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2 22:23:42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範――雲南保山潞江壩怒江壟林之八

摘要:傣族認為,村寨就猶如一個人的身體,身體裡的心髒有一種靈魂,稱“宰曼”,它就生活在村落的中央部位。寨心是村寨的靈魂,是寨子的生命标志,寨心不僅是村寨活動的中心,而且還是濃縮化了的宇宙軸或天地軸,具有庇護村寨的神力。傣族将寨心加以神話,使它成為人們的崇拜之物,寨心就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場所,而是村寨靈魂的化身。每年傣曆三月,傣族村寨都要祭祀寨心,傣族稱“海宰曼”。這一天全寨停止生産,守住寨門不準出去,祭祀前要對寨心進行一番修理。祭祀由寨中頭人主持“波莫”祝告,祈求寨心保佑全寨人丁興旺、驅災降福。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

張貢村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2

上馬頭村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3

壟林與浪壩村

壟林下面浪壩村的村寨建設非常符合傣族村寨對建築構成的要求。相傳傣族建房的始祖叭桑木底定下規矩:每個新建的寨子都要立一個寨心,這個寨心任何人都不準随意搬動;每個寨子都要設四道門,所有的人都要從這四道門出入,不能亂走。這樣就形成以寨心為中心,東西和南北兩條貫穿村寨的十字形道路,道路的盡頭就是寨門。傣族的寨心稱為“宰曼”,是寨子的中心點,村寨中的所有住房及道路均由此展開。寨心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村寨中所處位置本身所具有的優勢,而在于它被世代相傳的觀念所賦予的象征意義。傣族認為,村寨就猶如一個人的身體,身體裡的心髒有一種靈魂,稱“宰曼”,它就生活在村落的中央部位。

寨心是村寨的靈魂,是寨子的生命标志,寨心不僅是村寨活動的中心,而且還是濃縮化了的宇宙軸或天地軸,具有庇護村寨的神力,傣族人們相信寨心維系着村寨的存在,保佑着村寨的平安,自古以來就有“寨心不爛,寨子不散”的說法。傣族将寨心加以神話,使它成為人們的崇拜之物,寨心就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場所,而是村寨靈魂的化身。

每年傣曆三月,傣族村寨都要祭祀寨心,傣族稱“海宰曼”。這一天全寨停止生産,守住寨門不準出去,祭祀前要對寨心進行一番修理。祭祀由寨中頭人主持“波莫”祝告,祈求寨心保佑全寨人丁興旺、驅災降福。整個活動莊嚴肅穆,充滿活力,象征着生命的複蘇和興旺。村寨成員的遷出或遷進,首先也要祭祀寨心,以便取得“宰曼”的同意。這樣村寨的安甯強盛就同寨心建立起一個緊密的聯系,縮短了神與人之間的距離,這就是寨心在寨民心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的原因了。同時,寨心又利用它周圍的空地成為寨民日常交往的場所,這種交往,加強了寨民的群體意識,促進了寨民之間的認同感,強化了村寨的凝聚力。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4

潞江壩傣族村寨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5

西雙版納傣族村寨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6

西雙版納傣族寺廟

潞江壩地區傣族村寨與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有很大區别,西雙版納村寨傣族風情濃郁,佛寺、神樹、寨心特征明顯,辨識度很高。西雙版納的寨心一般都在村寨在中部,按照傳統習俗用大鵝卵石加以裝飾,寨心整體上都會刷上金漆,表示莊嚴華貴。潞江壩地區的傣寨和其他民族的村寨差别不大,村寨基本沒有佛寺和寨心建築,許多地方的村寨往往會以一棵大榕樹作為寨心,榕樹附近保留一個小廣場,便于祭祀寨心活動。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7

