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演奏的時候
是否會有以下這些問題
1
音符的時值都很熟悉,但是組合到一起形成一段節奏就感到很吃力。
2
明白怎樣打拍子,也明白手上的演奏如何跟腳上的拍子對應,但是演奏的時候節奏型彈不穩、彈不準,甚至總彈錯。
3
學會了節奏型A,稍微變動一下變成節奏型B,理解起來就非常吃力。
樂器的學習中,我們常去判斷編曲走向以及學習如何提速,如何加入複雜的技巧等,可是演奏時總有一些小細節演奏的不夠準确,或者不足以表現出原有的韻味。這是我們對音樂律動的把握不足導緻的。
律動是什麼?
我們平時說的節奏感,隻是律動含義中的一部分。律動除了包含節拍和節奏,還要包含休止的嚴謹,感情的表達,強弱的控制,高低的呼應,線條的走向,段落的變化過渡等。
如何培養音樂律動感呢?
0
1
音樂的學習必然要從聽開始,而培養自己的律動感同樣還是要從聽入手,從聽覺上先對音樂産生明确的判斷。你要嘗試告訴自己,邊聽邊打拍,控制好拍子的速度,數好哪裡開始,哪裡停頓,哪裡結束,哪裡産生變化等。
0
2
在你學習的階段,邊練習邊參照原曲,分辨節奏型的準确度,時值控制的精确度,力度大小的把握度等。久而久之,你學會的不僅是打好拍子,更能加深對一段節奏型表達出來的跳躍感的情感認識。
0
3
不要過度依賴節拍器,否則你也隻剩下速度節拍準确而已。我們說培養感覺,你的身體對音樂的感覺一定要有。吉他手Adam Rafferty說過,節奏感存在于你的身體,而不是來自節拍器的滴答聲。
0
4
培養自己的内心感受,充實自己對各種節奏感的身體反應和頭腦反應,豐富的想象支配能力,真正把感覺培養出來,會讓你學習的更快。
總之,要想讓音樂表達的有魅力
有鮮明的風格特點
有攝人心魄的吸引力
你不能僅靠懂得音階和技巧
培養律動感,節奏感
也是你從最初接觸樂器演奏
到能力提高的過程中要一直堅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