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上海電信骨幹網機房

上海電信骨幹網機房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8 20:16:40

在移動網絡領域,中國3G商用比全球晚了8年,4G晚了4年,但在寬帶領域,我們的運營商實現了與歐美等發達國家同步甚至趕超。

1999年的秋天,ADSL寬帶開始在國内商用,20多年間,公衆經曆了從56K網速的撥号上網、128K網速的ISDN上網,M時代的ADSL上網、百兆寬帶,再到現如今的千兆寬帶,中國寬帶的蛻變令人驚歎。

而在不少人将“千兆寬帶”視為當前寬帶産品的“頂配”、“天花闆”的時候,今年5·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中國電信上海公司(下面簡稱“上海電信”)面向公衆市場推出新一代寬帶産品“雲寬帶”,點亮了寬帶發展的雲網融合科技樹。

雲寬帶展示出寬帶進化的另一種可能,并在短短一個月内發展了10萬 雲寬帶用戶,以絕對驚人的普及速度和迅速增長的用戶規模,展示出作為新事物的強大生命力。

“到今年年底,上海将有200萬以上用戶升級雲寬帶。”在7月24日的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雲生态大會技術論壇上,上海電信總經理龔勃如是宣布。

上海電信骨幹網機房(上海電信啟動智雲網絡)1

光寬到雲寬,上網變上雲

想要更好地理解雲寬帶,我們先來回顧以下傳統寬帶的發展史。

在90年代中期至2000年,電腦還是個奢侈品,想要上網需要電話線 “貓”,網速又慢又貴,還時不時斷網,帶寬範圍隻有14.4K-56K,意味着還不如現在的2G網絡;

進入千禧年後,撥号上網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寬帶ADSL,速度不斷提升,互聯網也開始熱鬧起來,電腦上網開始普及,《2007年中國7城市互聯網使用現狀及影響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網民2007年平均每天的上網時間為5.43小時,與2005年上網時間2.73小時相比,翻了約一番,被訪城市的網民普及率都超過了50%。

ADSL時代向前,網絡的傳輸載體逐漸升級為光纖,光纖沒有上限,它可以滿足人們對網速迅速提升的需求。根據2013年發布的“寬帶中國”戰略,到2020年,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70%,行政村通寬帶比例超過98%,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分别達到50Mbps和12Mbps,發達城市部分家庭用戶可達1Gbps(即千兆水平),已成現實。

目前光寬已進入千兆時代,但仍存在互聯網訪問路徑過長,僅依靠傳統帶寬無法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問題。

如果寬帶還是單純的提速升級,已無法滿足服務感知的提升。

“雲寬帶是對傳統寬帶的重新定義。”龔勃在演講中概括。

通過天翼邊緣雲和網絡智能化的深度融合,疊加天翼雲内豐富的業務應用及海量的處理能力,帶來公衆上網體驗的全面提升。

一跳入雲,多彩體驗

雲寬帶究竟有何特殊?又将為我們數字化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

通俗來講,以往用戶使用寬帶業務訪問網絡資源時,需要通過家庭網關—城域網—骨幹網—(跨網)—對方服務器,如同車輛行駛到目的地時需要經過重重關卡,每道關卡都相當于一個減速帶。

如今用戶使用雲寬帶,可以略去中間這些步驟,達到“一跳入雲” ,如同開辟了“獨家高速公路”。

過去大家辦理了寬帶升速,需要工程師上門安裝,普通百兆升千兆還需要更換新的千兆網關,最快就是用戶當日申請,電信當日上門。

從“普寬”到“雲寬”的升級速度有多快呢?

不超過3分鐘。

這是因為以往由家庭網關提供的上網撥号、各類控制功能等,現在上移到了雲網關。上海電信通過雲化網關下達指令,就能在3分鐘内自動完成“普寬”到“雲寬”的無縫升級,除較少數用戶使用的設備由于型号過于老舊需要更換一下家庭網關之外,大部分用戶都可以無感升級雲寬帶。

這就是雲寬帶的簡潔網絡優勢帶來的第一個好處。

“雙網雙速”,數實融合

雲寬帶不僅縮短了用戶訪問雲資源的時間,還能夠在雲端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這裡需要提到一個概念,就是“雙網雙速”。

