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2 16:59:21

還記得初中時候語文課本中有一篇陶淵明寫的鼎鼎有名的《桃花源記》嗎?那裡面寫的是人人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的世界,被人稱為世外桃源,是理想中的生活場所。可是這原本是一個美好的理想世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漸漸地有了一個新的解釋,說那個美好的世外桃源的故事,其實是一個恐怖的鬼故事,而且還說的振振有詞。

首先讓我們先回想一下原文的内容: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1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2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說的是晉朝的一個捕魚人在工作的時候迷路了,然後看到了一片面積非常大的桃花林,捕魚人很奇怪,于是就進去一探究竟。

可是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兩晉時期,戰亂頻繁,人民流離失所,大量的土地荒蕪,且不說會不會有這麼一個地方,如果真有這麼一個好地方,應該有許多人在這裡聚居才對,怎麼可能一個人都看不到呢?

疑點一:忽逢桃花林 落英缤紛

如果觀看表面的話,“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這個場景看上去就像是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一樣唯美。但如果考慮到桃花源記是玄幻故事,就不自覺地會想到,桃樹在傳說中是有辟邪功能的植物,很多降妖伏魔的道長都會用到一把桃木劍,所以能經常作為陰陽兩界的屏障;桃花四月初飄落,即清明節前後,落英缤紛滿天紛飛的紙錢。進入桃花源之後是一片桃花林,後面是村子,田地,在魏晉時期,有一位叫做郭璞的文人,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葬經》記載:門前桃桑,為大兇。在這裡,就曾說過,門口桃桑為大兇。所以,這個地方,真的是不太平靜的。

也就是說桃樹在以前乃是聚集陰氣的,墓葬之前多種植桃樹,而活人居住的地方是絕對不會栽種桃樹的。

桃性喜光,要求通風良好;喜排水良好,耐旱;畏澇,如受澇3~5日,輕則落葉,重則死亡。桃樹是怕水的,但是這裡的桃樹生長地離水bu'yuan,這就不合理了。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3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4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5

(注:3月5日——3月14日是桃花花蕾含苞欲放

盛花期:3月15日——3月底桃花燦爛熱烈盛開

惜花期:3月底——4月初是桃花缤紛遍地粉紅)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6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7

接着後文說: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就是說漁人看見有一個小口,便順着進去了,一開始口很小,然後走了幾十步之後就變得寬敞了,之後就進入了桃花源。

這個地方可能乍一看沒什麼毛病,可是如果有人對于魏晉時期的文化風俗很有研究的人應該會知道,這種口小肚皮大的結構,就是留有一段通道前窄後寬,魏晉以後的貴族官僚墓葬,布局簡單,面積縮小,北朝和隋唐大墓的墓道較長,接近墓室部分掏成隧道,并在頂部開通幾個天井,以象征宅第的層層院落。所以漁人進入的是墓地,而非什麼人間天堂,他所看到的是陰間生活,隻有在死後才有那麼的美好。當時的墓葬,為了防止盜墓,墓道大都修建成前窄後寬的樣式。而古人是比較迷信的,為了吉利,入村的道路絕不會修建成如此的模樣。不然自己不就住得和死人一樣了嘛。

然後後面對于桃花源的描述:

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第一句寫的是桃花源裡面的場景,房屋排列整齊,還有美池、桑竹之類的景色,語文老師會說,這寫出了桃花源内部一片安然祥和的景象,但我要說的是,古代的村子排列往往很是淩亂,尤其這種在大山中的村子,都是依據地勢而建的,做到錯落有緻是很難的,不過倒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墳地的排列往往是十分規整的,而這旁邊呢,又是良田,又是桑竹地,依山傍水又有竹林環繞,豈不更像是墓地的環境了嗎?況且桑竹和桃花一樣,都是驅邪鎮鬼用的古語雲,門前桃桑為大兇,試想一下,在山中一塊平曠的土地上,一座座墳茔整齊地排放着,旁邊是池塘,小溪四周桑珠黃河,是不是很像?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8

後面原文說: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當然,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才更讓人有些奇怪呢?作者先是告訴我們,這裡的人,不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過得都是怡然自樂的生活。

疑點三: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這句話一直讓人感到疑惑,如果桃花源裡面生活在秦朝戰亂時期的人,那他們的衣着甚至是語言可能都與當時的晉朝不一樣。可這裡生活的男女的衣服和外面的人一樣,這就很詭異了。而有人猜想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就是他們是鬼,所以漁人看到的隻是他認為應該看到的,所以衣服才能保持一緻。第二種可能是他們死了,但他們有一部分的後人,沒有忘記他們的祖先,給他們燒來紙衣,所以衣服一緻。

阡,一意是“田間小路”,但還有一種含義“通往墳墓的道路”。乃至指代“墓地”的說法隻見于唐以後。難道陶淵明也是穿越衆?

