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揭秘c919強度試驗團隊

揭秘c919強度試驗團隊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8 20:08:02

【編者按】

7月1日,将迎來中國共産黨建黨97周年。

97年春華秋實,97年風雨兼程,共産黨人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澎湃新聞在慶祝建黨97周年之際,采訪了一批奮戰在上海改革攻堅、重大工程一線的基層黨組織、共産黨員,見證他們在新時代的新擔當新作為。

始不垂翅,終能奮翼。

一架大飛機從夢想到直沖雲霄,身闆夠不夠硬?C919大型客機強度試驗團隊正用自己的汗水付諸實踐,尋求答案。盡管跨單位協作,但試驗團隊肩負同一個使命,攻堅克難,順利完成一項接一項的試驗,黨員先鋒更是主動攻關,帶頭突擊。

未知的路究竟該怎麼走?大飛機強度試驗“兄弟團”知道,路一直在他們腳下,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他們心中的大飛機夢。

揭秘c919強度試驗團隊(揭秘C919強度試驗團)1

C919與它的強度試驗“兄弟團”。 本文圖片均由上海商飛 供圖

三方協作,共同驗證

6月26日,上海發布入夏以來首個高溫橙色預警。14時,浦東新區最高氣溫達到37℃。

位于浦東國際機場南邊的C919靜力試驗現場,一架大飛機的機身躺在廠房内,身上布滿了試驗裝置和密密麻麻的管線。工作人員頭戴安全帽,身穿藍色工作服,爬上爬下給它做着“體能測試”。即使廠房内開了空調,他們的後背也能見到汗濕的印記。

這是C919大型客機強度試驗團隊的工作日常。團隊跨三家單位,由一名“考官”與兩名“考生”組成。

“考生”是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簡稱上飛院)與中國航空工業飛機強度研究所(簡稱623所),“考官”是中國民航局上海審定中心(簡稱審定中心),代表政府和公衆,對飛機的安全性進行全面監督、審查和驗證。

上飛院與623所共同開展C919大型客機全部結構強度試驗的設計、實施,向“考官”表明和證明,飛機結構和強度對于适航規章的符合性。

日常工作中,三方各司其職。上飛院把試驗件交給623所,後者開展試驗,審定中心代表公衆把好飛機安全關——按照标準、要求、程序,檢查商飛試驗團隊所做的工作是否如期進行,結果是否有效,能否達到預期的要求,對一些關鍵細節、環節提出質疑和建議。

但彼此間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審定中心已與整個C919設計試驗團隊一起摸爬滾打了八年多。” 審定中心結構強度室主任張迎春表示,審查試驗大綱、目擊試驗以及審查試驗報告時,需要三方通力合作。C919副總設計師周良道說,為保證試驗安全,上飛院與623所創新成立了聯合指揮部。

C919測試點高達13000多個

一次次緊鑼密鼓的試驗中,C919變得越來越“強壯”。

強度驗證相當于給飛機做“體能測試”,包括靜強度、動強度、疲勞試驗等,C919測試點高達13000多個,隻有強度通過了測試,安全才有保障,飛機才能離地飛起來。

在C919大型客機研制體系中,623所承擔了涉及材料原件、結構部件和全機等三個層面的強度試驗任務。

2016年4月11日,C919大型客機全機靜力試驗機(10001架機)正式交付623所上海分部。交付當天,現場聯合指揮部也同時成立。彼時距離首飛日漸臨近,而新廠房、新設備、新要求,無不給試驗團隊帶來挑戰與壓力。

聯合指揮部兩地辦公,指揮着祝橋試驗現場和閻良翼身組合體試驗現場,讓每一項工藝反饋,每一項設計更改,每一項試驗文件的審批都能全速地傳達和執行。

交付後的一個月内,試驗團隊便完成了首項增壓艙增壓試驗,緊接着全機2.5g機動平衡工況限制載荷靜力試驗,飛機首飛前全機地面共振試驗等相繼完成。2017年2月15日,最後一項首飛前全機靜力試驗也順利完成。

