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北魏孝文帝深度解析

北魏孝文帝深度解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7 11:17:22

在雲岡石窟,導遊突然發問:“你們知道北魏最偉大的皇帝是誰嗎?”喜歡曆史的我腦子開始飛轉,道武帝拓跋珪?太武帝拓跋焘?此時邊上卻有一群遊客異口同聲地回答:“孝文帝。”“對了!”導遊眉開眼笑,這畫面像極了小學老師和孩子們的問答。

北魏孝文帝深度解析(誰是北魏最偉大的統治者)1

什麼?北魏最偉大的皇帝是孝文帝?一個大大的問号,砸在我的腦袋裡。但是很快我又平靜了下來。可能有很多朋友都喜歡曆史,但喜歡的主要是強漢盛唐、三國演義、兩宋風雲、明月清風,很少有對長期分裂的亂世王朝感興趣,更何況還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我們上學讀曆史的時候,應該都學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史稱“太和改革”),但是除了孝文帝改革,關于這個統治中國北方一百五十年的強大王朝,你還知道什麼?可能你知道始建于北魏的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但可能隻知道孝文帝這一位北魏皇帝,因為教科書上隻提到了他。

北魏孝文帝深度解析(誰是北魏最偉大的統治者)2

北魏是鮮卑人建立的王朝,國号魏,史稱北魏。從公元386年道武帝拓跋珪建國,到公元534年分裂成東魏西魏,北魏在中國北方統治長達148年,是第一個打破了“胡虜無百年之運”的少數民族政權。今天,就來聊聊北魏幾位偉大的統治者,孝文帝在其中算最偉大嗎?

孝文帝是北魏第七位皇帝,他四歲登基,當了二十八年皇帝。和我們知道的一樣,孝文帝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改革。“孝文帝改革”其實是一個統稱,更确切的說法是孝文帝在位時期的改革,其主要措施有:俸祿制、均田制、三長制、租調制等;遷都洛陽,全面漢化,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姓“元”;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士族聯姻等等。

用我們今天曆史書上的話來說,孝文帝一系列舉動推動北魏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大力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對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發展,起了積極作用。為什麼我們的曆史書要大寫孝文帝改革,其實重點就在最後一句話,促進了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深度解析(誰是北魏最偉大的統治者)3

從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曆史來說,孝文帝改革确實是曆史性的,這可能是曆史上唯一一次,少數民族建立的強大國家,主動全盤漢化,這在後世的政治和民族團結意義上,是史無前例的,但是,對北魏自身呢?

公元524年,也就是孝文帝去世後二十五年,因為反對漢化(重要原因之一)而爆發了直接動搖北魏國本的六鎮起義,北魏名存實亡,又過十年,到534年,又苟延殘喘一段時間的北魏正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當家作主的都是不是拓跋家的人。

三長制、均田制等改革制度,在當時的北魏都是一種進步,但全面漢化卻是豪賭,從結果的角度,孝文帝的改革可能并不算太成功。而另外一個角度,轟轟烈烈的孝文帝改革之所以能順利開展,一半的軍功章還得算在一個女人手裡。

北魏孝文帝深度解析(誰是北魏最偉大的統治者)4

這個女人不是孝文帝的賢内助,而是他的奶奶,大名鼎鼎的馮太後,也是本文要講的北魏另一位偉大的統治者。可能有的朋友已經注意到了,我的标題和前文說的都是北魏偉大的統治者,而不是說偉大的皇帝,原因就在這裡,北魏還有一位臨朝執政長達二十五年的女強人。

馮太後就是電視劇《錦繡未央》裡的馮心兒/李未央。是孝文帝父親獻文帝的嫡母(不是生母),孝文帝的嫡祖母。從公元465年獻文帝繼位,到471年獻文帝傳位于孝文帝,自稱太上皇,一直到490年馮太後病逝,北魏的中央大權一直都在這個女人手裡。

根據《魏書》說孝文帝“事無巨細,一禀于太後”,就是大小決策,孝文帝都要請示太後,《魏書》還說:“太後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殺賞罰,決之俄頃,多有不關高祖者。”就是說太後有大智慧,她活着的時候,朝廷大事基本與高祖(孝文帝)無關。

北魏孝文帝深度解析(誰是北魏最偉大的統治者)5

說的直白一點,獻文帝和前期的孝文帝都是傀儡皇帝。嚴格意義上,所謂的孝文帝改革,其實很大一部分,都發生在馮太後執政時期,也就是馮太後的意志。

太和八年(484年)六月,北魏頒布“班俸祿”,也就是俸祿制。你可能沒法想象,北魏建國至此九十八年,官員居然都是沒有工資的,經濟來源就是搶劫、貪污、受賄,當然還有朝廷随機的獎賞。伴随俸祿制度的就是反腐制度,這是北魏吏治的一大進步。

485年,頒布“均田令”,也就是我們說的均田制;486年,推行“三長制”和“租調制”。這些重要的經濟和軍事制度,都應該算在馮太後的頭上。好像隻有備受争議的遷都洛陽,和可能間接導緻北魏滅亡的全盤漢化,是孝文帝親政後的措施。

馮太後輔佐了北魏三代君王,執政二十五年。她掌權期間,平息動蕩,政局穩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政治家。隻是可惜在幾千年前的中國傳統文化裡,女人執政就是母雞打鳴。在編寫曆史的時候,也隻會提孝文帝改革,從來沒有馮太後改革。