陌 ,田間東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間小路。它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是指用于舊時祭奠所燒的紙錢,約相當于"疊"。例如:燒不了的紙錢,與窦娥燒一陌兒。這句話出自關漢卿《窦娥冤》,紙錢也被稱之為陌錢。

“千"是空間概念,指南北方向。"千"字從人從十(出自說文解字),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生的方向,往北是人死的方向。"百"是時間概念,指把從日出到下一個日出之間的時間段劃分為一百刻(請參閱"百刻制")。因此,"千百"一詞合成了類似"時空"、"宇宙"的概念。"阡陌"一詞是指在廣袤田野上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并且相互交錯的田埂,其中,"阡"是指南北走向的田埂;"陌"是指東西走向的土埂。

①也作"仟佰"。蹑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

②田野:田界;田間小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補充:農田地裡的小道和灌溉渠道,縱者(南北方向)稱為"阡",橫者(東西方向)稱為"陌"。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9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10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11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12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桃花源的人,衣着和外面的一樣,那為什麼他們見到漁人會大驚呢?會不會是感覺出來漁人跟他們壓根兒不是同一種生命體呢!也許有人會說的,一個村子裡的人都熟悉了,來了陌生人當然會吃驚好奇,姑且這麼解釋之後,漁人被邀請去了家中擺酒殺雞招待,這裡好像看不出什麼毛病來!

但其實玄機正在下一句,村中聞有此人,

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的祖上為了躲避秦朝的戰亂,這才率領所有的妻兒老小和鄰人來到這裡不再外出,與外面的人隔絕了,也就是說,他們都隻在桃花源裡生活,不和外界往來,那最早一批到桃花源的總共有多少人呢?文中出現了一個單位,周禮地官小司徒記載九夫為井。四井為一九福,指的是900畝地,四井為一,大概也就是3600畝地,按照現在的計量單位也不過區區2.4平方千米,而以人口數量不會太多,那試問500年來他們是如何繁衍下來的呢?一個族群如果要延續,必須保持一個很大的數量,并且不斷與外界通婚,否則就會出現近親結婚的情況,近親結婚什麼結果想必大家都清楚,要想持續繁殖,就必須保持一個大的數量,且不說,他們躲避戰亂能不能帶來牲畜就算帶來了能保證繁衍500年嗎?所以上文中與人吃到的酒和雞或許并不是桃花源的人做的,而是後人給他們上供的祭品,隻要外面的後人還繁衍着,祭品就不會間斷,不過這裡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疑點,既然他們率領妻兒老小,還有鄰人一起來到桃花源,那說明他們在外面早就沒有親人了,那是誰幾百年來再給他們上供呢?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13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一句中有好幾個詭異的地方,首先是漁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大家都搶着讓餘人去做客,說明他們對外界的事很感興趣,這就奇怪了,既然對外面的世界這麼感興趣,為什麼幾百年來桃花源就沒有一個人出去看看呢?原因恐怕隻有一個,那就是桃花園口内一片鎮魂驅邪的桃花林,這恐怕才是阻擋桃花源中的人出去的屏障吧,在就漁人停數日辭去,如果桃花源真是一個美好的人間仙境,在外界飽受生活苦難的漁人為什麼要着急離開呢?是不是!他在各家不斷做客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地方不對勁呢,可能有人會說,他也許是到外面去叫他的家人一起搬到桃花源,我們姑且相信這種解釋接着往下看,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這句話看起來是桃花源中的人在勸說漁人,不要告訴外人,但實則是大為蹊跷,如果桃花源中人真怕暴露他們,幹嘛要留這個人,這麼多天,把桃花源中的情況一一透露之後,再想起來告誡他不要說,而且漁人知道了這麼多,桃花源中人應該強行留住他才是,怎麼會放他走呢!最奇怪的就是這一句“不足為外人道也。”也是用詞非常委婉,也沒有強烈的語氣,聽着就根本不會産生任何敬畏之心的。所以,與其說這是勸告,不如說是一種欲擒故縱,或許桃花源的人正希望漁人把消息傳出去了,原因何在?

玄幻小說裡面有混沌鴻蒙塔(一個南柯一夢的烏托邦)14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

我們接着往下看,漁人從桃花源中出來後,沿着來時的路回去了,這就很詫異了,他來的時候迷了路,為什麼回去的時候就認錯路了呢?而且還能到處做标記,而最不可思議的是他出來後并沒回家,而是直接去見了太守,那也就說明漁人辭别桃花源,并非想要家人一同前往,而是察覺到了桃花源諸多蹊跷詭異之處,看出了桃花源中人的真實身份,因此趕緊逃離了。行文到這裡,詭異之處再次出現,太守帶着人一同前往,前面武陵人已經處處做了标記,不會出錯,可為何偏偏迷路找不到桃花源了?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桃花源真的是一處仙境,地理位置一直在變,話題回到前面,既然這裡是仙境,那裡面的人是何人?神仙!。。。但是這些人并沒有找到,為什麼呢。

