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芭茅坪連環畫

芭茅坪連環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07:57:33

(生物多樣性大會)博物畫“野人”田震瓊

中新網大理9月28日電 題:博物畫“野人”田震瓊

作者 謝滢

蒼山腳下,旅居大理9年的畫家田震瓊,早已遠離文藝青年紮堆的古城,和妻女租住在大理财貿學校家屬院中,不被打擾地創作和生活。

推開田震瓊的家門,客廳簡單而整潔,完全沒有想象中藝術家工作室的淩亂。碩大的老木頭打造的工作台上,放着一幅以長臂猿和綠孔雀為主角的生物多樣性主題博物畫,畫作已完成大半。

“我也沒想好這幅畫畫完要幹嘛,是展出還是咋樣,我隻是覺得生物多樣性大會要開了,所以得畫點兒應景的。”在西南生活多年的經曆,絲毫沒有改變田震瓊的東北口音。這是一幅雲南生物的群像圖,動物、植物、昆蟲、兩爬、魚,齊聚在同一個抽象空間裡——這在田震瓊的作品中并不常見。他的畫作,大多是某一個物種在它所處生境下的真實展現。

“看到什麼,就把它們用畫筆記錄下來,我不喜歡做太多藝術加工,也從不認為自己是混藝術圈的人。”田震瓊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搞科普的野人”——這裡的“野”,有兩層意思,一是他經常泡在荒野裡尋找能夠入畫的野生動植物;另一層意思,則是自己并非科班出身。

去到野外,觀察一朵花,聞它的香味,咀嚼一棵雜草……這些都是田震瓊調動五官的感知,與自然界生物構建鍊接的方式,隻有建立起對繪畫對象的情感,他才能描摹出它們最生動的模樣。盡管反複強調自己不是藝術家,但敏感的性格與對直覺的依賴,仍然植根于曾是設計師的田震瓊的思維方式之中。

芭茅坪連環畫(博物畫野人田震瓊)1

圖為田震瓊與他的博物畫。 受訪者供圖

畫博物畫,對田震瓊來說可謂半路出家。定居大理之前,畢業于中央工藝美院的他一直在北京做服裝設計。2012年,抱着調養身體的目的,田震瓊打算在大理小住一段時間,住着住着,便不想走了。

作為南诏古國的遺都,曆史中的大理曾數度接納來自中原的移民,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一批批來自國内外的旅居者,又再次湧向大理,宜人的氣候、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以及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讓“大理弗尼亞”(文藝青年給大理的别稱,形容它多元、包容與國際化的氛圍)成為他們心中的理想家園。田震瓊,便是大理新移民中的一員。

對于一名服裝設計師而言,繪圖軟件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生産工具,但來到大理後的田震瓊,變得“打開電腦就頭暈”。一支筆,一張紙,他開始回歸最原始的繪畫方式。

“最初沒有刻意去畫動植物,但走在街邊,總是不由自主地就想把看到的小花小草畫下來。後來朋友建議我别老畫城裡的植物,不如去蒼山吧!”從第一次上蒼山起,田震瓊對山野世界的沉迷便一發不可收拾,這裡,也成為他确立自己博物畫創作方向的起點。

芭茅坪連環畫(博物畫野人田震瓊)2

圖為田震瓊在野外拍攝。 受訪者供圖

2017年,田震瓊拜著名植物畫界泰鬥曾孝濂為師,系統地學習博物畫的技法。同時,他也騎着一輛破摩托車,走遍滇西北,從香格裡拉一直到理塘,在夾金山垭口,他終于看到了仰慕已久的全緣葉綠絨蒿。這幅為“高原精靈”綠絨蒿繪就的肖像,至今仍被田震瓊珍藏。

談及博物畫與藝術繪畫的區别,田震瓊言簡意赅地分享了自己的觀點,“畫得對,永遠比畫得美更重要。”所以,他既會觀察天空中鳥兒飛翔的姿态,也會撿回鳥的屍體,回家解剖了解它的身體結構;他既會驚豔于高山花卉的美麗,也會拍下它們周邊的小生态——比如爬在葉片上的一隻小蟲,然後在創作時添加真實的細節。

每天畫得累了,田震瓊便會帶7歲的小女兒去财校籃球場邊的草坪遛彎兒,邊走邊教女兒認植物。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們已經在這方小小的天地裡發現了40多種野草與野花,這些尋常的植物給過父女倆無數個驚喜的瞬間。“其實有什麼是不美的呢?”田震瓊說,“隻不過它們的美,各不相同。”(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