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孔子的為人之道

孔子的為人之道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9 02:54:55

孔子的為人之道?孔子“志于學”的治學之道作者:孔祥安 來源:學習時報 字數:2103,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孔子的為人之道?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的為人之道(孔子志于學的治學之道)1

孔子的為人之道

孔子“志于學”的治學之道

作者:孔祥安 來源:學習時報 字數:2103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人尊奉為“萬世師表”“大成至聖先師”,并且享有“天下文官祖,曆代帝王師”的美稱。綜觀孔子的治學之道,孔子“志于學”的治學理念應該是其中的關鍵和根本,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立志于學 持之以恒

孔子十分重視自身學習。他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寝,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同時,他評價自己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正是終身堅持學習,人生境界才有一個不斷提升和進階的過程,乃至最終達到了“不逾矩”的人生境界。孔子學習勤奮刻苦、持之以恒,讀《易》“韋編三絕”。當看到弟子冉求對學習産生畏難情緒,他教導說:“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他對于宰予白天睡覺的行為予以嚴厲批評,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孔子鼓勵弟子要堅持不懈,不可淺嘗辄止。他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還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鼓勵弟子,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追求學問就好像永遠趕不上似的,學到一點知識還擔心失去。

學以緻道 學以成仁

孔子略于“天道”,詳于“人道”。所謂人道就是“為仁之道”,即仁者人也。孔子追求人道,不是消極地等待或借助外力,而是通過自身的學習、修養不斷靠攏、接近道,即近仁、行仁。他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主張主動學習。他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同時,他奉行“謀道不謀食”和“憂道不憂貧”的原則,擺脫名利的幹擾,默默無聞地做學問;擺正心态,不求名利。他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孔子提倡“為己”而學,通過學習實現“修己”“立己”“達己”之目的,感受學習帶來的自身愉悅,進而達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治學境界。孔子認為,不僅有“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而且還應要“文之以禮樂”,才“可以為成人矣”。

學而不厭 不恥下問

孔子是一個學而不厭、不恥下問的好學之人。他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孔子認為,好學可以克服品德修養上的不足。他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所以孔子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博學多識,與其樂學好學、不恥下問是分不開的。子貢曾問孔子說:“孔文子憑什麼得到一個‘文’的谥号?”孔子回答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對音樂的追求達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癡迷程度,達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求知佳境。

學思結合 溫故知新

孔子強調學與思的結合。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如果一味地思考而不學習,則思考就沒有源頭活水;如果隻顧學習而不思考,學習就會陷入迷惑。孔子還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的弟子子夏說:“博學而笃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每天都學習以前不知道的,并做到時時複習,同時不忘記自己以前學過的,這樣就可以稱為好學的人了。孔子以好學自居,可謂深谙“溫故知新”的學習之法。

學無常師 見賢思齊

孔子學無常師,擇善而從,見賢思齊。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訪官于郯子,問禮于老子,學樂于苌弘,學琴于師襄。韓愈在《師說》中說:“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苌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做到了多聞、多見、多識。孔子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同時,孔子還能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内自省也”。孔子看到學問很好的賢者,就努力向他看齊,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學問;當看到不賢能之人,就要反省自己,看一下自己是否也存在類似的缺點或錯誤,以便改掉身上的毛病。如“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學以緻用 知行合一

孔子提倡學以緻用,倡導知行合一。孔子曾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孔子滿腹經綸,胸懷平治天下的信心和希望,期盼着待價而沽。如子貢說:“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孔子說:“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孔子還明确表示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這些不僅體現了孔子積極入世的一貫主張,也反映了孔子學以緻用的治學思想。孔子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言行一緻,不講空話。他提倡“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強調“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秉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原則,力行仁道。他說:“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好學、重行,認為“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誠如子貢所說:“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或許這是對孔子治學之道的一種更好诠釋,表達出孔子治學的真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