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台的留言區,經常看到不少的粉絲提問:分手後,該如何再相信愛情?
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人對于失戀帶來的痛苦,都是很難擺脫的。
有人能很快從失戀的狀态中恢複,積極地投入到下一段感情。
而有的人則會沉溺在失戀的狀态中,甯可在孤寂中掙紮也不願接納新的感情機會、嘗試重新愛人。
但每個人都是需要被愛的,所以我們哪怕失戀,也要鍛煉愛一個人的能力。
01
有很多人苦惱走不出上一段感情,其原因有兩個:
1、所有這種走不出來的痛苦,通常都是由于我們把視角放在過去造成的。
如果一個人把人生的視角一直放在過去,就永遠沒有辦法幸福。
因為這很容易讓自己後悔,覺得自己當時沒更努力抓住這個人。
2、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會把視角放在未來。
ta内心會想:我擔心今後找了一個人,這個人會不會把我怎樣?
活在過去的人,經常容易産生“後悔”的情緒,而活在未來的人經常産生“焦慮”的情緒。
然而其本質原因是,現實中大部分的人在失戀後,都會把自己過去的投入看成是付出,看作是損失。
很多女生之所以對前任耿耿于懷,是因為潛意識裡總認為自己在對方身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成本。
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失戀後,每個人都應該轉換看待過去的思維:從“失去了什麼”變成“得到了什麼”。
總結自己在這段戀愛關系當中,學到了什麼?哪裡有問題?哪裡可以改?
例如:
雖然我們失去了最愛的人,但對愛情的理解更加深刻和成熟;
雖然要面對分手的痛苦和孤獨,但我們可以為自己的愛情重新選擇和決定;
雖然失去了一個難過時的擁抱,但我們更加看清了自己在感情上的不足。
當我們有意識地總結自己身上的積極變化時,我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也會得到提升。
所謂念念不忘的戀情,終究會有放下的一天,它隻是一種習慣而已。
可能一開始會頻繁想起,後來漸漸地三五天才會想起一次,再過一段時間變成了一陣子才會想起一次。
直到某一天,你會忽然很驚訝地發現:似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再也沒有想起這個人。
因此,與其把失戀看作是一場失敗,還不如把失戀看作是一次成長。
面對失戀帶來的痛苦,要不斷地問自己可以從這次成長裡得到什麼,要學會開始客觀的看待曾經的感情。
明白是什麼原因導緻雙方分開,有哪些原因是完全無法避免的,哪些原因是以後可以調整的。
隻有意識到自己得到了成長,我們才有可能從失戀的痛苦狀态中走出來。
02
由于愛情觀的颠覆,失戀後的人常常會感到自己的整個生活都是動蕩不安的
我曾經有個粉絲投稿說,因不滿丈夫的暴力選擇離婚,但在離婚後的一年時間裡,她始終沒有走出失敗婚姻的陰影,遠遠見到對方時就會不自覺地發抖。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戰戰兢兢,對孩子所有的不滿,都來源于害怕孩子會成為和他爸爸一樣的人。
而她自己對事業和生活也時而信心滿滿地有很多願景,時而卻會陷在自卑中無法自拔。
當時,我的建議是希望她盡可能地跟不同的人去接觸,不要刻意地忘記上一段感情,嘗試尋找一個新的社交動力,以一種不着急的心态重新開始經營,學會跟别人建立安全的關系。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擴大自己社交圈,建立一些新的“儀式”,可以迅速幫助一個人提升穩定感。
既然是在關系中受到的傷害,就需要認識更多的人,去發現、體驗,以及經曆一些真正安全的關系。
這種安全感會讓你知道:“原來這個世界的關系不僅僅有傷害,也會有令人感到安全的關系”。
這樣,才能夠真正進入那些有未來的關系中。
一開始可能做不到,但是沒關系,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逐步漸進的指引過程:
可以回想一下身邊的同學、同事或者周圍的朋友圈,嘗試先學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
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建立一個号,利用自己的特長,比如擅長繪畫那就推送一些繪畫方面的東西;
如果是設計師,可以推送一些設計方面的東西,哪怕是做其他行業的也可以推送一些專業上的東西;
如果既沒有什麼特長,也沒有什麼專業,那總有時間吧?
