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件大喜事,但是對于孕媽自己來說,除了高興,還有十個月的辛苦曆程。整個孕期,媽媽們的身心都會遭受巨大的變化,比如早期的孕吐、晚期的尿頻等,每一個都能把媽媽折磨的痛苦不堪。除此之外,身體這4個部位還會出現疼痛感,不過這種現象反而是胎兒發育正常的表現,不用過于擔心。
孕早期胸部腫痛
懷孕4-6周左右,媽媽的乳房會變得又腫又痛,這種現象可持續整個孕期,在孕早期更明顯。主要是因為孕期體内激素作用,媽媽的乳房開始逐漸變大,乳腺功能也開始增強,從而導緻乳房出現腫脹,且伴有疼痛感。它是正常的妊娠反應,媽媽不用太緊張,一般産後都會自動消失。不過,孕期媽媽的乳房可能會持續發育,要比孕前大1-2個罩杯,建議穿上孕期專用的内衣。它的面料彈性較大,能夠滿足媽媽孕期不斷變化的乳房,不會對乳房産生壓迫感。而且面料柔軟性高、吸汗透氣性強,媽媽穿上不悶熱,孕期過的會更舒服。
孕早期腹痛
很多孕媽表示,自己懷孕才沒幾天,但腹部時常會出現輕微的疼痛感,其實腹痛也是孕初期常見的現象,是正常的妊娠反應。這是因為,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後,受精卵會在子宮中尋找環境舒适、營養豐富的着床點,和子宮難免會出現摩擦碰撞,從而導緻媽媽腹部出現疼痛。
孕中期腰背酸痛
随着孕周期的增加,子宮不斷被撐大,胎兒重量增加,對腰椎的壓力增大,所以媽媽會經常出現腰背酸痛的情況。而且,媽媽在睡覺時,子宮重量也會拉扯着背部肌肉,會引發腰痛問題。想要有效改善這種情況,媽媽要避免久站、久坐,睡覺時最好借助孕婦枕,采用左側卧睡姿,能讓你更舒服一些。
孕晚期恥骨疼痛
到了孕晚期,媽媽的身體也會出現一系列的變化,為胎兒的出生做出準備,最常見的就是趾骨痛。主要是因為激素作用導緻趾骨韌帶松弛,骨盆和趾骨聯合處産生酸痛感,也就是醫學上說的趾骨聯合分離。趾骨痛會讓孕媽坐立不安,難以入睡,不過這恰恰是胎兒發育健康的表現。
懷孕後,媽媽身體這4個部位會出現疼痛感,媽媽不用過于緊張擔心,說明胎兒發育很正常,隻要熬過去,就能順利和腹中寶寶見面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