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第七十七個偏旁部首:白、臼部
一、白:白部、白字旁,作部首時可以表示和白色、光亮等有關的事物。
(一)“白”部:外框筆畫粗,内部筆畫細。橫畫間布白均勻。
注意橫畫與豎畫的筆法變化。其寬窄取決位于字的位置,因字随形。
(二)關于白bái的字源幾種解釋
1.廖文豪先生認為表示一粒白米。其甲骨文、金文呈現一粒米的外表,中間添加“一”是指事符号,借以代表所的是米的顔色,引申為白色、明亮的事物。
2.郭沫若先生認為是拇指,依據主要來自“樂”字,認為“樂”的金文代表以拇指撥弄絲弦樂器。
“樂”的金文
3.姚孝遂先生認為是人臉,依據金文“ 皃(mào)”而來。
“皃”(同“貌”)
4.漢典中解釋為: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陽之明為白,從“白”的字多與光亮、白色有關。本義:白顔色。
4種字源解釋,你認為是哪種呢?說說你的理由。
二、臼(jiù):臼部,作部首時可以表示和石臼有關的事物。
臼:指容器,指内部粗造的凹型窗口。可用以表示米臼、鳥巢、凹槽或有牙齒的嘴巴。
“臼”部:歐公在處理此部時,最後一橫調整為一提和一小短橫,中間斷開。也有書家将此部寫成“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