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友問答】耳機種類那麼多哪款佩戴方式才是主流?
音樂是無國界的藝術,可以讓心情更舒暢,很多朋友都喜歡在乘車和步行時聽音樂,不過,你知道如何正确的戴耳機嗎?看到這個問題你是不是很不屑一顧,先别忙吐槽,來看看,你是不是戴錯了好多年。耳機怎麼佩戴才是正确的以佩戴的方式來區分,耳機主要有耳塞式,入耳式,頭戴式,挂耳式。
普通耳塞式耳機屬于開放式耳機,開放式耳機質量輕,聲音自然,無壓迫感,因為是開放的,聲音外洩,外界噪聲也會進入。半開放耳機是指耳機的開放是選擇性的,即隻對某些頻率開放對其它頻率是封閉的,或者是在一定方向上是開放的在其它方向是封閉的。
入耳式耳機,又名耳道式耳機、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器(即IEM的英文全稱:In-Ear-Monitor),是一種用在人體聽覺器官内部的耳機,根據其設計,會在使用時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耳機上面寫着 L和R L是left表示左聲道R是right表示右聲道。
頭戴式耳機,顧名思義是戴在頭上,并非插入耳道内,區别于入耳式耳塞的一類耳機。它是由兩部分組成,信号發射器和帶有信号接收和放大裝置的耳機(通常是動圈式的)。發射器與信号源相連,也可以在發射器前接入前級或耳機放大器來改善音質和調整音色。
耳挂式耳機是指在耳機側邊添加輔助懸挂的裝飾以方便使用的一種耳機。區别于入耳式耳機。耳挂就是耳機和耳塞按照佩戴方式所劃分的一種類型。耳挂大體可分為三類既:耳機式耳挂、耳塞式耳挂和入耳式耳挂。而年輕人大都有在室外聽音的習慣。但耳挂的漏音與不隔音的缺點也極大的制約了室外聽音。
入耳式耳機和非入耳式耳機很像,但使用方法不同。非入耳式耳機是挂在耳郭和外耳道之間,而入耳式耳機需要插入耳道裡,就好像酒瓶的瓶塞,完全封閉耳道。如果沒有塞好,那麼聲音會受影響,尤其是低頻音,同時你還會聽到許多噪音。
繞耳式佩戴主要是為了解決聽診器效應的問題。 聽診器效應常見于入耳式耳機,即耳塞線或者單元處受外界碰撞或者空氣摩擦,産生的振動通過耳塞線直接(入耳的線一般硬度較大,有利于傳導振動)傳遞到耳道内,産生讓人很不愉快的摩擦聲。
使用耳機時要掌握“60-60”原則,即聽音樂時,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百分之六十,連續聽的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比如,如果您在地鐵車廂聽音樂,背景噪音高達85至100分貝,而耳機的音量勢必要蓋過背景,長此以往會使聽力受損。
要減少聆聽刺激性強的音樂,如重低音和強高音的音樂。選擇合适的耳機,一般情況下,頭戴式耳機比耳塞式耳機好,因為使用前者時聲音經過外耳的緩沖。一般來說,聽到同等音量的音樂,耳塞式耳機比頭戴式耳機的音量高7至9分貝。
跑步時不要聽耳機,音樂的節奏會影響跑步的步伐,影響大腦的血流,使人更容易疲勞。有研究報告稱,有氧運動時戴耳機聽聲音大的音樂,聲損傷的危險性翻倍。青少年聽力與鼓膜仍然處于發育當中,不要長時間帶耳機哦。其實不管你怎麼戴耳機,首先要戴起來舒服而方便,對于正确選擇和佩戴耳機,你是怎麼看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