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儲殷教授靈魂伴侶

儲殷教授靈魂伴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6 22:22:46

「奇葩說6」第九期讨論了靈魂伴侶的話題。


“該介意另一半有靈魂伴侶嗎?”


羅振宇戰隊持方「不該介意」,蔡康永隊持方「該介意」。


一場辯論下來,感覺雙方都沒有就「靈魂伴侶」給出一個具體的定義。


一邊在說興趣愛好相符的親朋好友,一邊在說靈魂共振的精神匹配對象。


私認為,對「靈魂伴侶」的解讀才是辯論的重點,這個概念沒有明确,說啥都是虛的。


其實儲殷老師的邏輯不赢詹青雲,他赢在語言的務實和走心。


儲殷老師對「靈魂伴侶」的定義,我實在不能同意。


儲殷教授靈魂伴侶(親友同學前輩都能叫)1


01


什麼是靈魂伴侶?


儲殷認為,靈魂伴侶不是相愛的雙方,靈魂伴侶之間不會“出事”,所以不用介意:


我們第一個異性soulmate是誰?


是我們的父母。


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對他們無話不說。


後來你長大了,你去了小學,有了同桌。


有了發小,有了青梅竹馬。


你去了大學,睡在上鋪的兄弟,跟你分享秘密的閨蜜。


你畢業了,進入社會,有指導你的前輩,有人跟你意氣相投,聊旅遊、電影...


在他看來,靈魂伴侶就是在人生不同階段會陪你走一程的聆聽者、分享者。


随着社交圈越來越大,我們在每一個交集裡的碰撞和共鳴對象都叫靈魂伴侶。


也就是說,人的一生中,會換好幾任靈魂伴侶。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還可以同時擁有好幾個靈魂伴侶。


儲殷教授靈魂伴侶(親友同學前輩都能叫)2


這是「靈魂伴侶」的真實概念嗎?


不以為然。


「靈魂伴侶」之所以從衆多人際關系中被抽離出來單獨讨論,就是因為它的特殊性稀缺性甚至唯一性


人們常說soulmate“可遇不可求”,就是因為它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的,大多數人一輩子都遇不到。


父母和兄弟姐妹,同學與同事前輩,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對象。


他們也許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影響過我們,但他們存在的意義也就到此為止。


他們不是我們的伴侶,充其量是我們人生的過客。


田馥甄的歌《靈魂伴侶》是這麼唱的:


若你是一陣春天裡的風,那我一定是最遠的風筝。


若你隻是一道某個弄堂緊鎖的門,我是門外的藤。


若你是難得一見的彩虹,我願做路人驚歎的叫聲。


若你又是一顆可望不可及的星辰,我便是眺望眼神。


靈魂伴侶是:


我們本可以在世界上單獨存在,但因為有了對方而顯得更加耀眼和完整。


這樣的匹配,才算是真正的天作之合。


如果我的另一半有靈魂伴侶,有屬于他的天作之合,而那個人不是我,我怎麼可能不介意?


儲殷老師,心胸實在寬廣。


不過,儲殷有句話是有道理的:


他之所以是異性,隻不過因為這個世界上有50%是異性,這是個概率問題。


靈魂伴侶可以是同性,也可能是異性。


而這道題目讨論的,正是對方為異性的這50%的情況。


我的另一半“不幸”掉入這50%的概率裡,遇到了他命中的天作之合,而那個人不是我。


會介意嗎?


想想林徽因、梁思成和徐志摩的故事。


林徽因與徐志摩相互欣賞一世,徐志摩曾為林徽因寫下多篇詩作,甚至毫不保留地表達情意: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而林徽因雖然愛着徐志摩,最後卻嫁給了梁思成。


你說梁思成的内心,能不介意嗎?


儲殷教授靈魂伴侶(親友同學前輩都能叫)3


02


回顧一下辯題:


“該介意另一半有靈魂伴侶嗎?”


原來,重點不是在「會」,而是在「該」。


會介意的對方有靈魂伴侶的這種情緒,該不該?


詹青雲已經回答過了:


你要相信,沒有任何一種情緒是不應該的。


儲殷教授靈魂伴侶(親友同學前輩都能叫)4


該與不該的标準是什麼?


是法律和道德底線。


隻要不犯法、不違背道德倫理,哪有什麼不應該的?


介意另一半有靈魂伴侶,該。


不介意另一半有靈魂伴侶,也該。


至此,該與不該已經沒有異議。


詹青雲的辯詞着重在「靈魂伴侶」與「伴侶」的區分上。


大部分人都覺得我們還沒有遇到我的靈魂伴侶。


為什麼你已經找到了一個靈魂伴侶,已經擁有了這份幸運,卻還要去将就、接受、忍受一個沒有靈魂的婚姻。


所以問題并不是‘為什麼我有了一個「伴侶」,我還有一個「靈魂伴侶」。‘


而是‘為什麼我有了一個「靈魂伴侶」,我還需要一個「伴侶」。‘


我真正介意的是什麼。


我介意的是,我的伴侶擁有他的靈魂伴侶,但是他卻如此怯懦。


我介意的是,這個世界不允許他去擁抱他自己的靈魂伴侶。


是啊,既然靈魂伴侶那麼難得,它就應該得到絕對的肯定與重視。


到底是什麼阻礙了靈魂伴侶的結合呢?


是時間、年齡,還有婚姻裡的一紙合約。


婚姻的合約裡,不該後來居上,隻許先到先得。


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社會道德給我們戴上的枷鎖。


覺得不滿?


但沒有誰的人生是能夠圓滿的。


有的人已經有了婚姻,卻在之後遇到了靈魂伴侶,就需要在破碎的家庭和寂寞的靈魂之間做出「舍」與「得」。


也有的人苦苦追尋,卻遲遲等不來那個世間唯一,「伴侶」或「靈魂伴侶」之間一無所得。


我們不能說哪種是對,哪種是錯。


就像剛剛說的情緒沒有該與不該。


靈魂伴侶的出現給了人生另一種選擇,而每種選擇都有它的合理性。


這道辯題也沒問“該不該有靈魂伴侶”,問的是“該介意有靈魂伴侶嗎”。


證明它沒有否認靈魂伴侶的合理性。


所以,根據上文,靈魂伴侶比伴侶更難得,所以它重要。


若我的另一半遇到靈魂伴侶,我的介意也再正常不過。


就如肖骁說的:


我要得到一個答案。


到底是他的存在傷害了我,

還是我的介意打擾了他。


儲殷教授靈魂伴侶(親友同學前輩都能叫)5


03


靈魂伴侶難求,所以重要。


但問題是,能正确辨識「靈魂伴侶」的人并不多。


愛好、性格出奇相似不一定是靈魂伴侶,有可能是欺騙陷阱。


相見恨晚不一定是靈魂伴侶,有可能是一瞬的電光火石。


百分百步調一緻不一定是靈魂伴侶,有可能是另一個人的将就和妥協。


遇見「靈魂伴侶」是什麼感覺呢?


美國小說家詹迪·尼爾森說:


就好像走進一座你曾經住過的房子裡——你認識那些家具,認識牆上的畫,架上的書,抽屜裡的東西。如果在這個房子裡你陷入黑暗,你也仍然能夠自如地四處行走。


互為靈魂伴侶的兩個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你若是不停追逐的秒針,我是你背後暗湧的齒輪。


你若是一滴筆尖尚未幹透的藍,我是紙背上的痕。


我們互相連接的頻道,隻有我們自己知道。


你既是你,也是我另一個自己。


最後,問問内心:


你呢?你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了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