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人注意!
9月1日起至10月7日,
沈陽市9家大型商超、5家生鮮連鎖超市,
在全市161家門店設立惠民蔬菜專櫃,
每日選取2個以上日常蔬菜品種,
以低于市場平均價格的成本價格
向市民銷售。
9月1日起,為進一步優化保障全市疫情防控及中秋、國慶節日期間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沈陽市商務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揮流通保供企業示範帶頭作用,确保全市蔬菜市場供應品種豐富、總量充足,運行平穩。
增加産銷批發源頭總量,
确保日均蔬菜上市量
不低于3800噸
積極組織保供隊伍中的盛發、雨潤、地利等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和生鮮連鎖超市,深入本地和外埠産地,加強産銷銜接,多渠道組織貨源,确保全市各批發市場日均蔬菜上市量不低于3800噸,以量穩價,滿足消費。
加大市場零售終端備貨,
增加補貨頻次,滿足市場需求
組織家樂福、華潤萬家、大潤發、沃爾瑪、永輝、中興、比優特、大商集團、副食集團等大型連鎖超市和地利、新隆嘉、劉全、鮮機惠、萬家興等生鮮連鎖超市零售終端保供門店,加大近期生活必需品備貨量,耐儲蔬菜品種按5天供應量備貨、非耐儲品種增加補貨頻次,滿足市民需求。
啟動設立惠民蔬菜專櫃,
每日2種以上蔬菜成本價銷售
為确保中秋、國慶節日期間全市蔬菜市場供應穩定,沈陽市商務局組織全市菜籃子流通保供經營主體中的9家大型商超,5家生鮮連鎖超市,全市共161家門店,從9月1日起至10月7日,設立惠民蔬菜專櫃,每日選取2個以上日常蔬菜品種,以低于市場平均價格的成本價格向市民銷售,增加低價蔬菜市場供應量,以保障民生需求引導蔬菜市場價格穩定運行。
部署安排做好電商渠道保供,
統籌貨源組織和分揀人員調配
沈陽市商務局指導京東、美團、阿裡、餓了麼、大潤發、家樂福、新瑪特等17家企業統籌做好貨源組織和分揀人員調配,提升線上保供能力和水平。指導平台類企業在中秋、國慶節日期間,通過開展線上促銷優惠、降低商戶服務費用、升級服務措施,引導無接觸購物,全力滿足消費者線上消費需求。
8月31日
沈陽蔬菜和農副産品價格表
持續做好群衆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工作
——市發改委、皇姑區等
單位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8月31日,市發改委、皇姑區、于洪區、和平區、大東區、康平縣相關負責同志就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我市主要農副産品價格是否總體平穩?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31日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我市主要農副産品市場供應充足、品種齊全,價格運行總體平穩。其中,大米、精粉、桶裝豆油、桶裝花生油、豬肉、牛肉、羊肉、白條雞價格均總體保持穩定,雞蛋、蔬菜價格略有上漲。重點監測的20種蔬菜中,大蘿蔔、胡蘿蔔、圓蔥、冬瓜、蒜薹價格有所降低。随着秋季到來,氣溫下降蔬菜長速變慢,地産蔬菜供應量開始季節性走低,大白菜、甘藍等季節性斷茬蔬菜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基本一緻,符合北方城市耐儲蔬菜價格周期性規律。随着各部門、各地區保供穩價措施密集出台和政策疊加效應的不斷顯現,我市蔬菜供應量還會有所增加,以量穩價能力不斷提升。31日四大蔬菜批發市場10種蔬菜上市量1295噸,比30日上漲8.92%,後續供應量将持續穩定增加,将帶動蔬菜價格更趨穩定。
記者:今天是我市實施62号通告的第二天,為做好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各地區采取哪些措施?
皇姑區相關負責人: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将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做細做實。一是打造三級保供網絡。第一級由地利生鮮、新隆嘉供銷社組成,第二級由家樂福、華潤萬家、比優特、新天地超市、千盛百貨超市等大型商超組成,第三級由街道轄區内農貿市場、生鮮超市、便利店組成。二是繪制區域生鮮地圖。積極挖掘中低風險區域内生鮮及日用品店共58家,形成《華山區域生鮮情況地圖》。提供生活物資10大類、100餘種,其中蔬菜79種。三是做實社區志願服務。保供領導小組陸續招募志願者支援4個街道服務居民,積極對接市供銷社2台流動售賣保障車,豐富品種、平抑菜價。
于洪區相關負責人:突出便民、利民,全面打造生活物資保障穩價工作網絡。一是強化保供隊伍。聯合永輝、家樂福2家大型商超,9家便民超市,美團優選、多多買菜2家電商購物平台,搭建生活物資保供體系,引導大型商超、生鮮超市、農貿市場線上銷售。二是推出便民套餐。印制居民購物指南,實施“便民套餐包”計劃,設計不同價位、不同配品的生活物資包,在兼顧群衆需求的同時提高保供效率。三是打造配送閉環。在管控區外設立便民驿站作為總物資接駁點,管控區内依據網格設立7個分區配送點,快遞全程實行無接觸配送,并安排社區為無網購能力、行動不便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物資保障。
和平區相關負責人:建立覆蓋全區的三級生活必需品保供體系,全面提升生活物資保障能力。第一級以重點保供企業為主體,負責全區居民基礎物資保障。第二級由28個中小型保供企業組成,負責對其所在地的街道提供生活必需品保障。第三級包括7個農貿市場及小型超市、便利店,由所在社區以社區團購形式完成線上銷售。同時,對于無法使用手機、重症和卧床老人等特殊群體,街道志願者送菜上門,完成“最後一公裡”閉環配送服務。
大東區相關負責人:健全線上線下多維保供網絡體系,全方位保障轄區居民生活所需。一是健全實體保供網絡。以轄區内批發市場、大型商超、連鎖生鮮超市、連鎖便利店、連鎖餐飲企業、倉儲配送企業、豬肉儲備等企業為主體,打造重要生活必需品實體保供網絡。二是提升配送保障能力。統籌全區400台重點保供企業運輸車輛、600名外賣配送人員,組織保供企業将保供能力向大東傾斜。三是暢通網絡購物渠道。組織和引導轄區居民通過彙農雲創、蘇甯易購等網上購菜平台采購,滿足居民個性化購物需要。
康平縣相關負責人:統籌安排部署,做好重點人群、重點場所、重點環節物資保障工作。一是成立專班,精心安排部署。深入萬家福、宜家超市等10家保供企業,統籌安排部署商貿領域疫情防控。二是主動下沉,加強重點防控。督促10家重點商超做好市場價格巡查、員工和消費者疫情防控等工作。三是統籌調度,完善配送網絡。組織小區、鄉鎮、村屯均建立供銷菜點(平價菜投放點),建立供銷菜點小區團長及建立網格保供群的小區名冊并實行動态調整,确保人員在崗在位,随時完成疫情防控和保供穩價工作任務。
來源: 沈陽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