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畜牧業作為門源回族自治縣的傳統産業,是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是廣大農牧民群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産業。畜牧業發展說到底無外乎牛羊、草場的問題,而根子就是保證牛羊有草吃。在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如何發揮飼草産業在畜牧業發展中的支撐作用,這是擺在農牧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課題。
門源縣在生産優質飼草方面有優勢,也有不足。所以,門源縣需要做的是立足已有優勢,在技術提升、創新開發産品和多元化發展方面下功夫,讓飼草産業既大又強。
本報記者 潘 玲
冬日,大地漸漸歸于沉靜,為來年春天積蓄勃發的力量。回首秋日,新雪覆蓋遠山,在一陣陣秋風中,飼草進入收獲期。機器轟鳴中,農人們收割飼草,采撷秋天,收獲希望,飼草被一一收歸入倉。悠悠天地間,祁連山下門源縣,浩門河畔飼草香。
門源縣屬高寒冷涼地區,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生産優質飼草。但是由于一些原因,飼草産品商品率低,飼草産業大而不強。為了改變這個現狀,在省農業農村廳支持下,青海省飼草料技術推廣站聯合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在門源縣實施飼草産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以高寒地區飼草高效生産加工技術為主線,建立集成技術試驗基地和技術示範推廣基地4000畝(一畝≈0.067公頃),想要通過成熟技術的應用推廣,以點帶面,培育一批新型經營主體,促進先進技術有效落地轉化。
有了“烘幹機” 陰雨不再愁
青青飼草呀,連綿到山腳。浩門河兩岸的連片燕麥飼草地如綠毯鋪陳大地,蔚為壯觀。這是富源青高原草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流轉土地和農民土地入股,傾力打造的燕麥飼草種植基地,是門源縣首屈一指的燕麥連片種植區。
在農業機械的轟鳴聲中,青青飼草被采收回富源青草業的廠區進行烘幹,加工成青幹草,這是用全國首套燕麥飼草機械幹燥設備烘幹的。
“這個‘烘幹機’可是解決了大問題啊!自從有了它,再也不用擔心飼草會爛在地裡了。而且這種‘草不落地’的烘幹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成分。”富源青草業負責人楊永新告訴記者。
事情是這樣的,門源縣年均種植燕麥面積達5萬畝以上,但是燕麥飼草收獲期适逢秋雨連綿時期,收獲不及時的飼草黴爛問題十分嚴重,如遇到冰雹等自然災害,會對種植戶造成巨大損失。
“同時由于缺乏新技術,飼草隻能進行自然攤曬幹燥,飼草營養流失嚴重,生産出的草産品多而不優,品相差,質量不穩定,價值無法提升,限制了區域飼草産業的可持續發展。”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飼草專家徐成體告訴記者。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國首套燕麥飼草機械幹燥設備落戶富源青草業,該公司也成為飼草平台省級試驗示範基地,建成了國内首個開展禾本科飼草機械幹燥技術研發的科研基地,打破了以往飼草生産的傳統理念和方式,是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有效體現。
記者了解到,富源青草業目前已建成國内第一條可年産1500噸以上優質燕麥烘幹草的生産線,制定出高寒地區燕麥青幹草機械化幹燥技術标準,産品質量指标已趨于穩定,品質達到澳洲燕麥鑽石級别,通過機械幹燥,比自然晾曬各項指标都有顯著提升,技術水平和産品質量達到了國内先進水平。
“好草賣得也好!我們的飼草除了賣給門源縣域内的養殖戶,還賣到了周邊的祁連、剛察、天峻等地,2020年産值達到了800多萬元。”楊永新告訴記者。
同時,富源青草業還拓展了代加工業務,周邊的種植戶可以将收獲的飼草送到企業進行烘幹加工,從散草到産品隻需要支付少量的加工費用。總的算下來,種植戶的實際收入增加了,設備使用率也提高了。
除了烘幹技術研發和種植燕麥,門源縣還首次嘗試種植小黑麥、飼用豌豆和不同比例的禾豆混播,通過技術集成和示範,構建“農業科研基地 區域試驗基地 基層推廣站點 新型經營主體”協同推廣機制。