潞江壩白塔寺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8

潞江壩白塔

丙悶村和浪壩村都有一棵被視為寨心的大榕樹,尤其丙悶村那棵大榕樹更是赫赫有名。這棵大榕樹根系發達、獨木成林,經過雲南省的專家測量鑒定,大榕樹樹齡高達700多歲,樹高28米,胸圍28.48米,胸徑9.07米,覆蓋面積達4.8畝,是整個亞洲地區已知榕樹中最大的榕樹,被譽為“亞洲第一大榕樹”。浪壩村中作為寨心的大榕樹其實絲毫不遜色于丙悶村的這棵大榕樹,甚至更有特點和氣勢,更能夠攝人心魄。不過比較遺憾的是這棵大榕樹病蟲害嚴重,尤其天牛危害,主幹開始腐朽,村民好心為它修建的水泥樹池,看上去是對它的愛惜和保護,其實水泥池的修建使得大樹根系呼吸不暢,反倒加速了大樹的衰落,很是讓人痛心。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9

丙悶村亞洲第一大榕樹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0

浪壩村寨心大樹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1

壟林

傣族村寨一般不設寨牆,村寨的領域空間主要依賴四個寨門的暗示作用在人們感官上加以限定。寨門,傣語俗稱“木都曼”,是一個村寨與外部世界的界線,是村寨邊界的标志,也标志着村寨成員共同生活的最大範圍。傣寨的寨門今天大多不存在了,現在寨門一般以路邊的大樹作為寨門的象征。浪壩村由東到西和由南到北兩條主要路線交彙在寨心大榕樹下,這兩條路延伸到村寨的盡頭,就是浪壩村的四個寨門,尤其西面這個寨門是以靠近公路邊上的幾棵800年高齡的大樹芒果作為寨門象征,平添了幾分氣勢。

在傣族看來,寨門的重要意義在于它是神靈,而且每道寨門都賦予了一定的宗教性意義。傣族認為鬼靈會給村寨帶來惡運,必須将它阻擋在村寨外面,也就是把它阻擋在寨門之外,因而寨門就承擔了重要的責任。傣族村寨北部的寨門,稱為“黑門”,黑門是死者亡靈通往鬼國的通道。凡村寨人死後其靈柩出寨隻能夠從這道門出去,即死者的靈魂隻許從村寨北部出去,而不能夠從其它寨門出去,黑門并無明顯标志,平時人們照常進出。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2

壟林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3

壟林下的土地

壟林之下的浪壩村綠樹成蔭,村民在房前屋後,庭院内部種植了大量的大樹芒果、龍眼等經濟作物,村邊還種植了大量的竹子和柚木等經濟樹種。向外輻射的農田現在大量種植着芒果、龍眼、火龍果等經濟作物,附近分布着村民的菜園。潞江壩怒江河谷是中國少有的幹熱河谷,以前這裡主要種植甘蔗、水稻,現在這裡冬天都種植反季蔬菜。所以到了冬春時節,層層梯田種滿芸豆、黃瓜、西紅柿,生機勃勃。散落在田間地頭的魚塘生産着魚蝦,存蓄的河水,也調節着氣候,魚塘周圍的農田在春天也種植玉米或水稻,形成一個由壟林—庭院林—經濟植物種植園林—菜園—魚塘—水稻田多功能立體的農業生态系統。這片壟林是我們窺探古代傣族先民天人合一,與自然相和諧的傳統農耕文明的标本,彌足珍貴。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4

傣族村寨邊上的經濟林——夏威夷果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5

魚塘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6

怒江日出

丙悶的壟林依舊是當地村民精神的支柱,心靈的寄托,這片神林依舊郁郁蔥蔥,年年享受着村民的定期祭祀。不過由于當年對壟林的作用認識不足,保護不利,現在大部分壟林都已經承包給個體農戶,壟林的神性受到了挑戰,人們開始在壟林裡進行農業生産和勞作,壟林局部開始受到現代農業耕作的侵襲、蠶食和破壞,壟林中的樹木很難再進行循環更新。這片千年壟林因為缺少新鮮血液的注入,由壯年開始進入步履蹒跚的老年。

