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你能看到無數吹粗糧,黑細糧的說法,你記不住所有的理由,卻形成了這樣的印象:
粗糧好,細糧差,粗糧強,細糧弱,多吃粗糧是王道,多吃細糧變肥宅。
如何看待這些強調粗糧好處和細糧壞處的說法呢?
按理說,我們應該較真的分析,把各種重要因素都考慮一遍,把研究數據神馬的也都拿出來,然後給出評價。本文主要任務,也是這種較真的分析。
但在此之前,我想安利你一個我慣用的思維模型,這個思維模型在處理健身減脂領域的信息時,可以說百試百靈。這個思維模型,我命名為:「屁化」。
所謂「屁化(fartify)」,就是把一切「xx有好處,要多吃;xx有壞處,要少吃」的說法,先當成放屁,默認它是錯誤的,然後從中挑出一些最不像放屁的說法,嚴肅分析其正确性和實踐意義。我可能會在另一篇文章中詳解到底如何篩選出「最不像放屁」的說法(标準包括觀點的新奇度,證據力度,觀點提出者是否尊重實踐大局,是否有系統意識,是否給出明确的上下文,是否是扯淡慣犯等等),但你一定要理解「屁化」的精髓,那就是「先不信再說」,理由,就是這個圈子一貫的扯淡德行。
有了「屁化」的思維模型,再看那些捧粗糧,貶細糧的說法,你至少會理智不少,有了這樣的理智,我們就可以開始正經的分析了:
糾結一下定義先
- 粗糧的好處和細糧的壞處,具體是怎樣的,是否有證據,證據力度如何?
- 粗糧的好處和細糧的壞處,發生的上下文是怎樣的?
- 粗糧的好處和細糧的壞處,程度如何,是否在實踐中,對大局産生顯著的影響?
- 結論應該如何改變我的實踐,如果要實操,那麼這個操作的重要性和優先級如何?
首先,我們要糾結一下「粗糧」和「細糧」的定義。「粗糧」,其實是國内的慣用概念,與「細糧」對立。而在國外,人們很少使用「粗糧」,而是使用「全谷物」這個概念,與不完整的谷物對立。而事實上,粗糧不等同于全谷物。
粗糧指一切細糧(大米,白面)之外的谷物類食物,不關注谷物是完整的還是不完整的。而全谷物則要求谷物完整,不能丢掉谷皮、胚乳和谷胚中的任何一個。所以有很多粗糧,比如玉米碴,并不是全谷物。
而細糧,嚴格來說也不等同于不完整的谷物,不過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研究中,細糧(refined grain)主要都是指大米,白面,和他們的制品。
一、粗糧的好,細糧的壞(傳說中)
翻遍網絡上的信息,我們能提煉出這些粗糧和細糧的優劣差别說法:
- 粗糧營養更豐富,細糧營養單調;
- 粗糧纖維含量高,細糧纖維含量低;
- 粗糧GI(升糖指數)低,細糧GI高;
- 因為3,粗糧更有利于減肥,細糧容易緻胖;
- 因為3,粗糧更有利于預防糖尿病,細糧更容易導緻糖尿病;
- 因為3,粗糧更飽腹,吃細糧則容易餓;
- 因為3,經常吃細糧更容易引起胰島素抵抗;
- 吃粗糧比吃細糧更健康,患心髒病概率更低。
使用「屁化」的思維模型,我們可以先出兩個結論:
1、那些有作假,偷換概念,刻意誇大嫌疑的觀點,我們先一律當放屁。從第4條到第8條,均屬于此類觀點。
2、那些一查就能查到,因此「不大方便」作假和扯淡的觀點,我們暫且相信,但先否認其實踐意義。第1,2條屬于此類觀點。
第3條屬于第4-8條的理論基礎,就不特殊照顧了。
通過分析和求證,我們能總結出,以上說法,除了1,2之外,都有明顯的問題,問題的根源,仍然是健身減脂領域「不使用恰當證據」的光榮傳統。而對于1和2,雖然很容易看出他們是正确的,但具體應該如何實踐,我們需要從大局做出決定,而不是見到好處就撲上去。
二、GI言論不過是理論假設
所謂理論假設,就是對一些定性的事實,通過推導得到的猜測性結論。比如『粗糧的GI更低,所以有利于減肥,有利于預防糖尿病,也更飽腹』,就是典型的理論假設。
嚴格來說,理論假設這個東西,沒有成為證據的資格。特别精彩特别像樣的理論假設,我們或許會多關注一些,但這種關注也僅限于指導進一步的研究,而一旦真正的證據出現,至少對于普通人的實踐來說,理論假設都不再有存在的意義。
上面有關粗糧好處和細糧壞處的幾條中,和GI有關的那些,都有「混淆假設與證據」的問題,簡單來說:這些說法聽起來像模像樣,但均未通過驗證。我們能輕松的搜到确鑿的反面證據。
