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倫.加納的《談話的力量》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積極的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回應方式,既能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又能保證你理解對方所說的内容。“
這句話,道出了與别人溝通時,積極傾聽的重要性。
在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一書中,作者提出的非暴力溝通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除了可以運用在自己的表達上之外,在與人溝通交流的時候,也可以用它來幫助自己傾聽别人的心聲,促進雙方的了解。
1.尴尬了,聽不出弦外之音
一天,我在超市裡遇見了許久不見的閨蜜阿芬。我們找了個人少的角落聊了起來。
沒聊幾句,阿芬便對她的老公一通吐槽:”我老公最近不知抽了什麼瘋,花錢如流水的。洗衣機還能用,他換了新的;冰箱嫌小了,換了個大的;廚房原來就裝有排氣扇,他非要換了個抽油煙機。唉,真是個敗家的男人!”
我對阿芬說:”天下男人都一個德行,特别愛花錢,喜歡充闊佬。我老公也是如此,花錢不帶眨眼的。”
沒想到,阿芬聽了我的話,臉上頗為不悅,正想對我說句什麼,她的手機響了,是她老公打來的,叫她快點回家,快遞小哥已經把前兩天幫她買的化妝品送到小區門口了。
阿芬挂了電話,滿臉笑意地對我說:”瞧,我老公就是敗家。我都是奶奶級别的老婦人了,還買什麼化妝品。簡直是浪費!”說完,阿芬就興沖沖地趕回家去了。
我留在原地,目瞪口呆,阿芬她唱的是哪一出呢?我怎麼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呢?一邊滿腹牢騷地吐槽老公花錢大手大腳,一邊心滿意足地”秀恩愛”?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就是因為我沒有學會傾聽。
馬歇爾.盧森堡告訴我們,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聽出弦外之音。
阿芬向我吐槽老公花錢大手大腳,其真實意圖是想告訴我,他老公有多麼顧家,多麼疼愛老婆,哪裡是我表面上聽到的浪費錢啊!而我完全沒有聽出她的弦外之音,難怪她開始時臉有不悅了。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和女兒的一次對話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安慰他人或提建議前,先看看那是否是他們想要的。
有一天,他的女兒在照鏡子時說:“我醜得像一隻豬。”
盧森堡博士馬上對女兒說:“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結果女兒很不高興地看了他一眼,喊了聲“爸呀!”,然後摔上門出去了。
盧森堡博士意識到,他此刻的安慰并不合時宜。也許,女兒隻是希望他留意自己的感受,如果當時他能問一句:“你對你今天的形象感到很失望,是嗎?”那樣,女兒也許會更好受一些。
所以,在親友感到痛苦時,我們應該想辦法使他們好受一點,而不是急于采取建議和行動,那樣,會使我們無法充分體會他們真實的内心感受。
2.為什麼聽不出弦外之音?
為什麼我們常常聽不出對方表達的真正意圖呢?原來,試圖分析對方提出的問題,妨礙了我們與他人的聯系,讓我們聽不出對方話裡有話的弦外之音。
如果我們隻關心别人說了什麼,并考慮他的情況符合哪種理論,那麼,我們是在診斷别人,并沒有傾聽他們。
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說過:“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美好啊......每當我得到人們的傾聽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繼續前進......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傾聽,看起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解決辦法,千頭萬緒的思路也會變得清晰起來。”
在溝通中,如果我們能時刻記住,少用嘴巴講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多用眼睛觀察,多用耳朵傾聽别人的需求,那麼溝通的效果,會比我們一味的想表達和判斷要好出很多。
3.怎樣傾聽,才能聽出弦外之音?
真正會傾聽的人,無論别人以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都可以用心體會其中所包含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
最有效的傾聽方法,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1)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一位新鄰居因為急事借走了你的車。你的家人知道後責罵你:“你把車借給了陌生人,真蠢!”
聽到這樣的責備後,我們往往會勃然大怒,但如果我們運用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的技巧,便能充分理解對方此刻的心情和感受,既不反駁也不自責,而是作出最恰當的反應,從而避免争吵。
(2)給他人反饋
在傾聽他人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之後,我們可以主動表達我們的理解。如果我們已經準确領會了他們的意思,我們的反饋将幫助他們意識到這一點。
比如,一位女士到醫院看一位老不肯配合醫生治療的老太太。這個老太太在病房裡一直喃喃自語:”我不想活了”。
女士聽到了,便問老太太:“你的意思是你不願意活下去了?”
老太太聽了很吃驚,停了下來,表情也輕松多了,她開始對女士說,從來沒有人知道她是多麼痛苦。
女士繼續表達對老太太的理解,很快,她們就感受到了彼此的情誼,手挽手地坐在了一起。
如果我們對對方的理解還不到位,他們也就有機會來糾正我們。這樣做,有助于人們體會自己的狀況,從而深入了解自己。
(3)保持關注
比如,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是這樣傾聽一位母親的傾訴的:
一位母親說:“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的孩子不論我和他說什麼,他都不聽。”
博士說:”聽起來你很傷心,你希望找到和孩子溝通的辦法。”(博士用鼓勵的方法,讓那位母親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母親說:“也許這是我的錯,我總是沖他大喊大叫。”
博士說:“你希望你能多體貼孩子,以前沒有做到這一點,你現在有些内疚,是嗎?”(博士繼續體會母親所表達的感受和需要,并給予反饋。)
母親說:“我是一個失敗的母親。”
博士說:”你有些灰心,你想加深與孩子的感情聯系,是嗎?”(博士繼續把他的理解反饋給那位母親。)
……
在談話過程中,盧森堡博士對那位母親時刻保持着關注,讓溝通得以順利進行,從而最終解決了問題。
(4)當我們無法傾聽
有時,我們也會因為沮喪,疲憊,憤怒等情緒的影響,讓自己沒有心情去關心别人。這時,我們自己也需要得到别人的關心。
如果我們主動告訴别人,自己正處于痛苦之中,無法顧及他們的感受和需要,别人就很可能會伸出援手。
用心傾聽,方能聽出對方的弦外之音。正如聯合國前秘書長漢馬斯克德說的:“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聲音,就越能夠聽到别人的聲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