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對于楊再興事迹的介紹很少,在楊再興簡介中介紹到楊再興是南宋時期對抗金軍的注明将領。他本來是曹成的部下,後來在和嶽飛多次交戰中,被嶽飛收降。楊再興簡介中提道,他在歸服嶽飛後,一直跟着嶽飛到處征戰,抗擊金軍的侵略。
圖片來源于網絡
楊再興是一代名将,作戰英勇異常,特别英武。楊再興簡介中提道他的一個事迹,他曾經一個人隻身沖鋒陷陣去擒拿金兀術,又成功身返。
楊再興簡介中詳盡地闡述了他和嶽飛的關系,本來,他是曹成的部下。嶽飛派部下張憲攻打莫邪關,張憲手下的将領郭進成功攻破敵陣。嶽飛的部下韓順夫看到曹成軍的部隊被擊散,于是便放松下來飲酒助興。
楊再興利用韓順夫放松警惕飲酒作樂的機會,于是重整軍隊沖入韓順夫的大營,砍掉韓順夫的一隻手臂,韓順夫因為傷勢過重而亡。
嶽飛這次失敗後,于是派王經前去攻打楊再興,楊再興在和王經的戰鬥中又殺死了嶽翻。嶽翻是嶽飛的弟弟,嶽飛知道自己的弟弟死後非常的心痛,但是又覺得這個楊再興确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在楊再興被擒拿到嶽飛處的時候,嶽飛看到他一臉大将風範,并沒有殺他,而是降服他歸順國家。
楊再興死于紹興十年,當時,金軍大肆攻打宋朝疆土。嶽飛選派楊再興在曹州于金軍對戰,在打敗金軍後,金軍又派二十萬大軍進攻郾城。楊再興在小商橋于金軍大戰,終因寡不敵衆而亡。
趣曆史官方qulilshi_v5
楊再興和嶽飛誰厲害
楊再興和嶽飛誰厲害?其實這令人并沒有正面對決過。嶽飛作為指揮全軍的大将,手下猛将如此之多,很少有機會與敵人正面對抗,但是其排兵布陣的戰術相當厲害。而楊再興就是屬于上陣殺敵型選手。這兩者擅長的方面都不一樣。
對于楊再興和嶽飛誰厲害這個問題,需要分情況讨論。如果按照綜合實力來比較的話,必然是嶽飛厲害。嶽飛能成為統率上千士兵的将領,自然有其過人之處。除了排兵布陣上,上陣殺敵的本事肯定也不差。而最厲害的就是嶽飛的識人能力,他手下的猛将不少,甚至有些殺敵能力都要超過他。但是這些人願意聽令于嶽飛,這說明嶽飛有他們比不上的地方。而這一點楊再興就不行,楊再興第一次與嶽飛見面時,作為俘虜,并且還殺了嶽飛的弟弟。這樣的情況下,嶽飛能将他收到自己的兵力中,實為難得。所以楊再興和嶽飛誰厲害,高下立見。
但是如果按照上陣殺敵的勇猛程度來說,嶽飛就略遜一籌。楊再興在歸順嶽飛之後,四處征戰,立下赫赫戰功。楊再興最後也是死于金人之手,但是當時楊再興僅僅之後300多人,要去對抗金人幾十萬大兵。這種時候,楊再興不但沒有退縮,反倒英勇迎戰。僅僅一人就斬殺了對手上千士兵,在金人眼裡當時的楊再興猶如天神降臨,勇猛無敵。而死于楊再興手下的千戶長和百戶長大頭目将近100。最後金人在焚燒楊再興的屍體時,從他體内取出的箭簇竟然有兩升。
楊再興和楊家将
楊再興和楊家将的關系曆史上并沒有确切的證據可以查詢。而楊再興和楊家将之所以被聯系起來,是因為楊再興在南宋抗金戰争中表現得十分勇猛,讓人不由得和一門忠烈骁勇善戰的楊家将聯系起來。
楊再興的父親是楊畋,曾祖父是楊邦玉。楊邦玉的父親是楊文廣,楊文廣還有其他的兄弟,到這裡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就出來了。因為按照楊家将的幾代人算來,楊業和佘賽花是第一代,楊延昭就是第二代,楊宗保和穆桂英是第三代的代表人物,而第四代就是楊文廣。如此一來,楊再興和楊家将也是沾親帶故了。但是這些說法大都是常見于評書中,并沒有确切的曆史證據來支撐。
楊再興作為一個南宋抗金名将,能跟楊家将聯系起來,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楊再興原來是曹成部下。在鎮守莫邪關的時候,嶽飛派張憲率兵攻打,張憲手下第一員猛将成功攻下莫邪關。而曹成的部下見莫邪關失守,四散逃開。張憲見沒有危機,就脫下盔甲,與士兵尋歡作樂。此時楊再興率領手下潛如韓順夫的營帳,看下韓順夫一條手臂,導緻韓順夫慘死。
之後嶽飛派張憲攻打楊再興,楊再興與援兵接頭之後,竟然将嶽飛的弟弟斬殺。但是最後依然被張憲逼到絕境,此時楊再興大呼帶起去見嶽飛。而嶽飛見到楊再興本人之後,決定放過他,讓他為自己效力。
楊再興是怎麼死的
衆所周知,南宋是一個軍事力量疲軟的朝代。在這樣的一個王朝,所缺少的并不是名将,而是讓名将們功成名就的時代環境。楊再興就是這樣一個朝代中的一員虎将,他骁勇善戰、以一挑百,實在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人才。那麼,如此厲害的楊再興是怎麼死的呢?
楊再興的出生年份雖然在史書上找不到十分詳細的記載,但在1131年時他初次登上曆史舞台,成為了賊寇曹成的左膀右臂,而九年之後他便死在了小商河。據此可以推測他是英年早逝。在這九年南征北戰的生涯中,他就多次與死亡擦肩過:1132年他殺死了大将韓順夫,還在撤退時順帶殺死了嶽飛的弟弟嶽翻,讓嶽家軍十分怨恨。後來嶽家軍捉住他時,嶽飛卻不計前嫌,收他做了手下。楊再興大難不死,就這樣歸服于嶽家軍。還有一次他獨身闖入金軍陣中,想生擒其将領金兀術,雖然計劃最終失敗,卻有記載稱其殺了金軍數百人而生還,可見其實力與勇氣。這樣的楊再興是怎麼死的?這樣的勇者是如何戰死的?
楊再興是怎麼死的在《宋史》中有記載:他當時是帶着三百人的騎兵小隊在小商橋逡巡,卻遇到了十萬敵軍。衆寡懸殊的對決中,楊再興并不慌張,他與部下奮力突圍,殺了近兩千敵軍,終是寡不敵衆,全軍覆沒。
楊再興雖然死在了這次對戰中,但他的神勇事迹卻流傳千古。據說當時敵軍無一人敢靠近他,隻有弓箭手在遠處攻擊。他每中一箭,都将箭尾折斷,滿腔豪情。宋軍将他火化之後,得到箭镞足有兩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