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關所屬大窯灣海關關員近日發現了一批奇怪的貨物。這批貨物申報的名字是“扇貝殼”,但是這些扇貝殼大部分殼體不全,而且還附帶着污泥和殘渣剩肉,這些雜質占比重非常大,誰會進口這樣的扇貝殼呢?
終于這批處處透露着古怪的“扇貝殼”在有關機構的鑒定下,現出了真身。原來這些并非是什麼“扇貝殼”,而是不法買家進口的貝殼類洋垃圾,是我國明令禁止的固體類廢物,這些洋垃圾也被海關勒令原路退回了。
雖然我國早在2017年就明令禁止進口洋垃圾了,但還是有人在頂風作案,原因就在于洋垃圾的背後是蘊含着巨額利潤的産業鍊。
這事還要從二十世紀末開始講起,曾經在我國進口洋垃圾是合法的,而且是政府鼓勵的行為。當時我國的經濟開始騰飛,制造業等産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生産原料和生産速度發生了嚴重脫節,簡單來說就是我國的生産原料無法供應生産使用,原料不夠用了。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沒有原材料就放棄生産,于是有一部分人将主意打到了國外的垃圾身上。這些洋垃圾在國外是沒有用的垃圾,但是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原材料的匮乏。因此,我國政府也對洋垃圾的進口品目和數量出台一系列規定,每年會根據原材料的缺口進行動态調控。短短幾年,我國就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大垃圾進口國。
很多人因為倒賣這些進口而來的“洋垃圾”實現了一夜暴富的夢想,據說曾經有人日入三萬,迅速成為了百萬富翁。
洋垃圾的利潤究竟來自哪裡呢?這些“洋垃圾”主要是外國生産的廢棄工業品和日用品,具有二次利用的價值。試想,一個美國青年喝完可樂後扔到垃圾桶中的塑料瓶,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經過中國工人的二次加工從中回收新塑料,這些路費和二次加工費七七八八算在一起,竟然比從石油提取物中直接合成塑料還要便宜。
一旦回收的塑料足夠多,那麼這其中蘊含的利潤将是巨額的。
早在數十年前,日本、美國等國家就成立了專門向中國出口垃圾的公司,這項業務甚至養活了美國很多小鎮。這些公司負責收集本國的垃圾,然後進行分類處理之後再賣到中國。中國的買家通常會以極低的價格買進,例如廢舊衣服每噸隻需花費幾百元錢,而金屬類固體垃圾的價格通常會高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洋垃圾到達中國後會經過多次倒賣。它們會經過多次挑選、層層轉賣,分揀得越細緻價格也會賣得更高。最終這些洋垃圾有的會被當做原材料再次投入生産,有的會經過進一步拆解,有的會投入工廠進行提煉,提煉出貴金屬等物質。
倒賣鍊條大緻會經過收集、轉運、加工和銷售這幾個階段,在這一鍊條上的各方都會獲得收益。
還是以上文美國青年丢掉的可樂瓶為例子,如果沒有人回收這些可樂瓶,那麼美國企業就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來處理這些無用的塑料瓶。每噸垃圾的處理費用在400美元至1000美元,而運到中國的成本每噸隻有幾十美元而已,甚至還能再賺一筆政府支付的垃圾處置補貼。
而中國的塑料回收企業在收到美國運來的塑料瓶以後,經過二次加工,再制作成别的塑料制品,例如塑料凳子等,然後這些産品再經由經銷商賣出去。由于是廢舊塑料二次加工制成的,因此這些塑料凳子的成本會更加低廉,加工廠和經銷商可以從中狠狠地賺一筆差價。
不僅如此,在低端的電器市場,很多廉價的電器都是由洋垃圾制作而來,中國的收購商回收了國外的電子垃圾,然後從中挑揀出有用的部分,再重組成新的設備,甚至是以品牌産品二手貨為名在市場上販賣,即使價格已經是正品的幾分之一了,但對于經銷商來說仍然有暴利可圖。
在洋垃圾倒賣之路上,似乎人人都是受益者。發達國家解決了垃圾處理之憂,發展中國家利用洋垃圾彌補了資源短缺,人民也在處理洋垃圾中獲得了财富,似乎是一舉兩得。但是命運早已在這樣的饋贈中暗中标好了價格。
廣東貴嶼曾經是全國聞名的“電子垃圾之都”,這裡成也“電子垃圾”,敗也“電子垃圾”。曾經是青山綠水白雲飄飄,現在卻是酸液排河黑雲蔽日,與财富一起增長的還有疾病——八成以上的兒童血鉛超标。
這些洋垃圾不僅損害了我國的環境,還嚴重威脅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處理洋垃圾的往往是小作坊,這些小作坊的分揀方式粗放,技術水平低,産品附加值低,而且在處理過程中根本無法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嚴重損害了工人的健康以及周圍的環境。
處理洋垃圾的工人往往不會有什麼機會接受崗前培訓,更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往往是受迫于生計才去幹這樣的活。有些塑料垃圾來自于國外的醫院,是醫療垃圾,這些塑料制品上可能還帶有病毒病菌等,而處理垃圾的工人往往是赤膊上陣,手動分揀,這樣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017年7月,國務院發文明令禁止進口洋垃圾。随着時代的改變,我國的經濟也在往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進着,這種以犧牲環境和健康為代價的發展方式正在逐步被淘汰。
但是洋垃圾的巨額利潤卻仍然吸引着很多人,即使在國家頒布禁令之後,他們也不惜铤而走險進口洋垃圾。
以進口舊服裝為例,這些洋垃圾一噸隻值100-200元,經過中間方處理之後,一斤大概1元錢,但是再經過二次加工變成成衣之後,價格能翻幾倍甚至是好幾十倍,每噸洋垃圾能帶來數千元的利潤。
進口洋垃圾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俗話說得好,“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我們不嚴厲打擊進口洋垃圾的行為,那麼終有一天我們的天空會看不見任何飛鳥,我們的河流上漂浮的是層層疊蓋的屍體,我們的土地再也長不出任何糧食。因此,打擊洋垃圾進口,我們勢在必行,這不僅是為了保護環境,更是為了保護經濟,畢竟“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
參考資料:
【1】張欽,《為牟暴利走私“洋垃圾 ” 背後藏怎樣的利益鍊?》,北京青年報,2017-07-23
作者:賈斯丁 審核:henna 校稿編輯:李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