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林下種植天麻技術

林下種植天麻技術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9 11:13:00

秦巴山區本就是野生天麻主産區之一,資源極其豐富,每年都有人專門從事采挖天麻為生,也有家栽天麻的習慣,隻是沒有完全掌握天麻生長發育習性和最新科研成果,不論規模大小,最終都以絕種而告終,有的人甚至于談天麻色變。即便是近幾年技術有了雜交種子和萌發菌等,也不能完全阻止失敗的命運,但是林地仿野生栽培卻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一旦學會了技術,不但成本極低,而且成功率極高,隻要不貪心,不蠻幹,就是一個聚寶盆,真正的廉價高效模式。

林下種植天麻技術(林地栽培天麻真經)1

人們在談起食用菌的時候,經常将天麻也歸結在一起,其實這就是一個常識性錯誤。雖然天麻沒有根系,沒有葉片,更沒有葉綠素,不能直接吸收土壤的各種微量元素,也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他的确屬于植物,而不是食用菌,這一點必須先搞清楚。

根據天麻生物學特性,探索最合适的栽培方式,是山區農業的必經之路,天麻生長好壞,和以下因素息息相關:

1.蜜環菌

天麻屬于蘭科植物,主産地區在、雲南、貴州四川、重慶、陝西、湖北等省一帶,屬于名貴中藥材之一。天麻通過共生的蜜環菌提供營養才能正常生長發育,屬于典型的異養植物。蜜環菌和天麻相生相克,如果蜜環菌生長過旺,因為天麻生長勢弱,蜜環菌寄生于天麻,蜜環菌就會反噬天麻,利用天麻的營養來生長,所以,天麻栽培就是處理天麻和蜜環菌關系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經常出現天麻“空窩”的原因。在正常情況下,則屬于蜜環菌寄生在天麻身上,是妥善處理好了天麻和蜜環菌關系的結果。

2.共生萌發菌

天麻從種子播種到開花結果,需要2~3年的時間,期間經過了種子→原球莖→米麻→白麻→箭麻→種子的整個過程。種子萌發以後,就靠共生萌發菌提供營養,所以,自從有了商品萌發菌,天麻種子利用率就大大提高,當年培育出米麻和白麻數量就大的多,第二年箭麻比例比起原來沒有使用萌發菌栽培的大的多。

林下種植天麻技術(林地栽培天麻真經)2

3.生态環境①海拔高度

天麻對于環境适應能力很強,在商洛市,既可以在海拔400米的低山區實驗示範成功沙栽天麻,也可以在海拔200米以上的林地見到又肥又大的野生天麻,更可以在高寒山區大範圍成功栽培出畝産4000公斤的連片天麻基地。所以說,某些自媒體所說的天麻對于環境的影響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野生天麻生長最好的地區就是最适宜于栽培天麻的地點,請新種植天麻的農民記住這句話。

可以這麼說吧,如果你所在的地點陽坡野生天麻多,且長得好,那麼就應該選擇陽坡栽培天麻,如果陰坡長得好,就不要輕信所謂專家撥亂反正,因為他對于這個地方并不了解,他總結出來的經驗或者實驗數據僅僅證明了局部地區的可行性,或者說,這個人就是一個書呆子,不應該到處唾沫星子亂飛。

②冬季環境條件

天麻最适宜的地區就是常年有霧,相對濕度較大的涼爽濕潤環境。土壤以疏松透氣的為主,粘性強的土壤,不管在哪裡都不可能生産出高質量的高産結果,經常出現絕種的現象。天麻生長的極限溫度是:冬季-3~-5℃可以安全過冬,長期-5℃以下的溫度容易遭受凍害。冬天有積雪覆蓋的地區土壤溫度不會太低,也能正常越冬。如果遇到冬季幹旱少雪,則很有可能絕種,這就是某些适生去也會造成大面積失敗的原因,有些人根本沒有想到這一層。所以說,高寒山區冬季覆蓋是必須的,而且絕對不能心存僥幸。

林下種植天麻技術(林地栽培天麻真經)3

③生長期環境條件

天麻在整個生長期,對于環境條件依賴性非常強,主要取決于蜜環菌所需要的溫度和濕度,以及相關的光照等。

天麻最佳的生長溫度是25℃以下的涼爽溫度,土壤含水量在40~60%正好能夠同時滿足天麻和蜜環菌共生關系。從這一點幾乎能看出到底是哪些地方最适宜天麻生長了,太熱的區域不行,太冷涼的區域也不行,隻有種海拔的陰坡和高海拔的陽坡最适宜天麻生長了。因為雖然有的地方光熱資源非常好,但是夏季超過30℃以上的時間段太長,天麻基本上處于假死狀态,怎麼能夠正常生長呢?在這裡就提到了選地林木密度問題、遮陽網和地面覆蓋的問題。

