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從宋代詩人曾幾的《大暑》詩來認知感觸一下大暑這個節氣吧!“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蘭若靜複靜,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讀罷詩句給人以“炎熱無涼風,夜晚似蒸籠”的感覺吧?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認知一下“大暑”這個節氣。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農曆六月中,陽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太陽黃經120度,鬥柄指未為大暑。一般為我國氣候最熱的時候。《逸周書·周月》:“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山海經·大荒西經》:“壽麻正立無景,疾呼無響。爰有大暑,不可以往。”郭璞注:“言熱炙殺人也。”宋文瑩《玉壺清話》卷六:“時暑中,公執一葉素扇,偶寫‘大暑去酷吏,清風來故人。’”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侯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這時正值[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台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下面我們通過大暑時節的農事順口溜和農諺感知這個節氣。大暑農事順口溜:大暑處在中伏裡,全年溫高數該期。洪澇災害時出現,防洪排澇任務急。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蟲抓良機。玉米人工來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齊。棉花管理須*抓,修追治蟲勤鋤地,頂尖分次來打掉,最遲不宜過月底。大搞積肥和造肥,漚制綠肥好時機。雨季造林繼續搞,成片零星都栽齊,早熟蘋果揀着摘,紅荊綿槐到收期。高溫預防畜中暑,查治日曬(病)和爛蹄(病)。水中缺氧魚泛塘,日出之前頭浮起,淨水潑灑鹽水噴,全塘魚患得平息。
大暑節氣的農諺有: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人在屋裡熱得躁,稻在田裡哈哈笑。不熱不冷,不成年景。六月不熱,五谷不結。六月下連雨,遍地出黃金。六月連雨吃飽飯。伏裡多雨,囤裡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九裡的雪,伏裡的雨,吃了麥子存了米。白天光照強,夜晚露水狂,莊稼豐收有希望。伏天大雨下滿塘,玉米、高粱拔節響。伏天大雨下過頭,秋季莊稼要減收。九吃塊根伏吃瓜,寒熱署病不得發。
大暑節氣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這一時節的民間飲食習俗大緻分為兩種。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暑。如台灣地區則有在大暑吃鳳梨的習俗,因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而且有敗火的作用。與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習慣在大暑時節吃熱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來“過大暑”。而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幹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大暑氣候情緒調适: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經常會出現莫名的心煩意亂、無精打采、食欲不振等問題,也被稱為“情緒中暑”。“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體弱者,由于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提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氣、着急等極端情緒,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另外大暑時節,暑熱難消,心氣容易虧耗,建議保持安甯清靜的心境,如端坐閉目、聽聽舒緩的音樂,或到湖邊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
大暑飲食養生:與小暑一樣,炎炎夏日,由于陽氣外浮,人體中陽不足,脾胃運化功能下降。大暑時,感覺喝再多的水也不解渴,煩躁得很,這時可以多煮吃“黃皮解暑茶”。材料有黃皮、冰糖适量。做法是将黃皮洗淨後捏破,連皮帶核,放入杯中,加适量冰糖,用開水沖泡,放涼即可。黃皮是嶺南特有的水果,隻有最近這段時間才長出來,正好用來解暑,這是大自然的饋贈。黃皮不僅能夠生津止渴,理氣化痰、調暢中焦,而且最重要的是黃皮與其他水果不一樣,它不生濕。功效是消食開胃,解暑斂陰。黃皮和冰糖,單單隻用一樣,感覺都不出奇,一起合用後,沖泡出來的茶酸甜宜人,味道直接甩烏梅湯幾條街,解暑解渴第一方!
大暑養生宜忌:暑熱之氣很容易讓人出現一方面心浮氣躁、頭面發痘、口舌生瘡等類似上火的症狀,一方面又感覺腰腿虛寒,精力不濟。這就是典型的上熱下寒,心腎不交。心陽的火氣浮在上焦,變成火氣在頭面部發出來,不能溫煦它原本應該溫煦的腎、子宮。心腎相交就是讓心陽的火氣下降到腎,讓腎的水氣上升到心。這樣,水和火各得其所,就叫心腎相交,水火相濟。大暑是最後“夏日長養”的時間。而泡腳泡膝,是最快捷、最有效、最安全的補陽方法。平時出汗多,泡腳泡膝時的下水溫度可以低一些,就不容易出大汗。從溫度33℃、34℃慢慢加溫,隻要額頭出點微汗即可出水。記住:不可不出汗,不可出大汗。出汗可排毒,汗多耗能量。
(注相關專業資料來源于網絡問答與收集整理!特以緻敬緻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