2017年5月5日,C919完成首飛。雲霄上的夢想終成現實。而首飛後的一系列試驗工作,也馬不停蹄地在進行。

即将面對2.5g試驗

如今C919即将面對的,是讓ARJ21一度折戟的2.5g試驗。

“2018年6月,我們順利完成了10001架機增壓艙增壓極限載荷試驗,7月上旬到中旬要做C919大型客機穩定俯仰2.5g靜力試驗(驗證飛機在2.5倍重力情況下的承壓載情況),機翼翼尖的變形是在3米左右,而且還不能壞,這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嚴峻的挑戰。”提到 2.5g試驗,上飛院飛機結構強度工程技術所副所長朱林剛說,至今他還清楚地記得“失敗”的滋味。

2009年12月1日,中國首款自主研制的支線噴氣客機ARJ21新支線飛機在進行全機穩定俯仰2.5g極限載荷試驗過程中,當載荷施加到87%載荷時,龍骨梁後延伸段結構遭遇破壞,結構無法繼續承載,試驗被迫中止。

“當時很痛苦,每一個人背負的壓力都特别大,壓抑得喘不過氣。”朱林剛回憶,2010年6月底,經過7個月絕地攻堅,ARJ21新支線飛機2.5g極限載荷試驗最終圓滿通過。“花了7個月,我們把原因分析清楚了,把修正方案找到了,把事情最終幹成了。”而對于即将進行的C919大型客機2.5g試驗,朱林剛相信,試驗團隊能夠衆志成城,完成挑戰。

揭秘c919強度試驗團隊(揭秘C919強度試驗團)2

C919在進行強度試驗。

“項目進行到哪裡,就把黨旗插到哪裡”

親曆了ARJ21支線飛機2.5g試驗的唐吉運(現為中國航空工業飛機強度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當時看到飛機“壞了”,第一時間跑去查看現場。在2009年試驗成功以後,他用足球比賽絕殺來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

“我是感覺到有使命感,這個使命感讓我們首先不想到你是設計飛機還是做試驗的,這個就是國家的一個項目。大家第一目标是要把項目做好,要讓飛機上天,交付客戶。我們試驗就是中間一個重要的環節。因為我們有這個使命,這個使命把我們變為一體。”唐吉運說。

而為了讓工作更好的開展,三方組成的試驗團隊也成立了共同的黨支部,在工作的同時開展黨建工作,在黨建中促進工作發展。目前,試驗團隊共有800餘人,平均年齡30歲左右,黨員占比約為75%。

“我想我們這個團隊的背後有三種力量,黨建的力量,精神的力量,第三是團隊的力量,這三個力量很重要。”中國商飛公司黨群工作部副部長曾勇明說,無論項目進展到哪裡,團隊就把黨旗插到哪裡,把黨旗插在型号的最前線。而哪裡有最艱難的問題,就有黨員,就有支部,就有黨建工作,這毋庸置疑。

曾勇明介紹,團隊圍繞兩學一做來開展黨建工作,比如黨員“閃光”行動,發揮支部“燈塔”效應,把黨建優勢轉變為飛機型号的重要力量。有“強度雙強”之稱的王強與吳強,他們用行動帶領着整支黨員先鋒隊迎難而上,以實際行動貫徹“兩學一做”,甚至通宵加班,以最快速度解決問題。

團隊裡的“閃光”事迹更是不少。

“想到去年6月23日,我們在這裡做試驗,那個時候局方的代表張柱國小孩生日,從早上開始就和小孩說馬上回去陪他過生日,但是他一直從早上陪我們到深夜,最後很不好意思地回家,還說這是送給小孩最好的生日禮物。我覺得很感動。”周良道說。

“老木”帶“新苗”。除了老黨員以身作則,團隊裡的青年黨員也勇于“挑重擔”。長期的共同協作,強度試驗團隊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