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意思啊,真沒意思。”
剛看完《王牌對王牌》的朋友如實說。
該怎麼形容新一季的《王牌對王牌》呢?有驚喜但槽點也多,廣告多+爛情懷+瞎剪輯構成了它的三宗罪。
為了凸顯節目的文化屬性,王牌第一期圍繞“宋韻之美”展開,讓嘉賓們都穿上宋人服飾猜詞吟詩。
節目組還特意請學者過來“點睛”,給明星們實打實地上了一課。
設定不錯,奈何嘉賓太拉胯!
關曉彤化名“關清照”,看起來“對答如流”,實際上卻是對着提詞器念。
硬凹學霸人設也是大可不必哈。
有“學霸”就會有“學渣”,被逼到節節敗退的楊迪自然就成了笑果之一。
但如果每期節目都讓楊迪扮演loser,那就不太好笑了吧……
另外,華晨宇這個人設的存在本身就有問題。
現實中他和張碧晨因為“有個孩子”的事被戲谑,到了節目裡居然搖身一變成了咬文嚼字、渾身書卷氣的宋朝文人。
欺負觀衆不上網?
新人宋亞軒的加盟可以理解,畢竟要奶新人,節目也需要年輕流量的加持。
但這些期節目看下來,宋亞軒的定位實在讓人摸不透,說搞笑也不搞笑,說花瓶也非純花瓶。
反倒是打開彈幕後一波波的“giegie最棒”,讓人深感下頭……
以往《王牌對王牌》都會用沈騰+賈玲這套組合拳賺播放量。但這幾期下來,觀衆發現他倆明顯心不在焉。
公開玩手機也是佛了▽▽▽
如此說來,也就劉濤做遊戲的時候還算搞笑,好歹貢獻了幾個熱搜不是?
不止嘉賓狀态不對,《王牌對王牌》的廣告插入量也讓人無語。
在第一期節目中,節目組居然插播了7條廣告共10遍。有時嘉賓說着說着就開始打廣告了,氣到讓人想砸電視!
其實前幾季也有類似問題。
嘉賓答題答得好好的,觀衆也正看得正入神,這時節目突然來了一句“在線教育xx課堂腦力PK時刻”。
我們能理解王牌想快速吸金的心思,但可不可以别那麼頻繁,否則為什麼我們不幹脆去看廣告?
或者你幹脆改名叫《廣告對廣告》……
從第四季到如今,《王牌對王牌》的遊戲一直都是什麼你演我猜、傳聲筒,頂多就是添個文化外衣,其内核本質不變。
就像這次,沈騰依舊在台上賣力比劃暗示嘉賓,隻不過導演組把題目換成了有文化的成語罷了。
這種循規蹈矩式風格,連賈玲都忍不住吐槽。
還有騰哥▽▽▽
被用爛了的“情懷殺”也是王牌屢受吐槽的重要原因。
細數數,這些年來登上《王牌對王牌》的劇組有《還珠格格》《武林外傳》《鐵齒銅牙紀曉岚》《歡天喜地七仙女》等等。
我們固然會因為“晴兒拜見老佛爺”的片段而大受感動。
但若總搞“大亂炖”,厭煩也是有的。
就拿蔡少芬來說吧,光她一個人就先後3次登上王牌,還都是因為同一個角色。
沒錯,就是《甄嬛傳》裡的宜修皇後▽▽▽
不止《王牌對王牌》,從前堪稱寶藏綜藝的明偵也走了下坡路。
《明星大偵探》第七季開播,原名改為《大偵探》。
雖然節目組刻意請來戚薇、楊蓉、張若昀他們來添熱度,讓老粉滿意。
但撒貝甯的缺席,還是使綜藝效果淡了許多。
看起來沒撒,但又處處都是撒。
《大偵探》第一期請來了楊蓉,撒貝甯發短信說要投楊蓉一票。
何炅明裡暗裡各種艾特“哒哒”。
這個“撒七”也是暗示的很明顯了▽▽▽
沒了撒貝甯,何炅就少了一個控場小能手,王鷗也沒了能和她吵架battle的貧嘴精。
所以當何炅賣力搞笑時,其他嘉賓的反應就很真實了▽▽▽
正因為“雙北”不複昨日,何炅連車都開不動了,頂多跟大張偉、張若昀他們耍耍貧嘴,主題也升華不上去。
遙想當初,在撒貝甯、何炅的帶動下,明偵創造了多少開車名場面。
除了可以随時開車,他們還能在案件中為民普法,從根本上提高節目内涵。
當然,本季《大偵探》也加了一個《大偵探合議庭》,卻總有股強行灌輸的意味。
想想這些年國内出了多少精品綜藝,但它們卻無一例外地逃不過“一季比一季爛”的魔咒。
《極限挑戰》播到第六季俨然成了《漢化挑戰》,各種抄襲實錘層出不窮。
不過導演的這番話,卻大有“I don't care”的意思▽▽▽
跑男作為綜藝界常青樹,如今也逐漸走向冷門。
如果說遊戲類綜藝容易使觀衆出現審美疲勞的話,那慢綜藝《向往的生活》又該怎麼解釋?
本是主打悠閑治愈的《向往的生活》,後來竟演變成了劇宣平台,各路神仙都來這刷存在感。
問題是有時連黃磊都不認識這些飛行嘉賓,那尴尬勁兒都能摳出一套三室一廳了。
事實上我們不是沒有好綜藝,也完全可以做到“季季鮮”,《國家寶藏》《朗讀者》《經典詠流傳》就是例子。
但比起這些個例,掏光内核陷入綜藝死循環的節目才是大多數。
那究竟怎樣才能走出死循環?
是買他國節目套本國劇情,還是邊走邊創新?這一點,觀衆最有話語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