尤其這兩年,為了開發旅遊,壟林被人承包,承包者可不管什麼傣家世代相傳的壟林平日裡任何人都不能夠随便進入,更不能夠随便動土的法則,更不知道壟林千百年來如何運行的規則,直接讓人開着挖掘機對壟林進行大肆地挖掘和破壞,壟林中許多低矮的灌木,小樹,竹子,花草直接被挖起扔掉,壟林裡的石頭則直接用挖機挖出扔到一邊,或者直接将它們砸碎壘牆。壟林千年的甯靜被打破,神聖被诋毀,嘈雜的機器聲使得居住在壟林中的神靈都無法安身。挖掘機在壟林中大肆挖石頭、花草樹木和進行旅遊建設的時候已經嚴重傷害了這裡古樹的樹根,直接動搖了這片壟林的基礎,對壟林已經造成了傷筋動骨的嚴重傷害。這處壟林逃過了時間的摧殘,又開始面臨着千百年來最危險的一次危機。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7

壟林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8

壟林

一百多年前,德國的哲學家恩格斯就曾經公開警告過人類:“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複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确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又取消了。”許多目光短淺的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改變了自然的平衡與規律,打破了千百年來大自然的寂靜,破壞了多年來動植物和人類之間的相生相克的平衡,因此自然界不斷向人類敲響警鐘。

人類陶醉在自己戰勝自然的喜悅中,陶醉在短暫的眼前利益,卻不知道自然界正在積存着對人類更大的懲罰,人類社會的發展也不會延存下去。人類自以為可以戰勝自然,統治自然,但是這種錯誤的想法最終會被自然的偉大所包容,當人類真正了解到自然時,就會歎息道自己的渺小了。人類的一切都來自于大自然的慷慨贈與,人類是大自然的子民,是和大自然休戚與共的共同體。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19

被嚴重破壞的壟林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20

壟林的生死劫難

果然就在這處壟林遭到大肆破壞的這年八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猛然間襲擊了潞江壩,狂風沿着壩子中間平地由南向北呼嘯而過,狂風所到之處,莊稼倒地,瓦片橫飛,現場一片狼藉,整個過程駭人聽聞。當狂風抵達丙悶壟林時,因為壟林的大樹根基遭到破壞,幾十棵百年大樹在狂風的襲擊中再也支撐不住,轟然倒地,直接動搖了這片壟林的根本。人們不僅為這片壟林感到惋惜,紛紛說道:“刮了一陣風,毀了一片林。”可見大自然已經開始暴怒,已經開始對破壞者進行嚴重警告,或許更嚴重的懲罰還在随後的路上。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21

壟林中的鐵椿樹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22

潞江壩怒江大橋

怒江岸邊潞江壩的壟林盡管躲過了歲月的摧殘,卻不得不面臨人為的破壞。壟林默默無言地注視着來來往往的大千世界,依舊倔強地生存着。粗壯的樹幹,龐大的樹冠,熱烈的木棉花依舊年年紅紅火火,盡職盡責地護佑着周圍的芸芸衆生,叙說着壟林的傳奇和傣家的智慧,但願這些壟林能夠擺脫厄運,重現青春,永遠長存。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23

寨心大榕樹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24

林中小鳥

德宏隴川傣族村寨(雲南保山潞江壩傣族村寨的構成和怒江壟林的現狀)25

壟林

參考文獻:

祜巴勐《論傣族詩歌》 中國民間文學出版社(雲南),1981年版

羅東山《“壟林”是西雙版納傣族水利灌溉和環境保護的基礎》西南民族學報,2002年3月

雲南省編輯委員會編《傣族社會曆史調查》雲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

諸錫斌《分水器與傣族稻作灌溉技術》,發表于《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伯川 《西雙版納地區傣族傳統水利灌溉技術體系研究》,《古今農業》2008年第3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