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工業互聯網ge折戟

工業互聯網ge折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6 12:11:07

來源:人民郵電報

工業互聯網ge折戟(GE折戟工業互聯網的啟示)1

當前,我國掀起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熱潮。然而,大洋彼岸的GE公司,打響“工業互聯網”第一槍的美國工業巨頭,由于業績低迷股價縮水,不僅被剔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更不得不大規模甩賣資産,其中包括被業界奉為鼻祖的全球首個工業互聯網平台——Predix。這一消息讓中國工業界坐立難安,頻頻發出工業互聯網此路不通、路在何方的驚呼和疑問。那麼,GE的失敗究竟是方向問題還是經營問題,工業互聯網商業價值是否難以落地,GE的創新與挫折對中國産業界有何警鑒?工業互聯網研究專家趙敏、朱铎先投書《人民郵電》報就此作了深入分析解答。他們認為,工業互聯網發展需要積累,技術不易跨界,工業成長穩健,切勿期待爆款。

筆者與各界一樣,對工業互聯網一直寄予厚望。在上個月剛剛出版的《機·智:從數字化車間走向智能制造》一書中筆者寫道:“如果說消費互聯網是已經碩果累累的革命,那麼,工業互聯網就是正在發生的革命,它必将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注入巨大的推動力。”但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當一件事情有越多的人熱炒時,我們越是要多一點思考;一件事情越是重大與重要,我們越要慎重。多一些觀察,多認真學結前人、他人的經驗及教訓,避免自己走彎路,甚至是摔跟頭,是十分必要的。

殷鑒不遠,夏後之世

GE,是一家偉大的工業公司,是工業互聯網術語的提出者、倡導者和始作俑者。GE近幾年在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曆程就是擺在眼前的一個很好的研究對象。

GE從2012年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到倡議組建工業互聯網聯盟,并投入重金招募上千名研發人員,直到工業互聯網概念在中國爆發,一時間,GE成為國人心中工業互聯網的代名詞、風向标和朝聖對象,一度風光無限。

過去,人們總是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今卻是三十年太久,隻争朝夕。傑夫·伊梅爾特發出的“成為世界十大軟件公司”豪言猶在耳邊,但不久就被免職,繼任者約翰·弗蘭納也難挽狂瀾于既倒,接盤一年多就重蹈覆轍,股市腰斬,慘遭秒炒,GE Digital前景不明,工業互聯網平台Predix已在尋找接盤俠。

據中國工業互聯網産業聯盟測算,截至2017年年末,全球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已經超過150個,而在中國,雨後春筍般湧現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數量已經成倍于這個數字。工業互聯網在很多人眼裡成了互聯網界人常說的“風口”,過江之鲫都希望有朝一日鯉躍龍門。先行者已經進退維谷,後進者仍然勇往直前;全球數量不如中國多,這些現象值得梳理和深思。

作者感悟:盡管GE今天的困局并非全是因為Predix引起,其他業務闆塊不景氣也使得整個公司受到拖累。但Predix的發展曆程仍然值得剖析,GE的不少成功經驗仍然值得汲取。希望這種剖析和汲取對熱火朝天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有所啟發。畢竟,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

解剖麻雀,辨析經驗

根據最新考察過GE Digital的e-works總經理黃培介紹,GE Digital的業務發展規劃其實是很務實的,簡言之是“三步走”的發展策略:GE For GE、GE For Customers、GE For World。當然,這是GE自己設計的發展路徑,理論上正确,技術上合理,細節上周全,隻是在具體實施的速度和節奏上,并沒有真正按照這個初衷來走,或者,從外部市場來看,這未必就是真正切合客戶真實場景的商業邏輯,尤其是最後一步“GE For World”,似乎不是那麼容易達到的,其中的道理和緣由需要加以仔細梳理和思考。

與GE自己的發展策略階段劃分有所差别,筆者将GE在工業互聯網方面的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其标志性的事件和可以總結的經驗心得。

立足專業,引領行業 為了減少不必要的維護成本及影響航空公司正常運營,早在2005年,GE就在飛機上安裝傳感器,實時采集飛機的各種參數,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為航空公司提供運維管理、能力保證、運營優化和财務計劃的整套解決方案。比如,他們為意大利航空的每架飛機上安裝了數百個傳感器,實時采集發動機的運轉情況、溫度和耗油量等數據,僅此一項,意大利航空145架飛機一年就節約1500萬美元的燃油成本,并可做出提前性的預防維修。

後來,這種安裝在航空發動機上的傳感器數量增加到了一千多個,越來越多的數據被采集,于是銷售航空發動機的業務,逐漸變成了銷售“産品 服務 維護 其他增值項”。基于工業要素的互聯互通,新技術、新模式、新業務被逐漸開發出來。