雙網指的是“互聯網 大内網”,分别對應傳統互聯網内容和上海電信構建的雲上新生态内容。

雲寬帶提供連接、算力、應用三位一體的服務,用戶訪問雲生态以外的互聯網内容,仍然通過公網走傳統路徑。

用戶訪問“大内網”資源時,上海電信将應用和算力部署在離用戶最近的雲端,才使得用戶可以“直達”。

一方面,上海電信正在提升遍布全市的邊緣高算力,最新目标是在全市部署60節點的邊緣雲,近期提供100PFLOPS包括GPU、NPU等高算力,滿足AI、超算、渲染等業務需求。

與此同時,上海電信也在加速擴充雲生态,今年5月17日,上海電信已經與商湯科技、金山軟件、迅遊網絡、中國電信國際公司簽署了雲寬帶應用業務合作協議,涉及AI、辦公、遊戲、加速等領域。

上海電信骨幹網機房(上海電信啟動智雲網絡)2

對于公衆用戶而言,目前已經可以在小翼管家開通“智家硬盤”、“綠色安全上網”、 “AI安全守護”、 “直播寬帶”、 “遊戲加速”、“親情守護”、“海外加速”、“天翼雲電腦”等一系列雲寬帶業務。

實測數據顯示,通過雲邊協同,雲電腦的時延可達5毫秒以内,點鼠标、敲鍵盤,立刻就能得到反饋,告别“操作一步,反饋慢三拍”的遲滞感;

智家硬盤上行速率可達500Mbps,上傳、讀取文件速度每秒在50M左右,和在本地将文件從一個文件夾拖動到另一個文件夾一樣方便;

綠色安全上網對詐騙網站的攔截率達到99%,經過這一重風險網站過濾,即使用戶不慎點擊了某個詐騙鍊接,也能及時攔截,防患于未然;

海外加速時打開海外網站時間縮短為1/5,比如過去訪問TED的加載時間是秒級的,需要數秒才能完全加載好,現在的打開速度是毫秒級;

遊戲加速,PC遊戲、主機遊戲、雲遊戲……多個終端、海量遊戲即點即玩,告别加速軟件與單個遊戲的強綁定。

……

基于雲寬帶靈活定制、高效智能的特性,上海電信還在自研開發部署“魔都在線”,争取在“大内網”一側滿足“醫食住行”等數字民生需求,實現政務信息的一站直達,助力政府全面實現城市數字化轉型升級。

不僅如此,按照上海電信的構想,“魔都在線”還将打造數字化影音娛樂内容分發基地,接入更多對大帶寬、低時延有要求的應用,讓市民優惠便捷地享受全方位的數字生活服務。

智雲網絡,國際數字之都的新底座

城市數字化轉型,是對城市社會經濟運行機制的重塑,是面向未來構築上海城市競争力的關鍵舉措。

根據《上海市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十四五”規劃》中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上海基本構建起底座、中樞、平台互聯互通的城市數基,為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奠定堅實基礎。在這一目标的具體執行中,放在第一條的是“形成面向未來的數字城市底座支撐”。

在上海,電力、燃氣等能源基礎設施管理有申能集團,地鐵等公交出行則有申通地鐵,這些都是傳統意義上的城市大型基礎設施的運行平台。

當下,數據已成為核心經濟資源和基本生産要素,因此有2500萬人口的上海也需要謀劃新基建的運作載體。根據上海流程智造創新研究院院長賀仁龍的表述,好比手機有安卓系統,電腦有Windows系統,城市數字化運行同樣需要一套城市級的操作系統,即數字城市底座。

上海電信骨幹網機房(上海電信啟動智雲網絡)3

上海智雲網絡,就是這樣一個泛在賦能、智能協同、開放共享的數字底座,作為全球領先的新一代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它将助力上海實現基礎設施國際一流、數據潛能全面激活、共性平台能級提升,進一步加速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進程。

并且,智雲網絡不是一張孤立的網,它将連接來自臨港、青浦東西兩翼的無限算力。

當前,中國電信正在加速以上海為中心構建長三角一體化雲資源布局,青嘉吳等樞紐節點已初步建成4500台服務器,建設中的中國電信臨港算力平台項目和新近落地的“中國電信國家一體化青浦數據中心及基于多雲的算力高效調度示範項目”,将協同形成上海電信的“東西兩翼”算力布局體系,大幅強化算力服務能力,促進網絡高速直連和數據有序流動,夯實上海建設國際數字之都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

