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治上火涼茶應該放些什麼

治上火涼茶應該放些什麼

健康 更新时间:2024-12-22 18:25:35

“上火”是中醫熱證表現的症狀,那麼“上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該怎麼治療?現在火的一塌糊塗的“加多寶”真的能治療“上火”嗎?現在小編給您詳細解答一下。

1. “上火”的症狀

全身性的症狀:煩渴、發熱、潮熱、盜汗等;

心神情志症狀:心煩、失眠、急躁、易怒、五心煩熱、健忘等;

津液損傷症狀:幹咳少痰、聲音嘶啞、小便短少、鼻子幹燥、口唇燥裂、口幹、口渴、眼睛幹澀、大便幹燥等;

人體上部局部症狀:面紅、口周潰爛、鼻周紅腫、扁桃體紅腫、牙疼、頭痛、咽痛、眼睛紅腫疼痛、口苦、口舌生瘡、口角糜爛、耳鳴、牙龈腫痛、目眵增多、耳内流膿等;

其他症狀:胸悶脅痛、多食易饑、胃脘脹滿、呃逆、嘔吐、咳腥臭痰、腰膝酸軟、多夢遺精、脈數等;

治上火涼茶應該放些什麼(上火是怎麼一回事)1

清火中藥

2.2 常見的清火中成藥

現有的中成藥裡,三黃片、黃連上清丸、牛黃解毒丸、牛黃清火丸、清熱解毒口服液、口炎清顆粒、養陰清肺口服液、血府逐瘀膠囊就是分别從養陰清熱、涼血清熱和活血清熱角度,用于治療陰虛型上火、血熱型上火和瘀熱互結型上火。

三黃片:用于三焦熱盛所緻的目赤腫痛、口鼻生瘡、咽喉腫痛、牙龈腫痛、心煩口渴、尿黃便秘。

黃連上清丸:用于上焦風熱所緻的頭暈腦脹,牙龈腫痛,口舌生瘡,咽喉紅腫,耳痛耳鳴,暴發火眼,大便幹燥,小 便黃赤。

牛黃解毒丸:清熱解毒, 用于火熱内盛,咽喉腫痛,牙龈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

牛黃清火丸:清熱,散風解毒。用于肝胃肺蘊熱,引起的頭暈目眩,口鼻生瘡,風火牙痛,咽喉腫痛,痄腮紅腫,耳鳴腫痛。

清熱解毒口服液:清熱解毒。用于熱毒壅盛所緻的發熱面赤、煩躁口渴、咽喉腫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見上述證候者。

口炎清顆粒:滋陰清熱,解毒消腫。用于陰虛火旺所緻的口腔炎症。

養陰清肺口服液:養陰潤肺,清熱利咽。用于咽喉幹燥疼痛,幹咳、少痰或無痰。

血府逐瘀膠囊: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用于瘀血停滞胸中而見胸痛、頭痛,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幹嘔、煩急、心悸失眠、午後潮熱,或唇舌紫暗、舌有瘀點、脈弦澀等症。

3. 加多寶與“上火”

許多消費者對于加多寶的認知都建立在“清熱降火”這一産品的功能屬性上,“怕上火”成為其标簽。但是加多寶作為一種飲料,不具有藥品治療病症的良好作用,所以治療“上火”首要選擇是服用藥物。

但是從加多寶的配方,大多選擇具有清熱火作用的中藥;以及消費者的心理治療作用來分析,其對“上火”的預防作用有一定的理論依據。(生病之後治療“上火”,恐怕力所不及;預防“上火”,不妨一試)。加多寶的原料是“三花三草一葉”,其三花是金銀花、菊花、雞蛋花;三草是仙草、甘草、夏枯草;一葉是布渣葉。

治上火涼茶應該放些什麼(上火是怎麼一回事)2

加多寶涼茶配料

金銀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幹燥花蕾或初開的花,藥用曆史悠久,為常用中藥。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功效,用于治療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等症。

菊花

菊花為菊科菊屬植物菊的幹燥花,是藥食同源植物。菊花性甘、味苦,微寒;歸肺、肝經;可散風,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臨床上菊花主要用于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及瘡癰腫毒。

雞蛋花

雞蛋花因其花瓣潔白,花心淡黃,極似蛋白包裹着蛋黃因此得名。其幹燥的花常用于入藥,治濕熱下瘡,咳嗽等症,亦能清熱,潤肺解毒。

仙草

仙草又名仙人草、涼粉草等,為唇形科涼粉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草是傳統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清熱解暑、利尿等醫療保健作用,中醫常用之主治中暑、小兒酢疱、丹毒入腹、感冒、高血壓、黃疸、腎髒病、糖尿病和關節肌肉疼痛等病症。

甘草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幹燥根及根莖。其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和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和烈性。

夏枯草

夏枯草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屬植物夏枯草的幹燥果穗,味辛、苦,性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的功能,用于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疬、瘿瘤、乳癰腫痛。

布渣葉

布渣葉為椴樹科植物破布葉的幹燥葉,性微酸,涼。歸脾、胃經。具有清熱消滞、利濕退黃的功能,用于感冒,中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濕熱食滞之脘腹痛,食少洩瀉,濕熱黃疸。

小編寫到這裡,大家對“上火”有一定認識了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