比如,這個研究(ncbi.nlm.nih.gov/pubmed/19501763)對比熱量相同的全谷物和細糧,結果在調查問卷中,未發現全谷物在飽腹感,食欲方面有優勢。
這個研究(ncbi.nlm.nih.gov/pubmed/23221259)對比了相同熱量的不同主食帶來的影響,這些主食中包括白面包,和模範粗糧——土豆,仍然沒有發現飽腹感方面的差别。
而這個1980年的老研究(ncbi.nlm.nih.gov/pubmed/6246165),對比了白面包和全麥面包對24小時内飽腹感受和進食行為的影響,仍然沒有發現差别。
上面幾個研究,實驗對象都是健康的人,而這個研究(ncbi.nlm.nih.gov/pubmed/23482513),發現上面的結論,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樣适用。
這個研究(ncbi.nlm.nih.gov/pubmed/29097438)又發現,全谷物和細糧對于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也沒什麼差别。
最後關于減肥的好處,我們猜也能猜出來,在熱量受控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存在的,而既然食欲和飽腹都沒有明顯的差别,就說明控制熱量難度的差别也不存在了,粗糧和細糧就更不可能對體重變化産生不同的影響了。這個研究(ncbi.nlm.nih.gov/pubmed/28179223)的結論,也确實如此,在熱量受控的情況下,粗糧和細糧并沒有帶來明顯的體重變化差别(細糧的表現還稍微好一點點)。
事實上,注意到粗糧和細糧的優劣差别,很多都是以升糖指數的差别推論得到的,這樣的結果也就不奇怪了。
在之前的文章(傳送門)中,我們詳細探讨了GI的話題,解釋了**GI這個概念其實沒什麼實踐用處**,低GI飲食經常顯示出減肥和健康方面的好處,隻不過是因為低GI食物與健康食物大面積重合,高GI食物大面積與高熱量密度的垃圾食品重合而已。
三、觀察性研究的問題
然而,在很多研究中,我們确實發現吃粗糧比吃細糧更健康,吃粗糧的人患各種疾病的概率更低,體重也更低,而吃細糧的人則更容易患病和肥胖。這能不能說明粗糧确實更健康呢?
如果你是健身減脂新手,那你可以表示懵逼,不明白為什麼扯上研究的事情還能有錯。但如果你是一名thinking dieter,你應該第一時間檢查這些研究的類型,檢查它們是否有資格作為證據。
當你逐個翻看這些研究,就會發現,那些确實發現了粗糧好處,或者細糧壞處的研究,都屬于「相關性研究」(嚴格來說應該歸類為「觀察性研究」,不過本質意思是一樣的),這類研究隻關注吃粗糧或細糧的行為,與不同健康結果的事實,并不關注他們之間的因果關系。
如果隻看「平均」結果的話,吃粗糧的人更健康,也更瘦,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吃粗糧的人,平均來看,更注重健康,也具有更好的飲食習慣。這樣一來,影響健康水平和體重的,到底是粗糧本身,還是吃粗糧行為背後的整體飲食習慣,我們無法從此類研究中判斷。
這就好比,A組人來自貧民窟, B組人來自富人社區,我們有統計數據表明貧民窟的犯罪率是富人社區的10倍,也可以說A組人更有可能犯罪,但當一起案件發生時,你不能說罪犯一定來自A組,而是要尋找真正的證據。
簡單概括:觀察性研究,對不起,不算數,尤其是在高質量的研究證據已經存在的情況下。
四、确鑿的「好處」
在粗糧各種被宣稱的好處中,唯一确鑿存在的,就是粗糧在纖維,和微觀營養(維生素,礦物質)方面的優勢。與其說這些是粗糧的優勢,不如說是細糧的劣勢,細糧本身種類很少,又隻是「殘缺」的谷物,在加工過程中還有營養損失,所以缺少纖維和營養也是理所當然的。
那麼,在纖維和微觀營養方面的優劣差别,是否真的構成**實踐影響**呢?換句話說,我們到底要不要為了更多的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去吃更多的粗糧,或者吃更少的細糧呢?