我們接着來說北魏偉大的統治者。這裡我們當然不得不提開創北魏基業的建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76年,前秦滅代國,五歲的代國皇孫拓跋珪被前秦安置在拓跋氏舊部。公元386年,年僅十五歲的拓跋珪趁亂複國,開始國号為代,後改為魏,也就是史稱的北魏。

北魏孝文帝深度解析(誰是北魏最偉大的統治者)6

建國初的北魏可謂内憂外患,在外強敵環伺,在内皇族聯合大臣謀反,正是拓跋珪通過一系列外交手段、政治手段、軍事手段,鞏固北魏政權。另外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動鮮卑政權進入封建社會;對外擊敗賀蘭、鐵弗、高車、柔然等草原諸部,并與後燕、後秦争霸于中原。

後期的拓跋珪,因為長期服用寒食散,以至于無法保持長期清醒狀态,在一場宮廷政變中被兒子所殺,時年三十九歲。雖然英年早逝,但就北魏政權而言,拓跋珪是當之無愧的奠基人。

最後要說的一位,是我認為的北魏最偉大的統治者,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和爺爺拓跋珪一樣,拓跋焘登基的時候也是十五歲,可能是遊牧民族的孩子都比較早熟,少年天子表現出了與他年齡不相符的成熟。

太武帝掌權時期,北魏攻滅胡夏、北燕(天龍八部裡慕容複要光複的就是北燕)、北涼,征伐山胡,降伏鄯善、龜茲、粟特等西域諸國 ,驅逐吐谷渾,攻取劉宋河南重鎮,統一中國北方。向北,屢破柔然大軍,将其遠逐荒漠 。向南,屠戮劉宋江北六州,使北魏“飲馬長江”。

在休戰期間,這位馬背天子還常常撫恤孤兒和老人,體察民間疾苦,勸課農桑,減輕賦稅,休養生息,偃武修文;他重用漢臣,改革官制,整肅吏治,抑退奸吏,提拔忠良,又宣傳禮義,崇尚儒學,推動了鮮卑民族漢化發展;自己恪守節儉,對下獎賞慷慨;重視法制,還确立了死刑複奏制度……這些都是千古明君的作風。

北魏孝文帝深度解析(誰是北魏最偉大的統治者)7

北魏作戰的時候,太武帝經常親征。他料敵于先,知人善任,還身先士卒,作戰極其勇猛。《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說:“臨敵常與士卒同在矢石之間,左右死傷者相繼,而帝神色自若。是以人思效命,所向無前。”就是在箭雨飛石中,和士兵一起沖鋒陷陣,左右紛紛倒下,太武帝鎮定自若,手下人看到皇帝如此勇敢,也都所向無前。

太武帝的對手,南朝劉宋,也對其稱頌有加。《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這樣說太武帝:“英圖武略,事駕前古,雖冒頓之鸷勇,檀石之骁強,亦不能及也。”太武帝的英雄霸氣,即使是冒頓單于和檀石槐這樣的草原傳奇,都比不上。

北魏在太武帝時期,實現了北方統一,這絕對是英雄壯舉。但是在北魏舊都大同(當時稱平城),好像大家都不大喜歡太武帝,那是因為他還做了一件充滿争議的事。

雲岡石窟的大同的驕傲,雲岡傳播的是佛教文化,但是太武帝恰恰是“滅佛”的始祖。中國古代史上的“三武一宗滅佛”,太武帝就是第一個。

所有的曆史事件都不是獨立事件,太武帝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滅佛的。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佛教發展過于迅猛,大量青壯年成為僧尼,而佛教徒不事生産,不服兵役勞役,這就造成了社會勞動力和兵源的不足;全國範圍大規模建造寺院,是資源的浪費;一些新生的佛教理論,幹涉了皇權;部分關中地區的寺廟被發現藏匿武器,疑似與叛亂勾結……

所以在太武帝時期,從政治經濟軍事的需求來說,發動一場滅佛,其實并非不可取。通過這事,北魏加強了中央集權,改善了财政,擴充了兵源和勞動力,為北魏一系列的征伐,直到統一北方,提供了便利條件。

太武帝滅佛,搗佛像毀佛經,給佛教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壞,很多僧人因此喪命,連推崇佛教的太子拓跋晃也受這場風波牽連,憂慮而死。從後世角度,這場轟轟烈烈的滅佛,是文化的浩劫,也是不人道的。但是在讀曆史的時候,我們必須知道,曆史沒有“上帝模式”,曆史人物隻能根據當時當下的情況,來思考問題。

北魏孝文帝深度解析(誰是北魏最偉大的統治者)8

千百年後,因為促進民族大融合,卻可能間接導緻國家滅亡的孝文帝,被贊為北魏最偉大的皇帝;因為滅佛,卻大大增強國力,實現北方統一的太武帝,卻“臭名昭著”……

曆史從來都是不公平的。寫史的人,讀史的人都會有自己的立場或者偏見,是非功過,誰又說的清楚?

最後,用一首自己的寫的打油詩來作為結尾。

少年壯志逐功名,

幹戈不息血不凝。

青史且作尋常事,

功過留與後人評。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也歡迎關注長夜守燈人同名VX公衆号。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系作者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