
庵
庵一開始指的是圓形的草屋,比如古代文人墨客喜歡一起聚會的地方或自己簡單的住所,比如:紫羅蘭庵。後來因為佛教的傳入,一些女性僧人(尼姑)的住所就稱為“庵”。庵一般與寺相比較,規模上比寺要小。如:冷月庵、靜心庵等。
觀
觀,顧名思義就是看的意思,一開始是建立是為了古代天文學家的觀察星象的觀察台。後來由于道教的興起,就把道教的活動場所稱為“觀”,也就是常說的道觀。
總結來說,廟是祭祀先祖發展到祭祀神明和先賢;寺是從政府辦公室演變到佛教宗教的活動場所;庵從文人的草屋變成女性佛法活動場所;觀是從天文觀察台發展道家活動場所。一般,場地規模寺(觀)大于廟,廟大于庵。
但是現在很多人都習慣把“寺廟”連讀,這可能認為祭祀的都是神明,已經沒有什麼區别了。
現在大家明白廟、寺、庵、觀之間的區别了吧!還有什麼其他想知道,可以一起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