對于這個問題,除了那些持有『隻要有好處,老子/娘就會去做!想那麼多幹嘛!』想法的健康狂戰士,我想大部分人都應該至少思考一下:我們對纖維和微觀營養攝入的基本原則是怎樣的?
纖維和微觀營養的攝入原則
首先一個大前提:人不吃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人隻吃食物,所以無論怎樣,最終我們都隻能通過吃食物(和補劑)來執行我們對營養的攝入原則。所以隻要扯到實踐,就不能脫離食物談營養。
先說纖維。纖維本身和消化健康密切相關,過少的纖維攝入會帶來諸如拉肚,便秘,剛烈之類的毛病,過多的纖維同樣也會對消化健康産生負面效果。
然而,關于纖維有一個特殊的事實,那就是它的主要提供者(考慮熱量密度),是蔬菜。蔬菜在diet中的地位是極高的,而蔬菜高地位的原因,不隻是因為它們含有大量纖維,更是因為它們具有極低的熱量密度和極高的飽腹感。
這樣一來,我們就容易混淆「吃纖維」和「吃蔬菜」這個兩個實踐操作。比如,假設我們必須二選一,要麼隻吃纖維不吃蔬菜,要麼隻吃蔬菜而不吃纖維(這倆都是難做到的,但并非不可能),那哪種選擇是合理的呢?——事實上都不大合理,因為前者會犧牲飽腹感(不是所有高纖維食物都有很強的飽腹感,比如堅果,和:粗糧),後者又會犧牲消化健康。
因為在真實環境中,人很難吃到低纖維含量的蔬菜,所以隻要去奔着飽腹感吃蔬菜,那麼必然會吃進去很多纖維。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吃這麼多蔬菜,帶來的纖維也仍然不夠。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我們就真得額外補充纖維了。
世界各地營養機構給出的纖維攝入建議,是10g-14g每1000大卡攝入,如果你的日常攝入為2500大卡的話,就需要每天吃25g-35g纖維,需要吃1kg-1.5kg的蔬菜才能搞定!這遠遠超出了飽腹感的要求(變形大師對蔬菜攝入的起始要求是10g/kg體重,TDEE2500大卡的人大概隻需要吃750g蔬菜)。
這是不是說一定要額外補充纖維呢?
也不一定,因為我們已經充分考慮了蔬菜和飽腹感,在這種情況下,對纖維的考慮就隻是消化健康,而我們可以直接通過對結果的觀察,來判斷纖維量是否充足,不需要很在意營養機構給出的标準。隻要你的消化和排便正常,就可以不再顧慮纖維。
而如果你的消化出了問題,确實,就需要想辦法補充纖維。
五、那麼,要刻意吃粗糧嗎?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總結出了攝入纖維和微觀營養的基本原則:
1.奔着飽腹感吃蔬菜,如果出現的消化問題,再去補更多纖維;
2.多更換食物,用補劑補充容易缺乏的幾種營養,此外無需再刻意補充微觀營養。
這樣一來,多吃粗糧,少吃細糧的理由,就隻剩下一個了,那就是在确定自己纖維不足的情況下補充纖維。
而這其實也是一個靈活的選擇,你仍然可以通過補劑來補充纖維,不一定要吃完整的食物。
靠補劑來補充纖維和微觀營養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補劑吃起來很方便,價格也相對便宜,而且最重要的,你可以騰出食物的空間,留給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白米飯,面條)。
FinalWords如果無視掉健身減脂圈子裡常見的鬼扯淡,隻是正面件的談論粗糧和細糧的差别,那麼我最終的評價大概會是這樣:
常年把粗糧和全谷物當成主食,相比于常年吃細糧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習慣,但無論你保持哪種習慣,都不會對健康或減脂大局構成很顯著的影響。
但顯然,我們無法無視圈子裡的bullshit對人們認知造成的影響,所以我會格外強調:
吹捧粗糧,貶低細糧的說法,絕大多數都是外行言論。
但這些外行言論,相對來說,還不算是很兇惡吧,畢竟低碳水教派認為隻要吃谷物,你就會成為死胖子,而《谷物大腦》的作者則認為谷物,管他是粗還是精,通通都有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