中低山區的密林、中海拔高度的疏林、高海拔的草地或者零散的林地都是野生天麻的分布區域,也是林地栽培天麻的首選,因為夏季溫度、早春溫度和溫度升高速度等和天麻生長息息相關。

不管是哪個地區,夏季覆蓋遮陽網已經成為天麻增産高效的最主要的栽培措施。遮陽網能夠降低溫度2~3℃,再炎熱的夏秋季節,選擇使用雙層遮陽網也能再次降低溫度,相當于想辦法延長天麻的生長期,這一點尤為必要,切莫認為自己所處的位置夏季溫度地而忽視遮陽網的作用。

地面覆蓋可能被很多人忽視,而這個技巧就是很多天麻栽培大王秘而不宣的絕招。在這些專家眼裡,春季栽培天麻的,夏季覆蓋15~20厘米厚一層樹葉,比起拱棚覆蓋和地膜覆蓋作用大的多:一方面是不長草,長了草拔掉也很容易;第二點可以降低土壤溫度。實踐證明,樹葉覆蓋可以降低土壤溫度3℃以上,天麻生長發育不受影響;第三點能夠保持土壤疏松透氣,避免雨水拍擊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土壤闆結;第四點可以保持穩定的土壤濕度,減少澆水次數。大量的樹葉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讓土壤濕度始終保持在40~60%之間。如果樹葉幹燥,适當在中午溫度高的時間段噴水降溫,補充樹葉水分。如果下雨,栽培天麻的地塊都留有40厘米左右的排水溝,可以及時将多餘水分排出地塊;第五,冬季再次增加樹葉厚度,目的就是防止天麻凍害,一般再加上一層15厘米左右的樹葉。為了防止大風吹走樹葉,用廢舊的遮陽網在樹葉表面覆蓋,四周用泥土封嚴。

林下種植天麻技術(林地栽培天麻真經)4

4.土壤條件

天麻需要通透性較強的環境,這樣的環境蜜環菌生長良好,所以說,黏土地是絕不可以種植天麻的。最好的土壤就是林中土和腐殖質土,接下來才是沙土,砂質壤土次之,壤土地沒有以上幾種生長發育的好。這就是野生天麻大多生長在多年生樹林基部的主要原因,因為天麻離不開蜜環菌,蜜環菌離不開腐爛的樹木,更離不開疏松透氣的土壤環境。一般情況下,常年有落葉存留的樹林,野生天麻生長的最好,就是這個原因,這些土壤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土壤肥力很高。

與之相關的就是天麻栽培土層厚度了。原來栽培天麻的時候,總喜歡挖神坑,栽培多層天麻最終發現,表層的天麻長得大,長得多,下面的不是沒有天麻,就是小且少。現在最流行的天麻栽培方式就是根據菌材粗細種植天麻3~6層,8~10厘米粗細的菌材可以達到5~6層,菌材越粗,層數越少。通過實踐發現,也隻有直徑10~12厘米栽培的天麻産量最高,繳納最多,質量最好。

覆蓋表土深度和冬季低溫強相關,冬季最低地溫在-5℃地區,可以覆蓋5~8厘米已經足夠;最低地溫在-10℃以上的地區,覆蓋土壤10~12厘米;冬季氣候嚴寒的地區,最多覆蓋15厘米,隻需要多覆蓋樹葉防寒即可。極寒地區冬季大雪覆蓋,土壤溫度也會在-3℃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在一個地塊栽培天麻,蜜環菌菌絲老化,雜菌感染,天麻吸收不到充足的營養,隻有絕種一條路了,所以,及時更換地塊栽培,才能保證長期可持續收入。

林下種植天麻技術(林地栽培天麻真經)5

5.天麻種子

為了提高天麻産量,除了引種高産好品種品種,比如烏天麻等,還有一個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天麻有性繁殖。關于天麻有性繁殖的具體細節,一般人都掌握了,就不一一介紹。隻是需要說明的是,利用野生天麻的箭麻進行有性繁殖,是天麻高産穩産的關鍵措施。事實證明,引種的天麻适應能力差,基本上種上3年,就會絕種。而利用野生天麻有性雜交的種子可以利用2~3年,再利用有性繁殖的種子替換,就能長期保持産量。天麻花粉種子壽命很短,一般不得超過12小時,禁止遠距離運輸,冰箱存放也會嚴重影響萌發率。所以在培育花粉和播種花粉的時候,一定要配備充足的人力和掌握好技術,切不可生工而喪失了最佳的授粉時間和播種最佳期。

