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耳種植技術要點?1 選擇穩定的菌種菌種是白背毛木耳生産的源頭,直接影響栽培的成敗和産量的高低應選擇适應性廣,性狀穩定的品種,如通過福建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的“漳耳43-28”,其抗逆性強、産量高,品質好,種性較穩定應到科研機構或正規的菌種廠家選購菌絲生長健壯有力的菌種,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白木耳種植技術要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 選擇穩定的菌種
菌種是白背毛木耳生産的源頭,直接影響栽培的成敗和産量的高低。應選擇适應性廣,性狀穩定的品種,如通過福建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的“漳耳43-28”,其抗逆性強、産量高,品質好,種性較穩定。應到科研機構或正規的菌種廠家選購菌絲生長健壯有力的菌種。
2 制作優質的培養料
漳州栽培毛木耳采用木屑發酵料,培養料的堆積發酵至關重要。發酵可起到去除木屑異味,軟化纖維的作用。若發酵不好,容易出現氨味重,導緻接種後菌絲不吃料和出現黑料等現象。做好發酵工作,須注意四點,一是料堆要求高150 厘米以上,寬100厘米以上,長度視場地及材料多少而定,料堆四周盡量垂直,以增加中心有效高溫發酵區。二是要求發酵中心溫度達70℃以上,在發酵開始時便要注意測量溫度。若此階段雨水較多,容易出現料堆過濕,發酵溫度不夠的現象,應覆蓋薄膜,防止雨水進入料堆;天氣晴朗時,及時掀去薄膜,防止厭氧發酵。有條件的話搭建大棚發酵,效果更好。三是料堆要有一定的通氣量,減少厭氧區,每隔 0.5~1米打孔通氣,且7天左右翻堆一次。翻堆時抖松料塊,将外層、底層的培養料與中心的料互換,保證發酵均勻。四是發酵時間要在20天以上,期間翻堆3~4次,若培養料含氮量較高,則應增加5~10天發酵時間,增加翻堆1~2次。
3 看天氣管理出耳
11月前後漳州地區正是冷熱交替、氣候多變的秋冬季節,時有北風,空氣較幹燥。此時白背毛木耳正處于開袋後的原基形成和分化階段,對環境尤其是幹燥的北風很敏感,極易導緻耳基形 成困難或已形成的耳基幹枯死亡。而此時若持續高溫,分化的原基耳片又會生長過快,導緻耳片薄、質量差,産量低。所以需要協調控制好光照、濕度、通風及溫度等。 出耳管理應注意三點。一是根據天氣情況,适時開袋。一般氣溫穩定在23℃以下時即可開袋。耳片生長的适宜溫度為18~23℃,在此溫度範圍内,溫度越高,耳片生長越快。遇高溫天氣,可适當延後開袋,防止開袋後耳片生長過快。二是揭膜通風降溫,增加光照。在光線強時,長出的耳片肉厚,顔色深;在光線弱時,耳片薄,顔色淺。早、晚溫度較低,空氣濕度較适合時,可掀開全部薄膜,增加光照,但不宜陽光直射。在原基期,若氣候幹燥,白天應拉下四周薄膜,防止原基幹枯。三是調節濕度。若遇到北風天,應拉下四周薄膜,在棚内噴水,增加棚内空氣濕度,保持菌袋料面濕潤。高溫天氣應注意棚内濕度情況,濕度在70%左右,可減少噴水,加強通風;濕度較低時,以保濕為主,在地面或棚頂噴水,達到降低溫度,适當保持棚内濕度的目的。水不能直接噴到耳片上,溫度高時耳片吸水後生長非常快,易出現薄耳。毛木耳耳片形成後有較強的耐旱能力,即使因為幹燥耳片變硬、卷曲,而噴水後複 又恢複生長。因此,高溫季節在管理上應注意降溫,減少對耳片噴水,控制耳片過快生長。采取幹濕交潛,有利于提高耳片的質量和産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