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拜登與澤連斯基
美國總統拜登結束了他的歐洲之旅,回到華盛頓迎他的有贊揚也有批評。23日美國總統拜登結束了他短暫的72小時的歐洲之旅,回到華盛頓。在歐洲,他去了基輔,去了華沙,會見了澤連斯基以及東歐國家的領導人, 但是有一個細節特别有意思,在他回去要上飛機的時候,懸梯上摔了一跤。
拜登摔跤不是新聞,但在這裡摔這麼一跤,同時我們聽到的是來自國内對他的批評之聲, 國内有人批評他,你真是隻關心國際事務,不關心我們國内啊,看看我們俄亥俄州火車洩漏引發的環境污染多麼嚴重,這時候作為領導人應該先顧自己本國的民衆怎麼去跑到國外去送溫暖?
這是來自美國國内,尤其是共和黨的批評之聲,美國總統就是這樣,有時候在國外赢得的是鮮花和掌聲,而國内,則是更多的對他疏于管理國内事務的批評。 我們回頭看,他在基在波蘭做了什麼,得到了哪些贊揚,做出了哪些承諾,還有哪些他沒做到的事。
圖為F16
我們更多關注的是他的演講,其實演講是說給民衆聽的,真正的重要議題是他和澤連斯基關起門來一起讨論了什麼。 沒有人知道他們具體讨論了什麼,因為拜登的助手根本不去透露這些信息。我們可以想到的是,幾乎可以确定的是,肯定澤連斯基向他提出要F16、要遠程導彈,這是一個雙方一定繞不開話題,同時還會讨論下一步烏克蘭的反攻到底如何展開。
美國國防部的官員曾經提出來,希望澤連斯基不要全線漫天遍野的去反攻,而是要找一個點,有目标的集中有生力量去打一場勝仗。 但下一步到底是俄羅斯進攻還是烏克蘭反攻,現在,依然是一個迷局,我們隻能是邊走邊看,但是拜登和澤連斯基一定是讨論了在戰術層面的一些問題。
圖為拜登
而離開基輔之後,拜登在華沙也是參加了一個重要的會議,是布加勒斯特模式九國的會議。 這一詞可能有點大家不那麼熟悉,布加勒斯特模式是2015年提出來的,也就是2014年俄羅斯拿下克裡米亞之後,東歐國家覺得有點戰戰兢兢,于是波蘭和羅馬尼亞倡議,就說咱們和北約相關的東翼的這些國家一個聯合體,咱們經常在一起開會,讨論讨論怎麼防範俄羅斯。這些國家就包括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當然還有倡導者波蘭和羅馬尼亞,其他還包括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等。
九個國家湊在一起,每年都要開個會,這時候湊着拜登來,他們也一起開會。為什麼選擇拜登在這時候一起開會呢?是希望拜登做一個承諾,讓他重申美國堅定的支持,并且會履行北約的第五條。 北約第五條是特别重要的一個條款,就是說北約任何國家受到攻擊,就相當于集體受到攻擊,大家一定要群起而抗之。
圖為俄烏沖突
這是拜登在此又做出了承諾,這也讓這些國家稍微放了一點寬心。那拜登做這些并不是足夠的,美國國内對他的不滿之聲就在于說來了,拜登宣布了團結,宣布了給烏克蘭再提供5億美元的援助。但是戰争何時結束,以什麼樣的形式結束?那麼如果一直打下去,是不是美國還要持續不斷的給烏克蘭輸血提供支持?
美國國内的學者,還有部分官員也提出來,現在應該認真的考慮和平的時候,考慮談判,一定說要停止這場戰争,而是不是讓它無休止的去這麼持續下去, 拜登說要擊敗俄羅斯何嘗容易,很可能這場戰争會演化成長期的消耗戰,大家一直這麼進行,那麼大家就會擔心,烏克蘭還有東歐國家也會擔心,美國的援助能持續多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