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實際有效果的七個秘方

最實際有效果的七個秘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03:07:15

如何一針見效,隻要學會這一招,就能一針見效,行醫60餘年,常以一針治愈頑疾。

一針能起效,手法一定是關鍵,我們一起來學習——“輕針慢撚法”的心法要訣,隻要學會它,就能一針見效!

“輕針慢撚法”是郭氏針灸手法中最獨具特色的内容之一,該手法整個過程都非常注重“氣”的變化與控制。揣穴催氣、進針得氣、調氣固氣等環節是調氣的關鍵,意氣合一貫穿整個治療過程,能達到氣至病所的效果,這是郭氏針灸治療疑難病症每獲良效的重要原因。

另外,“輕針慢撚法”手法輕柔,從進針到得氣都講究輕柔和緩、低頻小幅,使治療達到效果而不傷正氣。此法刺激輕而久、取穴少而精,能夠很大程度減輕患者對針灸的恐懼心理,減少針刺的疼痛,臨床可操作性很強。

一、“輕針慢撚法”操作方法

最實際有效果的七個秘方(如何一針見效口訣都在這裡)1

“輕針慢撚法”共分為揣穴催氣、進針得氣、調氣固氣三個環節。

首先是押手揣穴,促進得氣。刺手和押手的配合至關重要,《難經▪七十八難》言:“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壓按所針荥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即在進針之前押手揣穴,有利于穴位定位精準、激發穴位精氣。

其次是進針得氣,即“輕針慢撚”,刺手徐徐撚轉進針破皮,使毫針從表層逐漸深入,根據針刺部位定奪進針深度,一般以觸及淺筋膜、患者自訴有酸、脹、麻等針感為度,這是進皮到得氣的過程。

再次是調氣,又稱為“慢針細撚”,即進針後在孔穴的天部、人部、地部手法輕柔緩慢的提插、低頻率小幅度的撚轉,順時針、逆時針撚轉等量的角度與頻率,撚轉角度約為180-360°,撚轉頻率約為40次/分鐘,行針持續時間約為3-5分鐘,認真仔細體察針下氣感,調整頻率與速度,尋求最佳的得氣狀态,使有效延長治療時間,同時以意調之,從而使臨床療效得以提高。

最後是固氣,針尖多停留在人部,可順時針持續撚轉,行滞針術,使手下感覺輕微重滞,即使針身輕度纏繞肌纖維,可加快産生針感,增強治療效果。留針20分鐘,每10分鐘行針一次。出針時,要逆時針反向撚針,确認針身松動後,行針約1-3分鐘,方可起針,以緩慢出針為宜,并注意按壓止血。在順時針持續撚轉時,應避免過度纏繞,導緻滞針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疼痛。

常規選用長度為1-3寸、直徑為0.35-0.40mm的粗毫針進行操作。針刺的行針時間必須有一定量的積累,才會使針刺達到有效的刺激量,本法行針1-3分鐘,留針20分鐘,每10分鐘行針一次,如針感不至則候氣。在一定範圍内較長時間的行針可以增加得氣的概率或效果,從而易使“氣至病所”而留針有候氣、加強針感和延長針刺作用時間的功效。

現将郭氏針灸針法口訣分享如下:

循經揣穴定位精,

彈努爪按催氣行,

輕針破皮調衛氣,

慢撚酸麻重脹尋。

上下斡旋三部調,

慢針細撚補瀉均,

固氣針下須沉緊,

出針氣至效可信。

二、“意氣合一”

“輕針慢撚法”關鍵在于治神守氣,特别是手法與醫者意識的結合,“凡将用針,先必本于神”。治神與手法融為一體,與療效密切相關。行針時需随時詢問患者感受,當其出現痠、麻、脹、重等感覺,并醫者感覺針下沉緊,則為得氣。

初步得氣後,則繼續“慢針細撚”,認真仔細體察針下氣感,調整頻率與速度,尋求位置、強度、感傳最佳的得氣狀态,如3分鐘仍未得氣,則應采取候氣法,留針期間撚轉2-3次。得氣之後通過本法認真治神守氣進行調氣,使氣至病所。

本法要求醫者在針刺操作中要高度集中思想,細心體察病人的精神活動。同時“令志在針”,即經過意念導氣等方法通過針将氣導向治療對象的病位上,從而激發經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使疾病得愈。精神因素在針灸臨床中對醫患雙方均有密切關系,醫者隻有治神守氣,形神合一,才能做到“針到病除”。

三、“輕針慢撚法”練習

“輕針慢撚法”的習練,主要目的是增加指力并提高手指靈活性。為方便練針、提高效果,郭老倡導随時練針。

平時要撚轉針柄練習,可将針尖折下,即在拇指與食指之間持針柄,做低頻率的撚轉動作,每日不拘時分、專心練習,使針刺操作中更容易破皮,更容易實現得氣與催氣。

同時配合練習意念調攝、治神守氣,即用意念領氣從針刺部位循經絡到達病所,增強臨床效果。

四、臨床運用

郭氏針灸取穴少,用穴精。非常注重特定穴的靈活運用,在三代人長期臨床實踐中,摸索出很多獨特的用穴經驗。比如用會陰穴治療頑固性疼痛,挑治法治療腫瘤,照海穴治療梅核氣等等。接下來,我們就以照海治療梅核氣的一則病案為例,學習一次完整的診療過程。

張某,女,47歲,于2018年8月11日在國醫堂初診。主訴咽喉中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時發時止6個月。刻下症:咽喉中有異物感,不影響進食,食欲尚可,二便正常,月經正常。無既往史。查體:舌淡苔黃膩,脈弦滑。

中醫診斷:梅核氣,痰氣郁結證。

西醫診斷:咽部神經官能症。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化痰。采用針刺治療症狀。

取穴:照海〔照海穴為八脈交會穴,通陰跷脈,治療咽喉病效果顯著。)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用75%乙醇棉球常規消毒所選穴位,選用0.40mm×40mm的毫針,取右側照海穴,徐徐撚轉破皮,針入1.2寸,施以“輕針慢撚法”,并随時詢問患者感受,運用此法0.5分鐘,患者訴足跟至腳趾處有酸脹感、觸電感,咽喉異物感減少,繼續用此法行針2分鐘, 針尖調整方向向上,患者訴足跟至小腿部有溫熱感、酸脹感,咽喉異物感明顯減輕,再同法刺左側照海穴,兩穴每10分鐘行針1次,留針20分鐘,咽喉異物感消失。隔日一次,鞏固治療3次,梅核氣治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