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啟:
接近國慶長假尾聲,迎來了農曆九月。農曆九月有“菊月”之雅稱,顧名思義,就是菊花盛開的季節。
菊花是秋天非常常見的花,品種繁多,可謂萬紫千紅,千姿百态,基本上都有淩霜耐寒的特點,為文人墨客所青睐。
古往今來,從戰國屈原《離騷》中“朝飲木蘭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西晉陶淵明《飲酒》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唐朝黃巢《不第後賦菊》中的“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到宋代辛棄疾《醉花陰》中的“黃花謾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吟詠菊花的名篇佳作不計其數。
此時此刻,如果你正在旅遊的途中,不要忘記欣賞沿途迎風怒放的菊花;如果你正在居家休息中,不妨重溫幾首與菊花有關的的古詩詞,感受菊花的詩情畫意。
元稹: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與唐朝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齊名,并稱“元白”。
元稹的作品在筆者的詩評中屢屢出現,特别是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系列圖文。
元稹這首七言絕句《菊花》,淺顯易懂,朗朗上口。
該詩的大意是:一叢一叢的秋菊,環繞着農家小院,這樣的場景就好似到了陶淵明的家。
我隻顧着徘徊在籬笆前觀賞美麗的菊花,不知不覺太陽都已經快落山了。
不是在百花中特别偏愛菊花,隻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後再也無花可賞了。
詩人對菊花的情有獨鐘,躍然紙上,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絕。
王安石: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殘菊
(宋)王安石
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折得一枝還好在,可憐公子惜花心。
王安石是封建社會文而優則仕的成功典範。
于文,王安石貴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于仕,他曾經兩度為相,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首七言絕句《殘菊》,描寫風吹雨打,菊花凋落,遍地如金,真令人惋惜不已。
蓦然回首,發現還有一枝菊花,依然淩霜怒放,令詩人喜不自禁。
衆所周知,曆史上有名王安石變法以失敗告終,勵志為朝廷殚精竭慮的他自然心有不甘。而這首小詩,正是詩人内心的真實寫照。
饒有意思的是,與王安石政見相左的蘇東坡讀了此詩後,心中頗有微詞,大筆一揮,寫到:“秋花不比春花落,留于詩人仔細吟。”
蘇東坡認為菊花是多少草本植物,花瓣隻會枯幹不會飄落,回詩譏諷王安石作為當朝宰相,居然連這點常識都不懂。
後來蘇東坡被貶黃州,到了重九天氣,連日大風。風息之後,蘇東坡邀請了他的好友陳季常到後園賞菊。
一路上,隻見菊花紛紛飄零,滿地鋪金。這時他想起給王安石回詩的事來,不禁目瞪口呆,半晌無語,恍然悔悟到自己錯了。
由此看來,什麼事情都是如同一代偉人所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唐寅: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菊花
(明)唐寅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唐寅,就是民間名聲大振的“江南才子”、三點秋香的唐伯虎。
生活中的唐伯虎,其實一點也不風流倜傥,仕途受挫的他常常忍饑挨餓,也不卑躬屈膝、谄媚權貴,而是潛心詩畫創作,成就頗深。
這首七言絕句《菊花》,從寫故鄉的菊花淩霜開放着手,感歎盛開的菊花裡有漂泊天涯的遊子,包括像菊花一樣雖然處境艱難,卻從不退縮的高貴品質的自己。
小結:
秋高氣爽,深秋的寒露風吹開了朵朵菊花,或金燦燦,或白茫茫,給原本是萬木凋落的季節,平添了春天般的美麗。
才華橫溢的詩人詞家,把菊花美麗的形象,付諸行雲流水的文字,賞心悅目,美不勝收,讓人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九月菊花淩霜開,到古詩詞裡賞菊,菊香醉人,人淡如菊,别有一番風味。
朋友們,與菊花有關的古詩詞,你們還有哪些特别喜歡的名句呢?歡迎在文末留言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