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前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這一篇講的是劉子骥前往桃花源探訪未果,但不久就病逝了。這裡就是桃花源記的關鍵所在,如果想表達他沒有找到,那就隻說未果即可,為什麼要說他不久病重了呢?而且他死了以後,連太守都驚動了,桃花源突然就沒有了問津者,這豈不是很奇怪事情會不會是這樣的,劉子骥發現了前往桃花源的秘密,那就是必須要死,而其他人發現,找到桃花源代價是死就不敢再問津了,這麼一想,就能和之前的情節連上的最早到桃花源的一批人,可能早就死于亂世之中了,而由于有桃花林震住,他們出不去,無法獲得外界的資源,于是他們就想辦法誘騙一些外人進去,再通過他們把桃花源存在的消息傳遞出去,以此吸引更多的人來找桃花源,而這些人将會在不久後就會來到桃花源生活,而他們的後人就會為他們上供燒紙,燒衣服,隻要桃花源,缺人了,裡面的人就會故技重施,漁人就是被誘騙的人之一,他隻是被利用的棋子罷了,桃花源的人需要他把消息傳遞出去,吸引更多像劉子骥這樣的新人前來,而之前所謂的祭品以及後來的衣服也都是這批亡故的新人的後人提供的。

在陶淵明看來他追求的社會,是“男耕女織不相失”的桃花源生活,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更是陶淵明自己在《桃花源記》裡的所有理想化社會狀态。

以上隻是根據網友網絡内容分析,整合意見另類解讀而已,其中的觀點都是腦洞大開想象的,大家隻當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不用當真。桃花源記的真實用意,還是抒發作者陶淵明對于現實的厭惡,以及幻想一個美好世界的心境,他在寫了桃花源記後又做了一首桃花源,詩詞與文章内容相互呼應,更是表達了。他對一個世外桃源的向往,文人本來就是用詩文來寄托情感的,以陶淵明超脫俗世、寂靜田園的性格,是不大可能創作一篇恐怖故事來明智的。

不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今天的一些人喜歡玩後現代解構,總覺得能讀出一本來當一個人遇到自己不滿意的時候,又無法改變,要嘛選擇妥協,要嘛選擇逃避做夢,陶淵明是後者,但是他用自己的生活方式來踐行自己的理想。改變不了當時,卻不斷影響着後來的人。桃花源是不是最美好的社會形态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實際上,至少到今天沒有一個社會形态是絕對完美的。隻能說它努力契合并且讓大多數人都能夠接受。

桃花源詩

陶淵明 〔魏晉〕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绮之商山,伊人亦雲逝。往迹浸複湮,來徑遂蕪廢。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桑竹垂餘蔭,菽稷随時藝;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荒路暧交通,雞犬互鳴吠。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童孺縱行歌,班白歡遊詣。(班白 一作:斑白)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奇蹤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異源,旋複還幽蔽。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嚣外。願言蹑清風,高舉尋吾契。

譯文及注釋

譯文秦王暴政亂綱紀,賢士紛紛遠躲避。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來此地。往昔蹤迹消失盡,來此路途已荒廢。相喚共同緻農耕,天黑還家自休息。桑竹茂盛遮濃蔭,莊稼種植按節氣。春蠶結繭取長絲,秋日豐收不納稅。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雞犬互鳴吠。祭祀仍遵古禮法,衣裳沒有新款式。兒童歡跳縱情歌,老者欣然自遊憩。草木花開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雖無年曆記時日,四季推移自成歲。歡快安逸樂無窮,哪還需要動智慧?奇蹤隐蔽五百歲,一朝開放神奇界。浮薄淳樸不同源,轉眼深藏無處覓。請問世間凡夫子,可知塵外此奇迹?我願踏乘輕雲去,高飛尋找我知己。

注釋嬴(yíng)氏:這裡指秦始皇嬴政。黃绮:漢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黃公、绮裡季的合稱。此指商山四皓。伊人:指桃源山中人。雲:句中助詞,無義。逝:離去,即逃至山中。往迹:人或車馬行進所留下的蹤迹。湮(yān):埋沒。相命:互相傳令,此指互相招呼。肆:緻力。從:相随。所憩:休息的處所。菽(shū):豆類。稷(jì):谷類。藝:種植。靡(mǐ):沒有。暧(ài):遮蔽。俎(zǔ)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衣裳(cháng):古時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後亦泛指衣服。童孺(rú):兒童。班白:指須發花白。班,通“斑”。詣(yì):玩耍。節和:節令和順。紀曆:紀年、紀月、紀日的曆書。成歲:成為一年。餘樂:不盡之樂。于何:為什麼,幹什麼。五百:五百年。從秦始皇到晉太元中的五百多年。神界:神奇的界域。淳:淳厚,指桃源山中的人情風尚。薄:浮薄,指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态。旋:很快。幽蔽:深暗。遊方士:遊于方外之士。塵嚣:世間的紛擾、喧嚣。蹑(niè):踩。契(qì):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