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自己會增加閱讀量嗎?9月16日,北京圖書市集在朗園Station拉開帷幕詩歌無處不在,成為今年北京書市上最亮麗的風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紅書上“詩歌”相關的搜索量同比增長超4倍,在内容社區“花式寫詩”已經成為新趨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小紅書自己會增加閱讀量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9月16日,北京圖書市集在朗園Station拉開帷幕。詩歌無處不在,成為今年北京書市上最亮麗的風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小紅書上“詩歌”相關的搜索量同比增長超4倍,在内容社區“花式寫詩”已經成為新趨勢。
此次“在北京書市尋找詩歌”活動中,小紅書成為官方合作内容社區,并把小紅書上年輕人喜愛的“花式玩詩”,以類似快閃方式搬到線下。詩歌扭蛋、詩歌盲盒、自由詩舞台等一系列新潮詩歌玩法,給讀者帶去詩意生活的沉浸體驗。
北京圖書市集上小紅書詩歌線下活動現場
書市上,小紅書聯動100 書攤主理人與詩歌愛好者,發現詩、寫詩、聊詩,并通過小紅書社區讓更多詩歌愛好者線上互動。通過現場的詩歌交換機,讀者可以把自己的詩送給陌生人,找到興趣相投的朋友。
小紅書詩歌項目負責人司鳳表示,希望人們在小紅書社區内暢聊詩歌,也通過線下沉浸式體驗詩歌的樂趣,發現生活的詩意。
小紅書大數據:詩歌熱在年輕人中快速升溫
事實上,小紅書與詩歌邂逅并非偶然。作為年輕人潮流生活方式社區,小紅書多次舉辦“小紅書文筆挑戰”“花朝節飛花令千年之約”“小紅書鬥詩大會”等線上活動,吸引上萬條詩歌投稿,“小紅書文筆挑戰”單話題浏覽量超過3500萬,用戶詩歌投稿還被全網并成為熱搜爆款。詩歌已在小紅書落地生根,在内容社區寫詩、分享詩熱度快速上升。
《年輕人,請忍受一下》詩集的作者絲絨隕,發現自己的詩歌被帶進小店中,生活和詩意相互呼應。他把詩歌全文了小紅書,獲得2.8萬點贊。“有被感動到,分享了,希望讓更多的人欣賞到詩歌之美。”有網友在他的詩歌筆記下留言。
小紅書用戶分享的詩歌與生活場景結合的創意玩法
今年7月,小紅書聯合“第三代詩歌”代表詩人于堅、詩人歐陽江河、詩人陳年喜、《詩刊》主編李少君、《漢詩》主編張執浩、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沉河等共同發起“小紅書種詩季”詩歌聯盟活動,超過150位詩人作家入駐小紅書分享自己的詩歌作品,多位知名詩人作家參與線上互動,共計投稿作品1萬餘篇。
小紅書詩歌聯盟活動
内容社區連接起詩歌與普通人生活
為什麼詩歌能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火”起來?
“因為想把現實中無法表達的情感借文字宣洩出來。”“感覺字句落在紙上的時候,我就可以觸碰到自己真實的另一面。”“我覺得可以自由自在,可以運用自如地表達啊,所以我就寫詩啊。”
這些小紅書用戶心得或許給出了答案。詩歌朦胧、簡潔、委婉、凝練等特點,使之成為碎片化時代年輕人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的最佳流行載體之一。
小紅書用戶分享的詩歌筆記
詩人衣米一說:“盡管小紅書的讀者99%是詩歌的圈外人,但應景發的詩歌,讀者并不買賬,用心之作才能獲得更多共鳴。這說明詩的邊界或許是詩人自己壘起來的,詩本可以抵達更廣闊的領地。”
小紅書的文化土壤,以及去中心化的内容機制,使詩歌文學與普通人生活産生了連接,給詩歌帶來了破圈的想象空間。長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沉河評價小紅書詩歌活動說,讓陽春白雪的詩歌順應了時代。
“就像青年詩人的一個聯盟,他們在小紅書能找到志同道合的詩人,而他們的讀者也在這裡。”《詩刊》主編李少君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