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北美頒獎季進入尾聲,這一年的全球佳片也已悉數展現在影迷面前。如果要在其中選擇一部最動人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我大概率會推薦這一部——《困在心緒裡的兒子(The Son)》。
熟悉北美電影的影迷聽到這個名字一定會立刻想到另一部奧斯卡佳片:《困在時間裡的父親(The Father)》。沒錯,《困在心緒裡的兒子》正是導演佛羅萊恩·澤勒“家庭三部曲”的第二部。
在這部影片當中,休·傑克曼飾演的男主角彼得,他原本平靜的生活,被前妻與兒子的求助打亂,他試遍了各種辦法,始終無法将兒子拖出抑郁情緒,自己卻陷入困境,新的婚姻關系也面臨着考驗。
這一次,導演澤勒放棄了駕輕就熟的非線性叙事和創造性的剪輯,而是采用了更為克制的手法講述這個故事。這足以說明導演對于故事本身和演員表現力的信心——從故事上來講,彼得和兒子的關系至少經曆了四次反複,不停放松又繃緊,直到最後如同疲憊不堪的皮筋驟然繃斷。
這一反複糾纏折磨的過程,如同手術刀一般剖開了無數破碎關系的真相。更加不留情面的是,在彼得與兒子拉扯的過程中,工作的牽扯、前妻的失意、現任妻子耐心的耗盡,以及老父親的置身事外,共同形成了四面密不透風的圍牆,彼得在狹小的無法轉身的密室中,逐漸被抽空氧氣,失去呼吸的權力。
這個逐漸被抽空的感覺,正是無數家庭困境的真相。
從演員表現力上來講,休·傑克曼一直是我心目中“被超英電影耽誤的超級演員”。歌劇演員出身的休·傑克曼曾獲得過兩次托尼獎——被譽為音樂劇界奧斯卡的超級獎項。在“金剛狼”角色告别觀衆之後,他因細胞瘤摘除手術而被醫生告誡“不要開嗓”,卻不顧勸阻重新回到歌劇舞台,延續自己的舞台生命。
隻有真正熱愛表演的人,才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毫無疑問,在《困在心緒裡的兒子》中,“The Son”指代的真正主角,其實是休·傑克曼。在真正理解整個故事的困局之後,我們便能體會,深陷抑郁的兒子,隻是“心緒”的一部分,而心緒的中央,正是身兼父親和兒子兩種角色的彼得。
影片中休·傑克曼和飾演彼得父親的安東尼·霍普金斯之間的那段飙戲,堪稱整部影片的戲眼——彼得不停地詢問“Why?”,想要得出一個答案,而他的父親,隻淺淺地回應一句“So what?”兩個人在無法解開的繩結面前,分道揚镳。
原來心緒是一個結,父親給兒子系上,兒子成為父親的時候,想要成為自己父親的反面,卻把繩結拉扯的越來越緊。
在觀影過程中,我先後想到了李安的“父親三部曲”,和王朔的《我是你爸爸》,這些作品之間有着些許微妙的相似之處,東西方的親子關系仿佛在這些作品裡相視彼此,苦苦一笑。但又有着深刻的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比如彼得對待兒子的态度從松弛到緊繃,再到松弛如此往複,而馬林生對待兒子馬車的程序則正好相反。
東西方父子關系,從彼此的反面出發,卻逃不過同一種命運。
當然這裡我隻能淺顯地表述一點個人的感受,“父親”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個人的心中,也一定有一部不同的The Son,正因如此,《困在心緒裡的兒子》,我才認為它是整個頒獎季當中最動人,也是最孤獨的一部影片。
記得一定要珍惜影片結尾那段平平無奇的父子對話,那是過去一年中,好萊塢最催淚的告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