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明月,話嫦娥,眺月桂,遊燈會,思親友,宴團圓,篩濁酒,叙幽情……中國的賞月文化源遠流長。唐宋之際歌詠明月的詩詞便足有幾萬首之多,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傳唱千古。
舉頭望明月,我們常常想起“天涯共此時”的張九齡、“舉杯邀明月”的李白、“起舞弄清影”的蘇轼……今天,我們來了解幾位不一樣的古人,他們與月亮都有着相當“硬核”的關聯。
段成式
段成式是唐代著名小說家,他在其筆記小說集《酉陽雜俎》中記述了一則“玉斧修月”的傳奇故事。
唐朝太和年間,鄭仁本的表弟與王秀才遊嵩山時在叢林中迷路了。二人徘徊找路的過程中聽見樹叢中有呼噜聲。他們撥開枝條窺視,隻見一個白衣人枕着一個包袱在呼呼大睡。喚醒白衣人後,二人問他的來曆。白衣人回答說:“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你們知道月亮是由七寶合成的嗎?月亮看起來像個又圓又小的彈丸,我們看到的月亮上的影子是太陽照耀月上高起的凸處形成的。常有八萬兩千個匠人負責修繕這些高處,我就是其中的一員。)
白衣人說完打開包袱,裡面果然有斧子和鑿子等工具,還有玉屑做成的飯食,分給兩人食用,說可以保他二人一生無疾。最後,白衣人為兩人指了一條回家的路,就消失不見了。
在這則迷途遇仙的故事裡,白衣人的叙述最引人注意的有三點。其一,他将月亮比作“丸”,而不是“盤”或者“鏡”,符合月球立體形象的認知。其二,他指出月亮上的影子是太陽照耀月上高起的凸處形成的,意即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須知,直到17世紀初,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制造出曆史上的第一架現代天文望遠鏡,人類才觀測到月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晚上我們看到月亮,其暗處是月海,而明亮處則是高地。其三,是“七寶”合成月球的說法。科學研究表明,月壤确實是由七種化合物組成,如下表所示。
現代科學研究成果與唐代志怪小說的契合,是不是足夠引人浮想聯翩?白衣人究竟是穿越旅行者還是外星人,足夠科幻迷們天馬行空地幻想許久。但是,這真的是個美麗的誤會。古文中的“七寶”是一種泛稱,指代的是許多寶物,與月壤中的七種化合物相對應純屬偶然。
王充與餘靖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汐現象與天體運行的關系,是古人很早就關注到的一個問題。主流觀點分為兩派:元氣自然論潮論和天地構造論潮論。
東漢思想家王充《論衡》:“濤之起也,随月盛衰。”首次指出了潮汐與月亮盈虧的關系,并主張元氣自然論。唐朝窦叔蒙繼承發揚論王充的潮月同步原理,直接用天文曆算方法計算潮時,并繪制了《窦叔蒙濤時圖》。
晉代葛洪對潮汐提出了天地構造論。唐人盧肇作《海潮賦》,提出“日激水而潮生,月離日而潮大”,引進太陽的起潮作用。後人皆認為盧肇的論斷為“極天人之論”,而不敢有所非議。五代邱光庭作《海潮論》,仍作“日者衆陽之母,陰生于陽,故潮附之于日也”的論述。應當說葛洪、盧肇、邱光庭等人用天地結構關系來探索潮汐成因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他們抛棄了月球的引潮作用是很大錯誤。
直到北宋政治家、著名谏臣餘靖大膽提出質疑。他的結論建立在實地觀測的基礎上,他在通州海門(今屬上海)和廣州武山(在今虎門附近),觀測海水進退與月球運動關系,得出這樣的結論:“潮之漲退,海非增減,蓋月之所臨,則水往從之。日月右轉,而天左旋,一日一周,臨于四極。故月臨卯酉,則水漲乎東西;月臨子午,則潮平乎南北。彼竭此盈,往來不絕,皆繋于月,不繋于日。”潮汐的漲退并不是因為海水有所增減,而是因為月亮的位置變化,影響了水的流向。此外,餘靖還指出了不同地理位置潮汐形成狀況的不同及其表現出的規律。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先人們的潮汐理論某種意義上帶有中國哲學觀的因子,并非如今我們所說的引力,但仍不失為我國潮汐學的濫觞。
現今科學研究表明,潮汐是月球和太陽引力共同作用産生的,但太陽離地球的距離比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得多,所以其引潮力還不到月球引潮力的一半。
對月球的向往與探索,貫穿整個華夏民族的曆史,中國人從未停止過對月球的研究。近年來,中國嫦娥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的巨大成功,讓大家近距離深入地認知了這顆美麗的星球。讓我們期待後續的探月任務取得更輝煌的成就,繼續追夢的腳步永不停止。
來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來源: 中科院之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