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夏天到,在這個靠WiFi、空調、冰鎮西瓜、冰闊樂、冰激淩續命的季節裡,你是否也像阿研一樣,每次都在便利店的冰櫃前蠢蠢欲動呢?
與此同時,江湖上也開始流傳“千萬不要拿不認識的雪糕”的說法,畢竟,結賬時心如刀割的滋味還是少體驗為妙。
每個在便利店收款台受過傷的人大概都渴望所有的冰櫃都能長這樣吧。
但是,去了那麼多次傷心太平洋,你知道冰淇(qí)淋和冰激( jī )淩其實并不是一個東西嗎?
正所謂中華文字博大精深,在這兩個名詞誕生之時,就已經解釋了兩者的區别,隻要我們細心一點,就能發現哦!
在冰激淩三個字中,“激”本有激烈、激動的意思,形容比較硬朗;“淩”字有解作“冰”的意思,冰淩,淩錐,滴水成淩。這兩個字都解釋了冰激淩的質地像冰塊一樣硬。
冰激淩的制作方法是将混合好的漿料放到一個容器裡面,随後放進冰箱,經過冷藏之後形成冰激淩。從外形就能看出這類産品比較堅硬,食用則比較方便。冰激淩主要是在工廠加工,冷凍到店内銷售。
冰淇淋的“淇”字,可有形容水流動的意思,“淋”字有讓水或其他液體自上落下的意思,合起來,就有較為柔軟的意思。因此,從字面上說,冰淇淋是較柔軟的、流動性較強、較易融化的冷飲。
冰淇淋是由冰淇淋機生産出來的一種半流固态型冷凍甜品,由于沒有經過硬化處理,因此軟冰淇淋的口感特别細膩圓潤香滑,優質的軟冰淇淋應該入口即化。
冰淇淋由于容易變形,一般制作完成後使用蛋筒或杯子承托,現做現賣。
人們為了更好地區分冰淇(qí)淋和冰激( jī )淩,甚至還專門設立了标準。
根據意大利Forgiare協會頒布的白皮書中制定的标準顯示,一般為了保證應有的綿柔口感及奶油香氣,冰淇淋含水量不應高于35%。而冰激淩則可以有50%到70%的含水量。
最初誕生的是冰激淩,我國周代已懂得把冬天的冰塊藏于地下冰室,以備來年夏日的取用。
屈原《招魂》提到“挫糟凍飲”,說的就是一種先秦時代的冰凍甜酒。
後來逐漸出現了做買賣的人,他們把糖加到冰裡吸引顧客。
到了宋代,市場上冷食的花樣就多起來了,商人們還在裡面加上水果或果汁。
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和現代的冰激淩已是十分相似了。
13世紀的時候,馬可波羅來到中國,把他所認為的“冰奶酪”帶回了歐洲。
歐洲人逐漸發明了以牛奶、冷凍水果、新鮮蛋黃、香料等為主料的半固體狀雪糕并刻上花紋,色澤和口味變化更多,成了冰淇淋的雛形。
看了那麼多你能分清冰淇(qí)淋和冰激( jī )淩 了嗎?
你最喜歡的冰淇淋、冰激淩或是雪糕(心好累)又是是哪一款呢?
歡迎留言告訴阿研哦~
實習生:梅春苗 編輯:劉喆
部分圖片及資料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