作者感悟:基于深厚的行業知識,結合信息、網絡、分析等綜合性技術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可以說GE的第一階段非常成功,是“GE For Customers”的典範。

精準定義,勾畫宏圖 獲得成功的GE于2012年秋季提出了工業互聯網概念,希望通過工業設備與IT相融合,目标是組合高性能設備、低成本傳感器、互聯網、大數據收集及分析技術等要素,大幅提高現有産業的效率并創造新産業。

在這些定義中,GE的目的還是很精準的,針對高性能設備,主要是他們的發動機、醫療設備、電力設備、鐵路運輸等高價值的設備,通過低成本的傳感器(隻有低成本才能推廣普及),通過工業互聯網的形式提升效率。

此時的GE在實施對象方面也算較為克制。2012年11月,GE發布的《工業互聯網——打破智慧與機器的邊界》報告中,重點讨論了“旋轉設備”。GE在報告中進一步預測全球将有300萬台套旋轉設備是他們的潛在實施對象,包括43000台商用噴氣機發動機、全球62500個發電廠中的12000個大型旋轉設備和至少200000小型旋轉設備、機車行業超過220萬個旋轉設備、煉油廠中的4500個大型旋轉系統以及52000台CT掃描儀,這些旋轉設備都可以通過類似航空發動機的機理進行聯接、采集、分析、優化,這是非常龐大的市場。

為什麼GE重點分析“旋轉設備”呢?首先,GE的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大部分産品是旋轉設備,這是他們自己生産的,自己具有豐富的行業知識,對自己産品提供增值的智能服務,也是最容易切入的商業模式。其次,旋轉設備做數據采集、預測性維護等相對比較容易。GE的專家非常清楚:“工業系統中的高度定制化讓對比極為困難。然而,可以根據典型的成套旋轉設備以及用于監控的主要設備進行綜合評估,也就是評估工業系統中的旋轉設備部分。所有這些資産都受溫度、壓力、振動和其他關鍵指标的制約,而這些指标已經或可以被監測、建模和遠程操作以提供安全、提高生産力并節約運營成本。”

撰寫報告的專家們清楚且客觀地看到,旋轉設備是遠程運維的切入點,因為維護對象主要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旋轉動作,正常工作時基本都處于穩定的旋轉狀态,采集的數據也基本局限于溫度、壓力、振動等常規參數,實施起來相對容易,設備狀态相對容易判斷。如果是産品結構、工作原理、工作環境等更為複雜的設備,所需要采集的數據種類更多,分析、判斷的難度就更大——以數控機床為例,即便采集出了功率、溫度、振動等參數,但由于切削、空刀、精加工、粗加工、鑽孔還是車螺紋等不同工作狀态,即便是功率及振動差别很大,也不能認為機床出了問題。反之,即便是前後兩個狀态差不多,但也并不一定意味着設備沒出問題。

作者感悟:如果按照這個思路,GE以往的成功經驗可以很好地推廣到風電、空氣壓縮機、盾構機等不同行業的旋轉設備,這些行業技術對GE并不是大問題,這個市場也足夠大。在第二階段,GE的認知是超前的、精準的,事實上也是取得了一定成果的。

願景膨脹,橫向跨界 初試牛刀,成功來臨。興奮過後,該如何發展工業互聯網?此時,一個與“夢”有關的說法,讓時任CEO的伊梅爾特面對全球工業界喊出了一句響亮的口号:“GE昨天還是一家制造業公司,一覺醒來已經成為一家軟件和數據公司了。”

GE一些專家也為了渲染“未來已來”的這個偉大願景,進行了豐富的“聯(hu)想(you)”:“如果工業互聯網能夠使生産率每年提高1%~1.5%,那麼未來20年,它将使美國人的平均收入比當前提高25%~40%;如果世界其他地區能确保實現美國生産率增長的一半,那麼工業互聯網在此期間會為全球GDP增加10萬億~15萬億美元。”

筆者猜測,此刻,GE決策者可能将願景當成了近在眼前的目标,産生了“産業報全球的情懷”,豪情萬丈地立志成為世界十大軟件公司,推動實現“GE For World”。在此番願景驅使下,GE馬上擴招上千名研發人員,并在2013年宣布3年投入15億美元進行工業互聯網研發。2014年4月,GE又與IBM、思科、英特爾等IT巨頭組織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在相互鼓勵和發願中,目标進一步膨脹。同時在美國政府提出的“再工業化戰略”的加持下,希望通過新的技術、标準、商業模式來“重新定義制造業”。接着,2015年4月,GE宣布将在未來兩年内剝離旗下價值3630億美元的大部分金融業務,全身心、全領域地投入高端制造業。在上述令人眼花缭亂的一系列精彩操作中,似乎唯一被忽視的,是行業知識這個巨大鴻溝。GE已經從自身企業的“縱向集成”、面向産品生命周期的“端到端集成”,一下子轉向了基于生态的“橫向集成”。

