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30日),生态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生态環境部回應了最近兩次強沙塵天氣,按全年計算,全國優良天數比例下降約0.6個百分點。雖然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但也要高度重視生态保護和建設,加強國際合作。
生态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今年3月14日至19日、27至29日,我國北方地區先後經曆了兩次大範圍的強沙塵天氣過程。根據風雲氣象衛星監測顯示,這兩次沙塵天氣過程主要起源于蒙古國,受蒙古氣旋和冷高壓影響,蒙古國首先出現了大範圍沙塵暴天氣,之後随着蒙古氣旋東移南下,形成了影響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沙塵天氣過程,給我國空氣質量帶來嚴重影響。
根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數據,沙塵過境期間,我國北方多地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從沙塵影響程度看,全國共計17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受到兩次強沙塵天氣過程影響,導緻空氣質量超标702天,按全年計算,全國優良天數比例下降約0.6個百分點。
生态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雖然這次沙塵暴的起因主要是自然因素,但這也再次提醒我們,人類隻有一個地球,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良好的生态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須高度重視生态保護和建設,加強國際合作,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總台央視記者 劉潔)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