飼草“外賣” 讓養殖更舒心
在機械轟鳴聲中,記者走進了位于北山鄉北山根村的富源青高原草業的廠區。工人正在往已經處理過的青貯飼草裡添加青幹草、玉米、麸皮、核心料等,然後經過攪拌混合、傳送打包,最後裝車發貨。
這是一種混合制成的青貯全價日糧,又被養殖戶親切地稱為飼草“外賣”,因為它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點的外賣那樣方便。
“用來直接飼喂牛羊,營養豐富且全面,養殖戶什麼都不用再往裡面添加就可以滿足牛羊每日營養所需。包裝成袋以後不僅減少損耗,還方便運輸,随訂随到。”青海省飼草料技術推廣站站長鄧生棟表示,“而且,因為便捷,養殖場也不用大量存貨,節省了儲存空間,更有利于小戶養殖。”
“總的來說,這種日糧喂養簡單節省人工,原料質量更有保障,營養均衡科學安全,用它飼喂出來的牛羊呼吸道疾病更少、生長速度更快、消化吸收更好,為産出高質量的牛羊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有利于青海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産品輸出地。”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飼草專家徐成體說。
基于飼草烘幹技術、禾豆混播技術,開發飼草“外賣”,富源青草業走出了一條種植、加工、養殖一體化發展道路,起到了種植業與養殖業之間的鍊條、紐帶作用。通過示範輻射帶動,引導農民采取“企業 合作社 農戶”運作模式,促進了門源縣飼草産業和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帶動了農牧民增收。
麻蓮邁爾素牛羊育肥專業合作社就是在富源青草業帶動下發展壯大起來的18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之一。
“我的合作社現在養殖400多頭牛,種植了1400多畝飼草,這幾年一直和富源青合作,通過他們與省上的技術協作平台,我們的種植水平、養殖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麻蓮邁爾素牛羊育肥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學軍告訴記者,“我每年都從富源青購買1000噸左右飼草,平時我們也會交流養殖和種草經驗,共同發展。”
富源青發展壯大了,它帶動的合作社也發展壯大了,随之而來農牧民也增收了,“從養殖戶到養殖大戶再到合作社,我吸納本村勞動力逐漸增加,2020年光人工工資就付了20萬元。”馬學軍說。
寵物飼草 産業可多元化發展
門源縣通過實施飼草産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項目,帶動了更多農牧戶開展高産優質燕麥烘幹、青貯等生産加工,發展規模養殖,減輕了天然草原放牧壓力,推動了畜牧業生産方式由傳統放牧向舍飼圈養方式轉變,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态效益統一。
但飼草企業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富源青草業就是其中代表。
“采取烘幹的方式生産青幹草,草的品質好,價格也會高一些。所以在傳統的飼草銷售之外,我們公司還開發了寵物的功能性飼草來提高飼草的附加值。”楊永新說。
記者看到,與傳統的飼草産品不同,寵物飼草包裝更小,産品更精細,“适合荷蘭豬、兔子等家養食草類寵物,是走高端市場的。”
“除了這些小動物,我們現在正在跟中國馬業協會磋商,給協會的好馬提供我們的飼草。從世界範圍來說,有好馬的地方就有種植燕麥的,說明好的燕麥飼草對于好馬來說不可或缺,這是我們發展的一個機遇。”徐成體告訴記者。
飼草種植帶動牛羊養殖,也帶動了牛羊糞污資源化利用,這是富源青草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我們公司開發出來的生物質燃料,是用土、煤粉、牛糞混合攪拌壓縮而成的,牛糞占了80%。”楊永新說,“計劃新建一處生物質燃料生産車間,項目建成後能夠處理本地大多數牲畜糞便,預計達到1萬餘噸,也為美化鄉村環境和養殖環境做出努力。”
聲明:以上内容除注明來源稿件外,均為青海日報原創稿件,未經書面許可嚴禁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