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小楷藝術

論小楷藝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0:53

朋友要學小楷,請我幫她科普一下,選選字帖。我想,其他朋友可能也會面臨這種問題,就寫成一個小文,與大家交流一下。

小楷長什麼樣?

下面定義引自百度百科:

小楷(xiǎokǎi),顧名思義,是楷書之小者,創始于三國魏時的鐘繇,他原是位隸書最傑出的權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筆意,亦脫胎于漢隸,筆勢恍如飛鴻戲海,極生動之緻,惟結體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仍存隸分的遺意,然已備盡楷法,實為正書之祖。到了東晉,王羲之将小楷書法加以悉心鑽研,使之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國小楷書法優美的欣賞标準。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

鐘繇《宣示表》拓本

古人用毛筆寫字是實用技能,字一般寫得比較小,如日常書信、公函等字在3厘米左右,而抄寫文章、經書則字更小,有時甚至在1厘米左右。一般來說,長不盈寸(2.3厘米左右,這裡取漢寸)的字就是所謂“小”字了。2.3厘米以下的楷書,即是小楷。

下面,我們先按年代順序,把小楷的名家、名貼簡要介紹一下:

一、漢代

楷書萌芽于隸書,起于漢代。第一位小楷名家就是楷書之祖——鐘繇

鐘繇的主要作品有“五表”、“六帖”、“三碑”。“五表”指《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又叫《戎路表》)、《調元表》、《力命表》。“六帖”指《墓田丙台》(簡稱《丙舍帖》)、《昨疏還示帖》(簡稱《還示帖》)、《白騎帖》、《常患帖》、《雪寒帖》、《長風帖》(其後半部分又名《安厝帖》)。以上全部為臨本。“三碑”是《漢乙瑛置百石率史碑》(簡稱《乙瑛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這些全為刻本,是否鐘繇所作已無從考證。

我們從下面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鐘繇楷書那種古雅渾樸,圓潤遒勁,古風醇厚,筆法精簡,自然天成的特點。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

鐘繇《宣示表》單字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3

《薦季直表墨迹》(疑為唐人臨本)

二、魏晉南北朝時期

晉代書聖王羲之各體皆能,其小楷亦是一絕。他小楷學鐘繇,又加以變化,去其未盡的八分書勢,用筆内斂,更加精緻、妍媚。

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主要有《黃庭經》、《樂毅論》、《東方朔畫贊》、《曹娥碑》等,前三種為拓本(也是臨本),後者雖為墨迹,但無可靠證據為真迹。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4

《黃庭經》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5

《樂毅論》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6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7

《曹娥碑》

王獻之:與其父王羲之并稱"二王"。王獻之一生的書法藝術并不守舊,由于性格使然,其用筆“外拓”,與其父“内斂”不同,字形、字意也有異。但由于種種原因,其代表小楷作品僅存《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8

智永:陳、隋間僧人,為王羲之七世孫,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之後。傳世的智永《真書千字文》共有兩本。一為唐代傳入日本的墨迹本,一為保存于陝西省西安碑林的北宋董薛嗣昌石刻本。我以為石刻本(關中本)更近前人筆意,而墨迹本可能為唐人臨本。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9

寫經:魏晉時期抄寫佛教經書的需要,也湧現出大量寫經生,現在還可以看到一些保存下來的抄經小楷墨迹。比如《佛說生經》殘卷,由釋慧湛書于南朝陳宣帝太建八年(公元576年)。釋慧湛為南京白馬寺僧,其書法水平還是遠高于一般寫經生的。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0

三、唐代:

楷書發展到唐代,法度完備,名家輩出,其中在小楷方面有重要作品的,按年代順序有:

歐陽詢:作為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歐陽詢書法水平自不用多說,可惜其小楷作品墨迹不傳,僅見幾種拓本。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1

虞世南:虞世南是智永的學生,其書名不在歐陽詢之下,隻是流傳至今的作品隻有《汝南公主墓志銘》(存疑)和《孔子廟堂碑》,小楷僅傳《破邪論》一種。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2

禇遂良:師從歐、虞,後又學王,書法風格獨特。其小楷作品無墨迹傳世,拓本有《枯樹賦》、《文皇哀冊》等。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3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4

鐘紹京:師從薛稷,鐘繇的第17代世孫,傳《靈飛經》為其所書。《靈飛經》可稱唐代定寫經作品的典範。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5

顔真卿: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大字作品較多,小字僅《小字麻姑壇記》一種。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6

柳公權:初學王羲之,後吸取了顔真卿、歐陽詢之長。傳世小楷作品僅《金剛經刻石》、墨迹《王獻之送梨帖跋》傳世。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7

唐代也湧現出大量寫經作品,水平亦遠高于後世。但,由于其藝術性較上述幾大家為遜,故不一一列出。

四、宋代

蘇轼:北宋著名文學家,其書法亦功深。傳世作品較多,小楷作品不多,常見的為《金剛經》、《吏部陳公詩跋》等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8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19

米芾:米芾平生書法成就以行書為最大,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其楷書作品流傳極少,小楷作品可見的為《大行皇太後挽詞》和《離騷經》(存疑)。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0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1

但是,米芾在一些前代名作後的題跋小字非常精彩。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2

黃庭堅: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蘇門四學士”之一,生前與蘇轼齊名,世稱“蘇黃”。其作品以大字為主,小楷作品也是以在前代名作後的題跋最為精妙。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3

姜夔:其書法造詣為文學、音律名聲所掩,著有《續書譜》,傳世小楷墨迹《跋王獻之保母帖》。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4

五、元、明、清

宋代以後,書法有衰落之勢,幾百年來出現的大書法家不多,就隻挑選幾位名家介紹。

趙孟頫:能詩善文,通經濟之學,尤其以書法和繪畫的成就最高。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顔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由于其年代較近,傳世作品衆多,我們對其書風變化也有一定了解。就其小楷而言,可分為兩種風格,中年的小楷精熟、勁健,一派唐人風範,作品如《道德經》、《臨黃庭經》等。後來學晉人,筆法更加豐富,作品如《小楷洛神賦》。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5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6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7

文征明: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書法初師李應祯,後廣泛學習前代名迹,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與他的繪畫風格諧和,有"明朝第一"之稱。

文征明小楷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非常小,他許多作品的字在1厘米以下(所以,他的小楷一般是有格子的)。他題跋名作也喜歡用小楷。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8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29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30

董其昌:明朝後期大臣、書畫家。董其昌雖處于趙孟頫、文征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并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董氏的書法魚龍混雜,可能存在大量赝品。下面是偶見于題跋中的小楷精品

論小楷藝術(小楷之美上)31

近現代書法家也有大量優秀小楷作品,就不一一介紹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