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病史陳述該信哪句?
病史介紹
患兒,男,10歲
母親訴:
入院前7天觸摸患兒皮溫升高,測體溫37.3℃,口服退熱藥。(這溫度就吃退燒藥,靠譜嗎?)
入院前3天發熱1次體溫37.5℃,口服退熱藥。
入院前1天發熱1次體溫37.5℃,伴右膝關節、右足面疼痛,為鈍痛,不劇,可忍受,腿疼前曾進行劇烈運動。
入院當天淩晨5:30體溫38.5℃。
入院查體:咽充血,無其他陽性體征。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白細胞(WBC)9.0×109/L,中性粒細胞比例(N%)25%,淋巴細胞比例(L%)66%,C反應蛋白(CRP)3.6mg/L,血紅蛋白(Hb)、血小闆(PLT)正常。
入院第2天,查體咽後壁出現1枚直徑約3-5mm疱疹。
入院後化驗回報:降鈣素原(PCT)、血沉(ESR)正常,血常規示白細胞不高,以淋巴為主,病原學檢查、肝腎功能、心肌酶未見異常,考慮為疱疹性咽峽炎。
疱疹性咽峽炎:此病為傳染性咽峽炎,多為腸道病毒引起,多見于1-7歲兒童,夏秋季多見,熱程2-4天,咽部疱疹為散發性,大多在5個左右,直徑1-2mm。
圖1 來源于網絡,非本患兒
病史陳述該信哪句?
但是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其一,10歲男童并非本病好發人群。其二,疱疹性咽峽炎怎麼隻出現1枚疱疹?其三,入院前1周到底是不是發熱?其四,患兒關節痛與本次發熱是否存在聯系。
考慮此時發熱時間還短,還是先密切監測患兒體溫變化觀察抗感染療效吧,直至5天,仍有發熱(以下是患兒體溫單)。
圖2 患兒體溫單
這時細菌室打來電話。口頭回報:“小陰杆菌!”小陰杆菌?這種菌臨床少見,細菌室問家裡是不是牧民,有沒有養過牛羊?這一下就讓我們想到了布病。經過查閱資料發現布氏杆菌是一種革蘭陰性小球杆菌。
再次追問病史并複查肝功能:患兒無牧區旅居史,家住鎮裡,無家畜養殖,父母經常外出打工,平素與奶奶一同吃飯,奶奶備菜時生熟砧闆不分開使用,無其他可疑接觸史。無多汗表現,無肝脾、淋巴結、睾丸腫大,複查肝功能未見異常,隻是出現了1次腿疼症狀。
但是考慮到患兒母親醫療知識較為匮乏,每次問患兒情況時也總是支支吾吾,前後不一緻,可信度較低。
保險起見,予單間隔離,加用多西環素,等待血培養正式報告。
幾天後血培養結果出來了:馬耳他布魯菌。布魯菌病虎紅平闆凝集試驗:陽性。布魯菌病試管凝集試驗:滴度為1∶400 。布魯菌IgM抗體檢測:陽性。細菌室太給力了,終于揭開了謎團。該患兒轉入傳染病醫院進一步診治。
什麼是布氏杆菌病?有什麼臨床表現?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類多因接觸或食用未經處理的患病牲畜及相關制品後,通過破損的皮膚、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而感染。臨床表現各異,輕重不一,一般牛型較輕,羊型和豬型大多較重,但因飲羊奶而緻病者病情較輕,并發症少。
發病機制:布氏杆菌自皮膚或黏膜進入人體,被吞噬細胞吞噬,随淋巴液到達淋巴結及血液循環,引起菌血症及毒血症。
圖3 布氏杆菌的發病機制
同時因抗原、抗體免疫反應可引起骨、關節和神經系統的變态反應性炎症。感染竈中病原菌可多次進入血流導緻複發,而緻波浪熱型,此為該病的典型體溫曲線,有的患兒也可呈弛張熱或稽留熱。
布氏杆菌病怎麼診斷和鑒别?
▌診斷及鑒别診斷
(一)診斷應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
臨床表現:一般逐漸起病,全身不适、乏力、食欲減退、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嗜睡、發熱、腹痛、腹瀉、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大關節痛、關節炎等。熱型多為弛張熱,波浪熱為本病典型體溫曲線,有的患兒呈稽留熱型或無發熱。
實驗室檢查:
(1)一般實驗室檢查:1.血象:白細胞計數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有時可出現異常淋巴細胞,少數病例紅細胞、血小闆減少。2.血沉:急性期可出現血沉加快,慢性期多正常。
(2)免疫學檢查:1.平闆凝集試驗:虎紅平闆(RBPT)或平闆凝集試驗 (PAT)結果為陽性,用于初篩。2.試管凝集試驗(SAT):滴度為 1∶100 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滴度1∶50 及以上;或半年内有布魯氏菌疫苗接種史,滴度達1∶100 及以上者。3.補體結合試驗(CFT):滴度1∶10 及以上。4.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試驗(Coomb's):滴度1∶400 及以上。
(3)病原學檢查血液、骨髓、關節液、腦脊液、尿液、淋巴組織等培養分離到布魯氏菌。急性期血液、骨髓、關節液陽性率較高,慢性期陽性率較低。
(二)鑒别診斷
表1 布氏杆菌的鑒别診斷
布氏杆菌病怎麼治療?
治療:目前8歲以下兒童最佳治療方案還未明确。WHO推薦口服複方磺胺甲噁唑片6周(8~40mg/kg,每日2次)聯合肌注鍊黴素3周(30mg/kg,每日1次),或聯合肌注慶大黴素7~10d(5mg/kg,每日1次)。另外,口服複方磺胺甲噁唑片和利福平[15mg/(kg·d)]各6周,或口服利福平和氨基糖苷類藥物等可作為替代療法。8歲以上兒童口服利福平[15~20mg/(kg·d)]聯合口服四環素(1000~2000mg/d),或聯合口服多西環素(100~200mg/d)6周,或者聯合肌注鍊黴素3周(30mg/kg,每日1次)或慶大黴素5~7d(5mg/kg,每日1 次)。
圖4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布魯氏菌病診療指南(試行)截圖
參考文獻:
[1]江載芳,申昆玲,沈穎. 諸福堂實用兒科學. [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年:1004-10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布魯氏菌病診療指南(試行)[J]. 傳染病信息,2012,25(6):323-324,359.
[3]馬曉雪,範妍,張乾忠,兒童布氏杆菌病的臨床特征 [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10):782-783.
[4]梁晨,魏偉 . 兒童布魯氏菌病 [J]. 中國實用兒科雜 志,2013,23(6) : 470-472.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SHIELD
本文審核: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兒科主任醫師 徐靈敏
責任編輯:Wen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醫學界力求其發表内容在審核通過時的準确可靠,但并不對已發表内容的适時性,以及所引用資料(如有)的準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諾和保證,亦不承擔因該些内容已過時、所引用資料可能的不準确或不完整等情況引起的任何責任。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