雲網融合3.0的上海實踐

上海智雲網絡也是中國電信雲網融合3.0戰略的最新實踐。

7月24日上午,中國電信雲網融合3.0戰略在雲生态大會上正式發布,中國電信提出要全面推進“雲、網、數、智、安”等多要素的統籌建設與協同布局,實現雲網高質量發展。

上海智雲網絡正是基于中國電信雲網融合3.0框架,利用自主可控的軟件定義、雲原生、人工智能、内生安全等新技術,通過軟件化、雲化和服務化,形成固移融合、雲網融合、IT/CT融合的新型雲網架構,實現雲網邊端安一體化的綜合性智能化信息基礎設施。

上海電信骨幹網機房(上海電信啟動智雲網絡)4

上海智雲網絡技術領先,全國首創。據龔勃介紹,上海智雲網絡主要具備如下五方面主要特征:

特征一——上網先上雲:通過vCPE、vRouter等網絡雲化将網絡控制和管理功能上移至邊緣雲,用戶上網要先上雲,用戶側網關進一步簡化;并可在雲端加載DPI系統,實現基于用戶特征的流量分析和引導,大大提高固網的智能化程度。

特征二——大内網:通過邊緣雲構建類局域網的大内網并延伸至城域網絡,通過個性化配置形成互聯網和雲雲互聯兩個雙網雙速的通道,上海智雲網絡不僅可為企業、家庭提供大内網的組網,而且為整個城市提供大内網的專屬安全通道,構建獨立高效運行、雲雲互聯可自治的上海智雲,實現城市應用的永遠在線,提升服務體驗。

特征三——雲邊協同:在邊緣部署近端的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資源,通過統一的算力調度平台、雲邊互聯網絡,構建雲邊一體的分布式雲架構。利用廣泛分布的邊緣算力實現應用下沉邊緣,滿足大帶寬、低時延、高算力的應用場景需求。

特征四——安全原生:秉持安全原生理念,将安全融入雲網邊端全領域,通過安全資源池、安全控制器等設施,構建雲網一體化的安全内生體系,實現端到端安全防護。

特征五——彈性智能:引入人工智能,打造雲網智能内生的能力,實現雲網能力的彈性、智能擴展,通過智雲大腦實現靈活的按需編排和獲取,支持用戶自主随選的快捷開通和服務供給。

上海電信的賽道思維

為什麼是上海電信引領城市數字底座變革?

回顧上海公衆通信網絡曆史沿革,上海電信始終秉着“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賽道思維,始終保持着“領先是第一步,也是每一步”的記錄。

上海電信骨幹網機房(上海電信啟動智雲網絡)5

從N-ISDN窄帶、 ADSL寬帶、FTTH城市光網,再到10G EPON光纖覆蓋,上海電信始終保持速度領先、服務領先、智能領先三大領先優勢。

2018年,上海電信建成“千兆第一城”;2019年打造“雙千兆示範城市”,啟動“寬帶 5g 千兆WiFi”三千兆升級;2021年,上海電信開啟第11輪寬帶大提速行動,實施“全城千兆、全面提速、全家共享”,并率先推出2000M家庭寬帶套餐。

一系列有條不紊的動作,為雲網融合3.0的創新實踐打下了堅實基礎。

上海電信骨幹網機房(上海電信啟動智雲網絡)6

智雲網絡和雲寬帶的推出,意味着上海電信正式開啟從雙千兆網絡向雲網邊端安一體化演進升級。

人民郵電為人民,通信服務人民城市。如今,上海電信仍在面向未來超前布局網絡。

伴随上海智雲網絡和雲寬帶創新實踐的全面啟動,上海電信将持續在上海推進國際領先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進程中做好接應、做好承載、做好服務。未來我們也期待,電信能攜手更多的行業、企業,推動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深度結合,打造更多智能化的惠民應用和“永遠在線”的服務體驗,相信在此過程中形成的“上海實踐”“上海方案”,對于全國正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其他城市,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