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影視作品中,我們會經常聽到有人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咱們走着瞧。”
多行不義必自斃
這句話是誰第一個說的?據《左傳》記載,“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自春秋時期的鄭莊公。
原文記載他是這麼說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最後的“子姑待之”這四個字的意思正是“你且等着瞧吧。”
鄭莊公為什麼說這句話?這就涉及到一個曆史典故——“鄭伯克段于鄢。”
鄭伯指的就是鄭莊公。姬姓,鄭氏,名寤(wù)生,其實寤生就是難産的意思,不得不說古人起名的來由讓人意想不到啊!
“克”,就是打敗的意思;“段”是鄭莊公親弟弟的名字;“鄢”,指的就是一個地方。
這個典故翻譯過來就是,鄭莊公在鄢這個地方打敗了段。
那麼鄭莊公為何要打自己的親弟弟?他又是怎麼說出“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千古名言呢?
故事還得從鄭莊公出生時說起。
鄭莊公的父親是鄭武公、母親是武姜。因為生鄭莊公的時候難産,武姜很讨厭這個兒子,起的名字就是難産的意思,可想而知是有多讨厭。
後來武姜又生了段,很是喜愛,經常給鄭武公吹枕頭風,要立段為太子,這梁子就開始結下了。
不過老爹鄭武公沒答應,等到鄭武公挂了,鄭莊公就繼位了,但老二段不服氣啊,都一個媽生的,而且老媽還比較喜歡我,憑什麼你稱王?于是段就準備造反,把自己的封地建得都快趕上鄭莊公的都城了。
鄭莊公下面的大臣看不下去了,就勸鄭莊公趕緊處理,否則後患無窮。
鄭莊公也無奈,畢竟還沒有正式造反,加上自己親媽又比較喜歡這個弟弟。暫時還沒有辦法,于是說了這句千古名言——“多行不義必自斃,等着瞧吧。”
結局怎樣呢?老二仗着沒人管他,自己就膨脹了,積極整軍備戰,修葺城防,儲備糧草,補充武器,準備攻打哥哥鄭莊公,并且暗地裡讓自己親媽姜氏作為内應,準備打開城門。
鄭莊公早有準備,就等着段造反呢,甚至連起兵的日期都探聽到了,結果可想而知,鄭莊公在鄢這個地方打敗了段。
故事雖然不是很出名,但鄭莊公這句“多行不義必自斃”卻廣為人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