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啞鈴去練肱三頭肌,就是做各種體式的臂屈伸動作,實施多組複合訓練。
肱三頭肌位于上臂的背面,由長頭、外側頭和内側頭組成,作用是伸肘,是臂部最大、最有力的肌肉,大約要占到上臂肌肉的三分之二。也是耐疲勞型肌群,需要通過單關節動作集中刺激和多關節複合動作一起組合,才能得到強化鍛煉。
一.單關節動作練肱三頭肌
啞鈴的單關節動作,是靠肘關節為支點,代償借力小,能集中刺激肱三頭肌部位。
1.頸後式雙啞鈴臂屈伸
雙手各握一隻啞鈴,彎臂在頸後位置;然後上臂盡量保持不動,以肘為支點,持鈴前臂向上屈伸舉起;至頭頂之上收緊肱三頭肌;稍停1~2秒再還原,繼續重複動作。
2.頸後式單啞鈴臂屈伸
雙手共握一隻啞鈴(抓握鈴端);然後在頸後,保持上臂不動、肱三頭肌收緊,以肘為支點,前臂反複作上舉臂屈伸動作。
3.俯身前傾式臂屈伸
稍俯身前傾,兩上臂緊靠住身體;以肘為支點,分别各以前臂向後做臂屈伸動作,直至伸直前臂、收縮肱三頭肌;稍停1~2秒再還原,繼續重複動作。
4.仰卧頭頂式臂屈伸
仰卧在訓練凳上或在墊子上,雙手伸過頭頂,彎臂捧握啞鈴作準備;然後盡量保持上臂不動,以肱三頭肌收緊發力,向上反複作臂屈伸動作。
二.多關節複合動作練肱三頭肌
多關節複合動作,是以肘、肩關節同時為支點,一起合力完成運動,所以能抵抗更大的重量負荷,刺激量更大,但同時也鍛煉了三角肌和胸大肌等肌群。
1.立式肩上推舉
以站立姿勢,雙手各握住啞鈴于肩上放;然後以肩、肘為支點,肩臂同時用力向上推出,作臂屈伸動作,至頭頂上端伸直手臂,收緊肱三頭肌;稍停1~2秒再還原,繼續重複動作。
2.坐式肩上推舉
以坐姿作肩上推舉臂彎舉動作;啞鈴重量小于立式動作,但借力較小,推至頂端同樣要收緊肱三頭肌。重複動作。
3.仰卧上斜式推舉
仰卧傾斜背靠在訓練凳上,雙手各抓握啞鈴在胸前;然後以肩臂同時用力向上推出,作臂屈伸動作,至頭頂上端伸直手臂,盡量收緊肱三頭肌;稍停1~2秒再還原,繼續重複動作。
需要注意的是:兩手要将啞鈴緊靠一起,以小于肩的窄距推出,不然會對刺激胸大肌更有利。
4.阿諾德旋轉式推舉
動作以阿諾德施瓦辛格命名,原是主練三角肌的,但在推起的過程中加入旋轉的因素,也加深了對肱三頭肌的刺激。動作是兩手胸前反手握鈴,上推過程,需要向外旋轉成正手握鈴至頂端;稍停1~2秒再還原,繼續重複動作。
需要注意的是:發力意念盡量集中于肱三頭肌部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