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滅絕的類似蜻蜓的獅鹫目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昆蟲物種。
二疊紀格裡芬蠅 Meganeura 的真人大小模型。
我們今天所知的最大的現存昆蟲物種是阿特拉斯蛾(按表面積計算,其翅膀最大,為 160 厘米 2 或 25 英寸 2)、白巫蛾(其最大的翼展接近 30 厘米或 12 英寸)和歌利亞甲蟲,最重的昆蟲,重 115 克(4.1 盎司)。
與大多數其他動物群體一樣,昆蟲的祖先也往往比它們同時代的同類更大。其中,巨型獅鹫,如Meganeura monyi和Meganeuropsis permiana是已知最大的昆蟲物種。這些生物的翼展約為 75 厘米(28 英寸)——大約是阿特拉斯蛾的三倍。它們的最大體重是不确定的,估計在 34 克到 240 克之間,因此是歌利亞甲蟲大小的兩倍多。
按表面積計算,阿特拉斯蛾在所有現存昆蟲中擁有最大的翅膀。圖片來源:Cocos.Bounty/Shutterstock
當你踩到蟑螂時,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有些人喜歡,有些人讨厭。它是由外骨骼的擠壓和破裂制成的,對于蟑螂來說尤其堅硬。然而,在其他昆蟲中,外骨骼并不總是那麼堅硬,身體的不同部位可能具有不同的堅固性。
另一方面,獅鹫最有彈性的身體部位是翅膀,因此它們是最有可能變成化石的部位。因此,大多數獅鹫的化石記錄都由零碎的标本組成,但也有一些壯觀的例外。
保存完好的 Meganeuropsis permiana 化石,這是已知的地球上最大的昆蟲。
在大約 3.17-2.47 億年前的石炭紀晚期和二疊紀晚期,獅鹫在地球上空飛行了大約 20 多萬年,實現了全球分布。它們的屬相當多樣化,科學家經常描述新物種。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蜻蜓都那麼大——有些在現代蜻蜓的大小範圍内。然而,即使按照蜻蜓的标準,其他人也确實是巨大的。
Meganeura monyi是第一個被描述的獅鹫,基于一個約 12 英寸長的化石翅膀。它的翼展估計約為 27 英寸(約 68.5 厘米),是 1895 年描述時已知的最大昆蟲。然而,1939 年,弗蘭克·卡彭特(Frank Carpenter)描述了Meganeuropsis permiana,基于一個不完整但很大的,發現的機翼分為兩部分。Carpenter 估計新發現物種的翼展為 29 英寸(近 75 厘米)。幾年後,他描述了另一種新的獅鹫,Meganeuropsis americana,翼展與 M. permiana 相似。今天,專家認為這兩種 Meganeuopsis 是相同的,并堅持使用 M. permiana 的名稱。正是這個物種保持着有史以來最大的已知昆蟲的記錄。
最大的石炭紀節肢動物的大小比較。
但為什麼當今世界沒有這麼大的蜻蜓呢?是什麼讓獅鹫達到了它們的巨大體型?
地球過去的晚古生代在不止一個方面是不尋常的。在石炭紀晚期和二疊紀早期,存在廣闊的煤沼澤森林,産生大量氧氣作為光合作用的副産品。這創造了一種高氧氣氛,氧氣含量遠遠超過現代水平。
這些巨型昆蟲生活的環境與今天大不相同。
由于它們沒有肺,昆蟲通過一系列與外部相連的管子(氣管)呼吸。氧氣通過簡單的擴散通過這些管壁被吸收。随着大氣中氧氣含量的增加,昆蟲會吸收更多的氧氣,這将使它們能夠進化出巨大的體型。獅鹫的解剖結構暗示了非常靈活的飛行能力,這些飛行能力對新陳代謝的要求很高,并且需要高氧水平。
然而,在二疊紀時期,氧氣含量開始下降,這與幹旱的增加相結合。最終,這可能導緻這些巨型昆蟲滅絕。現代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太低,無法在活躍的空中捕食性昆蟲中出現類似的巨大現象。
真人大小的巨型神經模型。
在獅鹫存在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們實際上統治着空氣。像蝙蝠、鳥類和翼龍這樣的飛行脊椎動物至少要再過 1 億年才會進化,所以天空中沒有更活躍的飛行者可以捕食它們。
當然,這也促成了它們的長期存在,根據一些理論,甚至它們的體型大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