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開竅于目,腎開竅于耳,肺主皮毛,脾主四肢,如何分科而學?#按照中醫五行理論木、火、土、金、水,對應人體五髒的肝、心、脾、肺、腎。而五官(竅)目、舌、口、鼻、耳,與五髒如何對應?中醫認為肝開竊于目,心開竊于舌,脾開竊于口,肺開竊于鼻,腎開竊于耳,肝開竊于目。并巧妙的運用到四診八綱中。
肝開竅于目,肝藏血,而眼睛需要肝血的濡養,目得血而能視。所以眼疾多從肝論治。
腎開竅于耳,《素問應象大論》"腎在竊為耳"。《靈樞.脈度篇》"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能聞五音矣"。耳為腎之官腎氣足則聽覺聰,腎氣虛則兩耳失聰。故通過聽覺的變化來推斷腎氣的盛衰。
心開于舌,心氣通于舌,舌為心之竅。舌尖紅為心火盛,舌質淡為心血不足,舌有瘀斑為心血瘀阻。
脾開竅于口,《靈樞.脈度》"脾氣通于口,脾和則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運,濕濁内生,則食欲不振,口淡泛味,口粘膩,口甜等。
肺開竅于鼻,《黃帝内經》雲:"肺氣通于鼻,肺和則能知香臭矣"。鼻做為氣的通道與肺相連,肺氣調和鼻竅才能通利。風寒襲肺則鼻塞流涕,嗅覺不靈。肺有燥熱則鼻腔幹澀。熱邪壅肺,則氣喘鼻翼扇動。故當鼻疾多從肺論治。
五髒合五體,心主脈、肝主筋、脾主肉、腎主骨、肺主皮毛。
心主脈,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氣足則脈充實有力,心氣不足則脈虛弱細小。心脈瘀阻,則血脈不暢。則出現紫疳,肋下痞塊,脈結代。
肝主筋,肝為血之藏,筋之宗。肝血充足筋得以滋養,則四肢關節屈伸正常。肝血不足會出現四肢攣急,屈伸不利。
脾主肉,脾為後天之本,主一身之肉。為氣血化生之源,主運化,升清降濁,主統血。臨床見有面黃肌瘦或肌肉萎縮都從脾論治。
肺主皮毛,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如肺宣發失調,易出出現多汗易于傷風,毛發失澤或脫落,肌膚幹燥或皮疹。
腎主骨,腎為先天之本,主水,藏精納氣,在體為骨,骨生髓。腎精不足少兒會出現發育遲緩,老年骨關節病等。
總之五行學說中的五髒、五官、五體是中醫系統的基礎理論之一。學好中醫必須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