到2016年,GE Digital在加州已經擁有1500多名員工。美夢,或許可以成真,或許隻是南柯一夢。

作者感悟:恰恰是這種“一覺醒來已經成為一家軟件和數據公司了”的想法,缺少對跨行業工業知識的足夠準備,缺少對工業軟件的系統規劃,在第三階段想得較多,走得太快,“GE For World”推出過早,種下了GE今天的困境之因。

步子太大,崴腳扭胯 工業互聯網中的工業軟件并不僅僅是一套軟件系統和一個個具體軟件,工業技術軟件化是其中的重要命題——這是一個需要深厚的工業知識積累,是一個長期沉澱打磨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何況,“GE For World”需要生态建設的支撐,明顯感覺GE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另外一個經驗教訓是,任何一個公司都不可能一夜之間成為一家優秀的軟件公司,即使有深厚專業技術積累的強大的GE,也不例外。

按理說,GE作為一家工業界百年老店,不會不知道這些基本道理。但是在熱鬧的宣傳、推廣工業互聯網過程之中,GE決策層、市場人員乃至部分技術人員,似乎忘記了恪守“縱向集成”的本分,忽視行業知識的難度,忽略了從“旋轉設備”做起的初衷,轉向了遍地開花,轉向了多元化的設備,并希望能就此“重新定義制造業”。

工業的過程完全不像消費互聯網那樣,在服務領域可以快速部署,爆發增長。工業的基本物理屬性決定了它恰恰是需要慢,需要漸進,需要穩行。工業也不可能在“ 互聯網”之後就能夠突然拔地而起,青雲直上,超越了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在GE向其他行業推進Predix業務的過程中,因為期望太高,什麼都要快,導緻工業互聯網項目難以落地,難以像十年前那樣為客戶創造價值。因此市場表現慘淡,股票一路走低。

作者感悟:恪守“縱向集成”本分,牢記“旋轉設備”初衷,本應是GE之長。沒有去做自己最專業的事情,步子走得過快,結果長項變短闆,結出了GE今天的困境之果。真個是:猛張飛善舞丈八矛,穿繡針大眼瞪小眼。

日省吾身,反思借鑒

殷鑒不遠,反思借鑒。GE經驗,無論從哪一方面看,其實都價值無限。

筆者認為,GE工業互聯網的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明确的,投入是顯著的,開頭幾大步也是邁得穩健的——GE在工業互聯網方面,起步不可謂不早,2005年就為飛機發動機做預測性維護;定位不可謂不精準,貴重的“回轉設備”;投入不可謂不大,千人的研發隊伍以及巨資投入;決心不可謂不強,立志做世界前十大軟件公司;影響也是舉世無雙,以一公司之力,在全球較大範圍(特别是中國)内硬生生地掀起了工業互聯網的狂潮,可算是前無古人。

GE盡管今天遭遇低潮,但是仍然是業内極其強大的工業巨頭,是筆者尊敬的公司之一,目前這一切或許都是暫時現象。況且,過去GE一直奉行“買買買”的多元化策略,今天的“賣賣賣”的精簡瘦身策略也無可厚非,資本都希望利益最大化,這是企業經營的鐵律。

作為強大的工業巨頭,作為工業互聯網先行者,在有着較為充分準備的前提下,從一度風光無限,忽又轉為前途暗淡。如此大起大落、峰回路轉之過程和其中緣由,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一夜之間成為軟件公司”、幾年成為“世界十大軟件公司”的稍顯急切的戰略目标,或許注定了GE的工業互聯網願景終成南柯一夢。

這個夢,夢得偉大,做得豪邁,醒得快速,破得壯烈。這個壯烈的碎夢,也給我們中國的工業互聯網業界敲響了警鐘。在工業互聯網貌似一馬平川的“坦途”上,仍然有很多或明或暗的坑窪或溝坎。工業互聯網先行者們不得不小心。

作者感悟:GE工業互聯網,一個很好的概念,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一個很好的成功起點,但被好大喜功的浮躁所拖累,前途撲朔迷離。作為先進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入融合的新興事物,工業互聯網需要技術沉澱,需要時間成長,需要政府引導,需要業界耐心,需要資本呵護,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夜之間遍地開花。

老子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工業需要積累,技術不易跨界。工業成長穩健,切勿期待爆款。(趙敏 朱铎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