6.天麻菌材種類和培養

栽培天麻,可以利用的木材很多,都可以稱作菌材。原則上不能選用松柏類含松節油的樹種,才能伴生蜜環菌,其他大部分闊葉樹種都可以用于栽培天麻。最好選擇木質堅實的樹種栽培天麻。在商洛市,栽培天麻的主要樹種有桦栎樹、桦樹、青杠樹、槲樹、栓皮栎、水冬瓜、毛栗樹、蘋果樹、桃樹、梨樹、野櫻桃、柳樹等,主要以桦栎樹為主。選定樹種以後,可以按照不同的栽培方式确定不同的處理方式。

砍伐樹木的時間統一為冬季樹葉落下以後進行,在春季樹葉開始流動少結束。為了保持樹木本身水分,不需要當時就短截,可以堆放在濕潤的土壤環境中,表面覆蓋枝條和樹葉保濕備用。這些樹木都是菌材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①春季培育菌材

這種方式适合溫度較低的高寒山區,一般在3~6月進行。早春土壤解凍以後,挖菌材培養坑,坑深30~40厘米,将短截成15厘米左右長短的主杆和樹枝放在底層鋪有樹葉和細枝的坑裡,兩端各放1~2處蜜環菌,上面和空隙再覆蓋樹葉和細枝,連續放置直徑10~20厘米的主杆和枝條,一直堆放到和表土層持平,然後覆蓋8~15厘米的土層,夏季來臨,覆蓋樹葉降溫和搭建遮陽網降溫,保持合适的土壤濕度。當年秋季或者第二年春季扒開土壤,截面放置0代雜交種子(米麻和白麻),一年後收獲米麻或者白麻,或者第三年一次性收獲箭麻(商品麻)。

②秋季培養菌材

在氣溫較高的中低山區,利用上一年冬季砍伐的樹木,截成小段,然後放進水池裡浸泡2~3天,然後按照上述步驟操作,第二年春季下種。

③春季加入到舊菌材之間

老天麻産區,每年秋季都會翻種天麻,就有大量的舊菌材,剔除感染雜菌的菌材和已經腐朽的菌材。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一根舊菌材搭配1~2根新菌材的方法來栽培天麻,将種子緊靠老菌材,這樣操作可以節省大量的菌材和蜜環菌,可以獲得較高的産量。但是有一點必須注意,栽培多年的舊菌材的蜜環菌已經老化,這樣的舊菌材适當搭配新菌材,再加上一定量的蜜環菌,可以恢複一部分蜜環菌生長能力,但是繳納比例低,産量輕,質量差。這個時候就應該考慮更換地點栽培,原有的天麻就聽之任之算了。

林下種植天麻技術(林地栽培天麻真經)6

然而,如果進行林地栽培天麻,以上所有問題都會一一化解:

1.地塊選擇。選擇有野野生天麻分布的區域栽培天麻,方法就是這麼簡單。商洛市一般選擇花栗樹、青杠樹林地栽培。選擇土層深度大于30厘米的地方挖坑,大小以地形和土壤深度決定,斬斷樹根,放置已經培育好的菌材,或者砍伐樹木,就地培養菌材,第二年放置天麻種,覆土8~15厘米厚在覆蓋一層樹葉。就這樣滿山開花種植,并插上标志,便于管理和采挖天麻。

2.留種繁殖。栽培天麻2~3年後,留上原有的菌材和一定數量的白麻或者米麻,恢複原狀,因為蜜環菌早已經和樹根堅持了寄生關系,隻要有種麻,就有機會每年獲得一定數量的箭麻,基本上不需要管理,相當于野生天麻了。

3.輪流栽培。在商洛市高寒山區,基本上都是天麻的适生區,一般每個家庭都有50畝以上的樹林。每年新發展一定數量的樹林作為天麻栽培的地點,再舍棄一定數量原來的天麻栽培地點,經過幾年發展,除了松樹林,漫山遍野都是天麻基地了,可以源源不斷的收獲天麻。

如果某個地點原有的天麻已經沒有了天麻,相隔2~3年,就可以繼續培養新的菌材,栽培新的天麻種子。

林下種植天麻技術(林地栽培天麻真經)7

【@農耕子 說】天麻和蜜環菌的相互寄生決定了天麻栽培不可能永遠保持涼鞋的平衡,不是蜜環菌老化影響了天麻,就是天麻種子退化而産量逐步降低,最後都是絕迹的下場。而林地栽培雖然勞動量大,但是面積大,修複能力強,樹根可以長期不斷地為蜜環菌提供營養,蜜環菌就可以持續生産更多的優質天麻,而且這樣栽培的天麻幾乎和野生天麻沒有兩樣,個大産量高,價格沒得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