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獲的季節
好吃的水果接二連三地上市了
但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橘子啦!
酸酸甜甜,富含維C
一個橘子相當于5味藥~~
秋天必須得來幾個!
橘子的5大好處
01
潤腸通便
橘子含水量高,而且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從而使排便通暢。
02
美容養顔
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的維C需求,所以橘子有美容養顔的作用,還能使皮膚變得更加水嫩。
03
開胃醒腦
橘子富含檸檬酸,有開胃消食、生津止渴的作用,同時還能消除疲勞。
04
降低膽固醇
研究證實,吃柑橘可以加速膽固醇轉化,降低沉積在動脈血管中的膽固醇。
05
保護心血管
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吃橘子可以提高肝髒解毒作用,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别看橘子個頭不大,但它卻集五種藥材于一身,正确服用的話,真有不俗的療效!
第1味:陳皮
陳皮即橘子幹燥成熟的外皮,陳者為佳。有句俗語,叫“陳皮宜五髒,統治百病”,這是沒錯的。
陳皮性溫、味辛苦,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止咳降逆”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脾胃氣滞、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疾病,對于“解魚蟹毒和酒毒”也有一定作用。
除了做藥,煲湯時放點陳皮,也有改善湯味,去油解膩的效果。
特别提醒:不能把橘子皮當做陳皮直接泡水。因為,鮮橘子皮含有很多揮發油,刺激性較高,吃完後反而會刺激腸胃。所以,為了健康,日常若要用橘皮養生,請去正規藥店購買“陳皮”。
第2味:橘紅
橘紅是把橘皮内層的白色部分去掉之後剩餘的表皮,即所謂的“陳皮去白”。橘紅的氣味芳香,首要功效為化痰止咳,是中老年人久咳或哮喘的首選藥。平時直接用開水沖泡橘紅,可用于輔助治療風寒咳嗽,而在飯後喝點橘紅水還可緩解消化不适,常有飯局應酬的人可以試試。
第3味:橘絡
剝開橘皮後,會看到橘子上有一層白白的筋絡,那就是橘絡了。
中醫認為,橘絡味苦、甘平,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的功效。在臨床上,橘絡可用于緩解久咳引起的胸脅疼痛,以及輔助治療“老慢支”、冠心病等慢病。
橘絡的味道比較苦,是因為其中含有“蘆丁”這種物質,但“蘆丁”能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防止腦溢血的發生,所以它很适合老年人日常保健,在平時把橘絡泡水喝或用于煮粥都是不錯的養生食療法。
第4味:橘核
吃橘子時,大部分人都會把橘核吐掉,然而,殊不知這小小的橘核也是一種對肝腎有益的中藥材。
中醫認為,橘核性平,有理氣、散結、溫胃、止痛的功效,可輔助治療“疝氣、睾丸痛、乳癰、腰痛、膀胱痛、腎痛”等疼痛症。用法上一般是将已經過炒制的去殼橘核用酒送服。
此外,因為橘核既能驅寒,又能止痛,因此也可以幫助女生緩解痛經。
用法:将橘核泡茶,一次3~5g,疼痛厲害時可用至10g。
第5味:橘葉
橘子的“寶貝”之處除了在于它的果實,還與它的葉子有關。
中醫認為,橘葉性平,可疏肝行氣,化痰散結,可用于治療“胸脅疼痛、乳房脹痛、乳腺增生、肺癰、乳癰”等疾病。
1.關于吃橘子常見困惑
橘子能止咳化痰嗎?咳嗽時該吃橘子還是橙子?
天一冷,咳嗽有痰的人就多了起來,在此時,很多長輩就會說“吃幾個橘子吧,化痰又止咳”。不過,這是不對的。橘子果肉本身不能止咳化痰,能止咳的是“橘紅”和“橘絡”。
在中醫裡,橘子是一種“性溫”的水果,多吃會燥熱生火,令人肺燥,起痰生瘡。所以,如果是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還兼有喉嚨腫痛、痰色發黃的症狀,橘子吃多了不但不能化痰,反而還生痰。
但橙子就不一樣了,它在中醫裡是偏涼性的,若患的是風熱感冒,則可以吃點清熱的橙子輔助舒緩。
總之,感冒咳嗽時要辯證地吃橘子,若是風寒感冒,建議吃些“橘紅”。若是風熱感冒,可以吃點橙子。
常說吃多了橘子會“上火”,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是因為甜橘子的含糖量較高,但有些人對糖的吸收功能較差,吃多了後,高濃度的糖會使喉嚨細胞中的體液滲出,從而引起喉嚨不适。
而且,口腔中的細菌喜歡在高糖分的環境下繁殖,若再加上吃完橘子後沒有及時清潔口腔,這樣就容易出現牙龈發炎的情況,感覺像是“上火”了。
此外,橘子中含有不少檸檬酸等果酸類物質,這些物質會刺激口腔和胃黏膜,尤其是在空腹時食用更易出現胃部不适。
所以,一天吃1~3個橘子才是比較适宜的量,而在服藥時、飯前或空腹時就不要大量吃橘子,以免影響藥效和消化功能。
資料:養生中國
編輯:周雨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