哪怕什麼都沒有,隻有時間,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做一個搬運工,整理或者歸納某個領域裡的東西,再把它發出來,這也是可行的。
比如喜歡吃點好吃的東西,那就把這些美食收集起來,把它歸納一下,變成一個貼子,把這個東西發到網上。
在失戀時,擴大社交圈子的作用,是為了不要将自己置于獨處且清閑的狀态。
因為獨處的時候,會給大腦無處的遐想空間,過往感情中的甜蜜的、痛苦的情緒便會不停地湧上來。
隻有打破原有的、屬于彼此的的生活狀态,我們才能有重新遇見愛情的希望。
03
在雙方把分手原因解讀清楚之後,要學會為往事做個告别。
我推薦大家使用的方法是寫告别信。
寫告别信不僅僅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出殘餘的負面情感,還可以讓我們與這段經曆保持一定的距離,以更中立的角度對其進行思考。
所以如果正處于失戀的狀态,不妨試試認認真真去買個信封,找幾張信紙,認認真真地為自己寫一段話,把那些令自己困擾已久的事情,從頭到尾寫一遍。
就像一位女孩向我傾訴的一樣,她兩年前因男朋友出軌,選擇結束了這段痛苦的感情,但時不時會被情緒困擾。
現在的她因為有個非常相愛的現任男友,情緒已經好了很多。
但卻在最近得知前任與她現在的同事要結婚,又回憶起前任傷害她的事。
比如前任出軌對象說過的壞話、出軌對象在網上辱罵過的内容等等。
如此種種回憶總會讓她感到憤恨與不公平,覺得前任憑什麼還能安心生活,甚至常常想要把他暴打一頓以求解恨。
我們都知道,這種憤恨容易把人引向歧途。
就算這位女孩真的把那個男人暴打一頓,不僅不能夠解決問題,甚至還會讓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煩。
但是,盡管我們理智上知道這一點,可情緒上就是會不爽,甚至非常痛苦。
對于這一類的痛苦,我曾深深地思考過它們的根源是什麼。
答案是:這種痛苦,來源于我們作為人類,對于無常的不接受。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是“好人應當有好報,壞人必須受到懲罰”。
可是,當我們成年以後,發現世界的真相并非全是如此。
有些犯罪分子,尚且沒有受到懲罰。
當然,相信正義的司法機關終将抓獲他們,但這需要一個過程,更何況故事裡這隻是一個普通的壞人。
這個“壞人”我要打個引号,甚至也許他都不能夠算是壞人。
他可能隻是在女主的世界裡對女主很壞,也許在另外一個女人那裡,他可能是一個好人。
所以,有些真正的惡人尚且沒有伏法,我們又怎能期盼一個普普通通的壞人就一定受到懲罰呢?
這就叫做「世事的無常」。
我們要知道,所有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如果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執法者,那惡人當然分分鐘伏法。
可是,執法者也很忙。
同樣,對于個人而言,我們也是在用有限的人生去追逐無限的體驗。
于是我推薦她将“前任跟她發生了什麼事,她是如何如何被傷害,如何如何痛苦……”等負面情感全部記錄在告别信上。
當我們像這樣把自己的負面情感全都寫出來再去看時,就可以清晰地察覺自己的負面情感體現在哪裡,究竟是什麼讓自己如此困擾。
最後,我們就可以借鑒這段經曆融合成我們的人生故事,形成新的世界觀。
待負面情感得到釋放後,接下來有三種處理告别信的方法:
1、可以用一個瓶子把它密封起來,扔到河裡,讓它飄走
2、可以找一片空地,把它埋起來。
3、還可以就在廚房裡把它燒掉。
以上方法,挑一個最喜歡的方式去處理這封信即可。
如果處理完之後的一個月,再次想起這件事情,那就按照這個方法再處理一遍。
如果還不行,可以繼續重複。
我相信,重複到一定的周期,絕對不超過七七四十九次,就肯定釋懷了。
以上,這個儀式叫做「送走心事」。
相信大家嘗試之後,就會意識到這種儀式的強大。
看着信封作為一個漂流瓶,在河水裡飄走,就是心事被告别的過程。
所以,所有跟痛苦的過去有糾纏的讀者們,都可以試試這種「送走心事」大法,但願能幫到大家。
本文插畫,任何組織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